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韭菜迟眼蕈蚊是我国特有的蔬菜害虫,尤其喜食韭菜。生产上多采用药物防治方法,但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本文介绍了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危害特点,总结了其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科学合理地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提供参考。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危害特点;绿色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6.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1-0115-01
  韭菜迟眼蕈蚊,又称韭蛆,可为害30多种蔬菜和多种食用菌,特别喜食韭菜,是一类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的害虫[1];通常在地上部分出现症状时才被发现,此时危害已严重。菜农往往采用化学药物灌根的方法进行防治[2],但防治药物较少,长期使用害虫易产生耐药性,降低防治效果;此外,长期使用农药易导致残留超标,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应寻找安全性高、防治效果好的防治方法。
  1    生物学特性
  韭蛆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 ℃,最适相对湿度为70%。韭蛆的生长分为4个阶段:卵(3~7 d)、幼虫(15~18 d)、蛹(3~7 d)、成虫(2~5 d)。雌虫多在土壤缝隙或韭菜植株基部的隐蔽场所产卵,每次产100~300粒,孵化前卵上出现小黑点。幼虫头为黑色,身体光滑,無足。蛹长椭圆形,且裸蛹,无光泽。雌虫略大于雄虫。据调查显示,韭蛆每年可发生3~6代,世代重叠现象十分明显,主要暴发在春季和秋季。韭蛆畏光、喜湿、怕干,对葱蒜类蔬菜散发的气味有明显的趋性。
  2    危害特点
  韭蛆成虫在韭菜根茎周围的隐蔽处产卵。初孵幼虫向土壤下爬行,啃食韭菜的新芽、嫩茎或叶鞘下部。刺破表皮后,啃食韭菜内部组织,导致伤口越来越大。韭菜不同部位受损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3],新芽和嫩枝受损导致叶片畸形,长势纤弱,甚至不能发棵;叶鞘受损导致叶尖或叶片单侧条状黄化萎蔫,甚至整株韭菜黄萎倒伏;鳞茎受损导致植株萎蔫倒伏,鳞茎糜烂,植株死亡。韭蛆在田间一般呈现点片发生的特点,可导致韭菜减产20%~30%,甚者高达50%,危害巨大。
  3    绿色防控技术
  3.1    农业防治
  3.1.1    田园选择及处理。种植地应选择在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方,且避免前茬为百合科作物,并实行3年以上轮作。及时清除田园及其周围的韭菜残体和未腐熟的有机肥。播种前深耕土壤,晒土风干7 d左右,可杀死田园里的韭蛆,减少虫源量。
  3.1.2    品种选择及栽植。韭蛆对韭菜的侵害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虫量低时韭菜利用自身的分蘖特性产生补偿效应,可降低韭蛆的危害。因此,应选择分蘖力强的品种,种植时保证植株间的通风性。移栽时最好采用小丛密植或小垄丛植的方法。
  3.1.3    后期管理。定植前施足底肥,保证韭菜的生长需求即可,不可过量。根据土壤肥力适当追肥。雨季注意及时排涝,避免田园水分过大,控制地表湿度,以减轻韭蛆危害。韭菜属于1年多茬作物,但频繁收割的韭菜地易受到韭蛆的侵害,因而1年以连续收割2~3次为宜。收割后及时将田园里的韭菜残体清理干净,并在地表撒施草木灰。
  3.1.4    剔韭晒根。春季,天气晴朗时扒开韭菜丛周围的表层土,除去韭菜株之间的表层土,露出鳞茎上端,晾晒4 d左右后培土,以减少韭蛆的侵害。
  3.1.5    日晒高温覆膜。高温季节,韭菜收割后,在地面上铺盖一层透明的保温无滴膜,日光直晒可使无滴膜下土壤温度升高。待土壤温度持续3 h超过40 ℃时,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韭蛆[4]。
  3.2    物理防治
  3.2.1    设置防虫网。韭菜棚的通风口和出入口全部用防虫网覆盖,为有效防治韭蛆,防虫网的孔径以40~60目为宜。在覆盖防虫网的过程中,应避免因过度拉扯而导致防虫网变形、孔径变大。
  3.2.2    臭氧消毒。韭菜收割后,清除韭菜残体,密闭韭菜棚,利用臭氧释放机释放臭氧消毒4~6 h,并保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能够有效杀灭韭蛆。臭氧消毒适宜在深秋至早春季节的早晨及傍晚进行。
  3.2.3    色板诱杀。韭蛆对颜色有一定的趋性,其中以黑色粘虫板的效果最好,其次是黄色[5]。韭蛆成虫的活动范围较小,粘虫板不宜放置在较高的位置,在植株顶部以上5~10 cm即可。应定期更换粘虫板,不仅能有效杀灭韭蛆,还能起到监测作用。
  3.2.4    灯光诱杀。韭蛆对光线具有一定的趋性。根据灯的功率合理选择布放密度,天黑前亮灯,次日早晨关灯,既可使用杀菇蝇蚊的食用菌杀虫灯也可用普通灯泡。
  3.2.5    气味诱杀。韭蛆对气味有一定的趋性。将糖、醋、酒、水按体积比为3∶3∶1∶10的比例混合配制成糖醋液,按照2%的用量添加化学农药,还可在溶液里添加葱、姜、蒜等气味引诱剂,以诱杀韭蛆。
  3.3    生物防治
  3.3.1    释放天敌。昆虫病原线虫是韭蛆的天敌,能够主动搜寻韭蛆,进入韭蛆体内导致韭蛆败血性死亡。因此,可在韭蛆幼虫危害期释放对韭蛆寄生效果好的病原线虫,以防治 韭蛆[6]。
  3.3.2    生物农药。目前仅有一种登记的防治韭蛆的生物农药——1 500亿个/g球孢白僵菌颗粒剂。有研究显示,微生物源农药阿维菌素以及植物源杀虫剂天然除虫菊素等对韭蛆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尚未登记。
  3.4    化学防治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吡虫啉、辛硫磷乳油等。选用的化学药剂应为登记药剂,应从正规渠道购买,根据农药标签合理用药。使用时应避开韭菜生长期,以冬季生产夏季用药、春季生产冬前用药为宜。
  4    参考文献
  [1] 吴青君,于毅,谷希树,等.韭菜根蛆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6,53(6):1165-1173.
  [2] 赵福元.韭菜根蛆防治新技术[J].现代农业,2017(4):54.
  [3] 王中林.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18(3):45.
  [4] 张二朝,张全力,李学玲,等.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J].基层农技推广,2018,6(11):83-84.
  [5] 周超,马冲,孙竹波,等.韭菜迟眼蕈蚊的颜色趋性和色板应用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9):130-132.
  [6] 姚树萍,贾丽.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发生与防治[J].西北园艺(综合),2017(3):70-71.
  作者简介   于兴魁(1982-),男,山东莘县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3-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133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