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铁路固定设备维护的综合管理模式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铁路固定设备常年受环境影响和列车负荷作用,导致设备性能指标始终处于变化状态之中,为了控制技术状态的变化程度,设备管理单位需要根据行业规则对铁路固定设备展开必要的维修,该文笔者通过实际工作主要对铁路固定设备维护的综合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铁路;固定设备;综合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U298                  文献标志码:A
  1 铁路固定设备运营维修管理内容
  铁路固定设备维修主要包括工务、电务(信号、通信、信息)、供电(牵引供电、电力、给水)专业设备的巡视、检查、养护、维修、预防性试验、故障抢修、施工配合等安全生产及运行检修管理工作。
  2 铁路固定设备运营维修管理模式简介
  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化,设备运营维修管理模式目前代表性的运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专业管理模式、站区管理模式和综合管理模式3种。
  2.1 专业管理模式
  专业管理模式是将铁路固定设备按照专业分别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分别负责铁路各专业设备运营维修的一种管理模式,目前全国铁路普遍采用此种模式。
  专业管理模式一般设“段-车间-工区”三级管理机构,依据设备专业设工务段、电务段、通信段、供电段、工务机械段、建筑段等。
  2.2 站区管理模式
  站区管理模式主要是突出运输组织,突出站区综合管理和专业维修,以运输生产为主线,以车站为中心的片区设置基本的管理单元,管理单元内设置一个或若干车务、工务、电务、供电、房建专业工区(专业工队或班组),实行站区-专业工区(工队)两级管理。按车站等级、规模、业务量等把该车站周围一定范围内的铁路固定设备设施(包括规模较小的车站)进行划片,统一由站长协调组织各专业进行设备维修管理的一种生产组织模式。具体是以等级较高的车站管辖一定范围内的工务、电务、供电、房建等铁路固定设备及业务量较小的车站,组织各系统的人员开展生产运输活动。一般由该站站长负责全面管理,片区内各系统负责人作为副站长组织日常维修作业,其中范围内较小的车站也构成这样一个生产体系。这种基层管理模式在铁路系统运行了几年后,随着国铁管理改革的深化,这种模式逐步由基层专业管理车间、工区取代,推广度并不很高。目前,仅有个别合资铁路或地方铁路在原来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运用。
  2.3 综合管理模式
  综合管理模式就是指在原来专业管理的基础上,将2个及以上专业通过专业集中、部门整合,统一设置一个管理机构的运营维修管理模式。目前在个别合资铁路公司使用,国铁也在逐渐推广。从生产效率、安全质量、天窗使用、资源利用等各方面表现出的结果看,效果良好,是一种可以持续推广、发展运用的管理模式。
  3 固定设备维护综合管理机构的功能及设置分析
  3.1 综合管理的趋势
  综合管理模式在坚持专业化维修管理、保证设备维修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专业间的协调量,节约了运营维修成本。同时为达到维修管理机构精简和流程高效的目的,遵从基础设施养护维修逐渐从专业独立走向统筹管理的大趋势,建议将工务、电务、供电、车务等2个或2个以上专业整合设置综合管理构。
  3.2 综合管理机构设置的優势
  (1)便于统一协调管理。几个专业段综合成一个管理单位之后,将以往维修作业中单位之间的协调关系转化为内部管理关系,减少了相关的结合部,突出了统一协调的特点,便于与平级或上级单位的沟通。
  (2)有效精简组织机构。综合段的设置模式突破国铁既有模式,将原有的专业段综合成一个管理机构,有效精简了管理机构。将原有的几个专业段合并成一个综合段,减少了段级管理机构。同时在综合段中将办公室、人劳、物资、财务、调度等非生产科室进行合并设置,减少了许多管理科室。
  (3)资源合理利用、降低投资成本。综合段模式下,相应的办公用房、食堂、后勤保障、车辆等统一规划共管共用,减少了配置数量降低了投资成本。象段管理层车辆配置,原几个专业段按照每个段10辆的标准合计几十辆,综合段配置汽车十多辆即可满足需求。
  (4)有效提升劳动效率。管理人员在综合配置的前提下,利于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协调,生产规划和现场执行力较好。同时生产组织方面,实行多专业整体综合管理,可以综合利用天窗,提高天窗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设备检修对运输的影响。
  (5)缩短故障抢修时间。多专业整体综合管理,在故障抢修时能够快速的调动各专业人员配合,集中技术和设备快速抢修,能够快速查找故障,缩短抢修时间。
  (6)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各专业人员隶属于一个单位,有利于促进专业间的交流沟通,培养综合型的复合人才。同一个管理单位能够让员工更加明确企业精神和目标,更好地推行职工行为准则,利于培养干部职工的共同核心价值观。
  3.3 常用的综合管理机构设置的形式及对比分析目前根据全国铁路的设备特点,主要包括“四电”综合段、“四电+工务”综合段、“四电+工务+车务”综合段3种方式。
  3.3.1 “四电”综合段分析
  “四电”综合段就是在一个区域内设置一个段级管理机构,将原有的供电段、通信段、电务段和信息段合并成一个综合段,负责区域内“四电”专业设备的运营维修管理,对管内设备安全运行负责,接受上级的检查和指导,确保四电设备的安全有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这种模式在精简机构、资源有效利用和降低管理成本方面有所改进,但是力度还不是很大,存在一定的压缩空间。
  二是四电综合段各专业内部的协调沟通解决了,但是与工务段的联系还是不紧密,日常的生产安排还是会产生冲突,供电与工务、电务与工务间结合部问题依然存在。象:接触网专业接触悬挂几何尺寸是建立在工务专业线路状态的基础上,线路的拨道、起道等作业必将导致接触网几何参数的变化,设备专业维修管理检修不同步,导致接触网专业配合工作量大出现重复检测、检修,降低了设备维修效率和天窗利用率。   3.3.2 “四电+工务”综合段的分析
  为解决“四电”综合段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精简机构降低投资,可以将铁路基础设施固定设备维修部分的工务段、电务段、供电段合并成“四电+工务”综合段,全面负责区域内相关专业设备的运营维修管理,对管内设备安全运行负责,接受上级的检查和指导,确保铁路固定设备的安全有效。其优势明显:
  一是“四电+工务”综合段具“四电”综合段所有的优点,并进一步的对机构、资源和人员进行了精简和整合。
  二是彻底解决了与工务专业结合部的管理问题,使铁路固定设备维修达到统一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了沟通协调。
  3.3.3 “四电+工务+车务”综合段分析
  “四电+工务+车务”综合段就是在铁路基础设施固定设备维修的基础上加上行车组织的管理,负责区域内工务、“四电”专业设备运营维修管理及管内相关车站的运转值班工作。这种将铁路固定设备维修和车务的行车组织等专业组合在一起管理,做到了固定设备综合管理的最大化,可以更大力度的降低管理成本和资源利用率。
  4 综合管理模式下车间的设置分析
  车间作为组织基层维修生产的基本管理单元,是现场工区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负有生产组织、监督、检查、指导、故障抢修、职工教育、安全管理等工作的管理职责。车间职能发挥与否,直接影响铁路设备运行质量,对铁路运输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车间管理中,可分为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管理模式适用于不同的管理环境,且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4.1 专业化车间
  专业化车间是指铁路固定设备维修按照各自专业及专业内部管理需求设置专业车间,例如工务专业根据设备维修的特点,又细分为线路、桥路、探伤、机修4种车间。车间内管理按照管理设备进行分工,各司其职,管理车间范围内生产任务的落实、后勤保障、职工教育等工作。专业化车间管理模式适用性强,它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管理环境。车间实行专业化管理,能够突出专业的特点,分工细致,生产组织流畅,对专业的纵深有很好的拓展,有利于提高人员的技术能力。但是各专业独立管理,房屋、车辆等资源无法共享,造成一定的浪费且各专业间的生产资源相互利用不便;车间层的管理机构数量较多,管理臃肿,人员成本高;专业车间独立性强,相互间联系较少,同层级的横向协调沟通不畅;各专业间结合部问题较多,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等情况。
  4.2 单专业综合车间
  专业综合车间是指将专业间联系较为紧密,同属性的专业综合在一起成立供电综合车间、工务综合车间、电务综合车间。其中供电综合车间包括接触网、变电、电力、给水专业,工务综合车间包括线路、桥路、探伤、机修专业,电务综合车间包括通信、信息、信号专业。这种模式将原有专业化管理中的12类车间减少为3类车间,车间层管理机构的数量及管理人员大约降低了2/3,节约了人员成本。车间统一管理,专业间协调顺畅,生产组织过程中各专业间配合更为密切。各类资源由车间统一调配,资源共享程度高,更加便捷地利用各种资源。但是对车间综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要求较高,需了解相关专业业务知识。
  4.3 全专业综合车间
  全专业综合车间是指铁路固定设备中所有專业(四电+工务)综合设置车间。车间统一管理各类生产资源,生产管理中突出专业特点,由各专业分别开展生产组织工作;安全、职工教育、后勤管理等方面,实行综合管理,共同协作完成车间的相关管理工作。
  此种模式在上述“专业综合车间”优势的基础上,减少了各专业间结合部协调问题,同时资源共享最大化。存在的突出矛盾是管理难度较大,车间人员需掌握多专业技术知识,对综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专业过多、机构复杂,易造成个别专业管理不到位。
  5 结语
  根据以上铁路固定设备各种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综合段的设置对于节约成本和为避免各专业间结合部管理问题,优化资源配置等有较好的促进。综合管理模式在铁路上也属于尝试改革阶段,后续需要大量的摸索和现场实践来提升,但是综合管理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也是全国铁路提质增效的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陈勋.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养护维修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铁道建筑,2013(6):122-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43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