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及气象防御服务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兰州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沙尘暴、冰雹、干热风、暴雨、低温冻害等,对其特点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气象灾害服务对策,以期为减轻当地农业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防御对策;甘肃兰州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3-0179-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居西北内陆地区,黄河贯穿兰州全境,形成峡谷、盆地与河谷相间的地形,复杂的地形决定了气候复杂性。兰州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无酷热,冬季无严寒,区域内气象灾害频发,如暴雨、干旱、冰雹、干热风、沙尘暴、低温冻害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对兰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阻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每年气象灾害对兰州市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兰州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危害,为气象灾害防御提供对策,这也是气象部门服务农业的重中之重。
1 兰州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1.1 干旱
干旱是兰州市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大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干旱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尤其连旱会引发严重旱情,给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如2012年入秋后至2013年春季兰州市持续降水偏少,到3月底兰州市4个区3个县共60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造成近5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71 725.73 hm2。
1.2 沙尘暴
兰州市沙尘暴天气频发,大风刮走浅层土壤中种子,扬沙覆盖农作物叶面,影响作物正常光合作用,对作物造成机械性损伤。2018年4月4日8:00—18:00甘肃发生大范围大风沙尘天气,兰州出现沙尘暴,最低能见度仅700 m。同时大风带来寒潮降温,此时正值春播,局地作物已出苗,冬油菜进入开花期,强风沙、降温给春播造成极大不利。
1.3 冰雹
冰雹常伴随强对流天气发生,如大风、雷雨等。冰雹是兰州市多发的气象灾害,极大地破坏了农作物,常造成大量田块减产,严重的还可导致绝收。此外,冰雹和强对流天气会损坏房屋,伤及人畜。平原县冰雹常出现在4—9月,集中于5—7月。2016年4月16—18日兰州市区和华亭县冰雹灾害致1.2万人受灾。
1.4 干热风
干热风一般发生在春夏之交,正是小麦灌浆成熟的季节,易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秕粒严重甚至枯萎死亡。当日最高气温≥32.0~36.0 ℃、14:00相对湿度≤20%~30%、14:00风速≥2~4 m/s时形成重度干热风。2017年7月中旬兰州持续高温,最高温达32 ℃,受高温干热风影响,一些果树树叶被烤干枯焦,只留下裸露果实。
1.5 暴雨
兰州市暴雨洪涝灾害多发生在7—8月。暴雨持续时间长,导致全县农田大面积内涝,瓜果蔬菜受灾严重甚至绝收,房屋损坏倒塌,桥梁、涵洞、道路等基础设施被暴雨引发的洪灾冲毁倒塌,河段会出现险情,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威胁。
1.6 低溫冻害
兰州市低温冻害出现在春季和冬季,期间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霜冻、寒潮、降雪天气,初春时节农作物开始生长,最怕受到低温冻害。2018年4月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甘肃部分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气温下降8~10 ℃,最低气温下降至-10 ℃,导致多地农作物遭受低温冻害。
2 气象防御服务对策
2.1 提高气象预测预报水平
气象部门要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加强为农服务科技支撑,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立专业化气象灾害预报,在气象预测预报中加强应用自动气象站、雷达、气象卫星等探测手段,提高气象灾害预报精准度,做好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工作[1-2]。
2.2 强化人工影响天气
地方政府应当增加财政投入,针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优化业务布局,改进地面作业网络,加快地面作业点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改善地面作业装备性能,提高高炮、火箭等自动化程度,提升作业队伍人员素质,增加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效益。
2.3 加大气象灾害宣传力度,增强农民防御意识
气象部门要定期组织人员到农村宣传,向全社会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强化民众对气象灾害认识及气象灾害防范能力。气象部门技术人员可在农闲时分组织农户进行灾害防御措施集中学习,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保障[3]。
2.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在村边河滩上种植草皮等,防风固沙,合理优化土地结构,使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状态。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注意生态保护,减少或避免不合理农业活动,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4]。
2.5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水利工程修建,建立农田水利和防汛工程等基础设施,增加防御气象灾害投入,开挖渠沟,通过人工灌溉缓解干旱影响[5-6]。同时进行库塘蓄水设置,收集雨季雨水供给缺水季使用。
2.6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机构建设
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做好气象灾害影响和损失评估,完善气象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建立政府防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天气灾害信息数据库,由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统一部署安排,稳步推进,共同防灾减灾。
3 参考文献
[1] 苏宏强.西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8):44-45.
[2] 赵钰.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8,38(1):132-133.
[3] 柏会子,肖登攀,刘剑锋,等.1965—2014年华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与农业气象灾害时空格局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8,34(5):99-105.
[4] 金志凤,胡波,严甲真,等.浙江省茶叶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4,33(3):771-777.
[5] 王秋京,吕佳佳,李秀芬,等.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分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4):57-61.
[6] 胡亚男,郑金伟,潘根兴,等.1978—2008年中国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动态及其影响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5,11(2):123-1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76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