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医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医务工作者在全社会享有较高的声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医学人才市场供需结构出现明显调整,医学本科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显现。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人员,正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关键阶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就业能力是医学生在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通过对新乡医学院在校学生及部分医疗单位、医疗工作人员调研,初步了解医疗工作单位和医务人员对医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医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素养;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9-0240-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9.116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也水涨船高,但服务和技术水平仍无法满足民众需求时,就引发了医患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问题,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就是关键。
  1 医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内涵
  所谓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指从专业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医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的等多个领域对其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所谓医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仅指医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包括医学理论知识和精湛的实际操作技能,还包括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人文素质、人际沟通能力和就业技巧、学习创新等多方面能力。
  2 医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此次调研选择问卷调研形式,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发放给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儿科学等相关医学专业的学生,调查对象既包括在校大学生、近5年的毕业生,也包括医学生相关的用人单位。此次一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540份,有效问卷为509份,有效率为94.26%。其中男生占36.73%,女生占63.27%,从学制来看,64.67%为五年制、9.5%为四年制、25.75%为专升本(六年制)三种不同学制。
  2.1 医学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有待明确
  通过调查,医学生普遍认可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基本能够认识到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对于自己就业和未来发展是有必要的。但有45.31%同学认为学校职业素养教育效果一般。这表明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应当进一步明确,建立明晰的体制、机制,使职业素养教育的开展有据可依,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掌握的专业理论和职业素养发展为真正的医学行为,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医学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成功。
  2.2 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心理有待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模糊
  现在的医学生大多为“95后”甚至“00后”,这代年轻人的成长可谓是“无忧无虑”,在家里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而这也造成了他们始终处于情感的接受方,付出的相对较少,行为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情感冷漠,甚至出现自以为是的情况。通过调查发现,有44.31%的比较认同“作为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治病救人的神圣责任感’”,同时也有3.79%的并不同意这个观点。许多同学对于自身专业和职业发展认识不清,认为将要毕业时才会考虑职业生涯的问题。对于是否“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61.88%的学生表示正在考虑,13.57%表示没有规划。
  2.3 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社会实践、临床技能有待提升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开展临床操作的前提,缺乏理论的支撑,想学好医学并不容易。调查中,47.9%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46.31%的学生平均学习成绩在70分左右。职业素养内容测评中值得注意的是,只有18.96%的学生认为“学习工作效率高”完全符合;25.75%的学生认为“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完全符合;在“能够有效排解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遇到困难沉着冷静,遇到挫折能够及时振作”这两个内容的选择时有近1/4的选择不完全符合或者完全不符合。
  这些数据说明医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生普遍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与自身综合素质相关的其他技能并不重视,有相当多的学生不参与校外实践,一定程度上心理压力较大,这对自身就业和未来发展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2.4 教师素养有待提升,就业指导不到位
  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开办有就业指导类课程,但是普遍存在职业指导教师缺乏,就业指导不到位,开设的相关指导课程理论较多,实践操作较少等问题。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医疗卫生人才是开展医学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所以,要培养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教师必须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此次调查中,71.46%的学生选择会主动寻找就业信息,而对期望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调查中,希望获得的指导依次是就业技能培训、生涯规划指导、个性化辅导、政策法规介绍、就业心理辅导。
  2.5 医学生就业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本课题根据GMER(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采用7个问题进行调查,每个题目按照“很低、低、一般、高、很高”进行选择。通过调查发现,医学生对于自身评价以“一般”居多,职业价值和公共卫生大局意识较高,注意与病人、家属、同事、团队间的沟通交流,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即运用医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临床技能、信息管理即运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解决医疗问题,进行医学数据处理分析、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掌握较其他方面相对薄弱。
  另外,根据对用人單位的调查,认为毕业生基本能够胜任现在工作的达到87.5%,100%通过自学后可以掌握新知识。认为在职业素养的各个方面中重要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职业技能37.55%、职业道德25%、职业行为25%,另职业心理占12.50%,认为医学毕业生职业道德意识较强的占到62.5%。数据显示,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意识方面用人单位基本满意,医学生职业心理、职业意识等方面还需加强。   3 医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提升对策
  3.1 明晰医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内容,完善相关课程体系
  医学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必须建立起与之要求相符合的课程体系。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需使学生理解职业素养的内涵。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尽早了解行业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有力培养并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在就业中掌握主动权。二需重视职业素养的各方面内容,全面发展。职业素养包含的内容较多,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医学院校应逐步增加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课程,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强调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三需严格把关带教老师的职业素养。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学生知识和关于临床的想法。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不断创新职业素养课程的形式,让同学们全方位参与,使学生通过不同的课程体会医学的职业价值、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行为,通过组织专家讲座、杰出校友论坛、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献爱心等社会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关怀、分享和助人等情感,感受医生的使命担当。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团队意识,让同学们的情感得到升华,提升医德修养。
  3.2 加强人文教育,塑造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医乃仁术,正如医学生誓言所说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疗职业的特殊性在于他总是与人的生死息息相关。作为医务工作者,恪守职业道德,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医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根本,不仅决定着医学生个人成长的方向,也指引着医学生将来所达到的职业高度。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疗人才,必须注重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水平,提升自身的礼仪修养,才能使其在未来的医疗工作中能够对患者感同身受,尊重、理解患者,为患者着想,从而为其提供合理有效的医疗救治方案,体现“仁心仁术”的职业操守。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管是专业课学习还是临床实习阶段,都应该注重渗透人文教育,将专业学习、临床实践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正确地引导学生把做事和做人结合起来,增强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观念、规范化操作,形成临床操作能力与职业精神并驾齐驱。
  3.3 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参加工作进入社会会出现一些不适现象,因此,作为培养单位,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缩短社会化的过程。五年的时间,应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特点,明确指导目标,设定指导方案:大一刚刚步入校园,应该从掌握学科特点、发展方向等基本信息,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进入大二,开始学习相关专业课程,这时应注重以职业为导向,学习职业相关的伦理、礼仪、法律知识等课程,使学生明确职业意識;大三大四阶段应注重与专业课相结合,医患沟通技巧、临终关怀、求职面试技巧等,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进入大五临床实习阶段,这一年学生需要进入医院开展临床技能实习,临床实习能够帮助医学生认清自身与医疗行业的关系,针对自身的规划进行评估和反馈,正确作出判断及时修正,这需要就业指导教师和实习带教老师的帮助,使得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落到实处。
  同时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发现身上的闪光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国家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向毕业生讲解国家相关就业政策,使学生充分知晓,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成功就业。
  3.4 态度端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生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素质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临床操作能力。医学是不断更新发展的学科,选择了医学就注定需要终身学习,作为一名医学生首先需要端正学习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在校期间,应主动参与到科研创新活动当中去,通过科学实验,不断提升自己求真、务实、批判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综合素质需要长期坚持,医学生应从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明确的目标,从课内课外多方面提升自己,牢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通过对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和就业能力的调查、探索,笔者认为应该从明晰医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加强人文教育,塑造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态度端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四个方面着手,通过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最终完成医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闫霄,楚平华.考研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调适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116-118.
  [2]王玉,唐菲,王云峰,等.中国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内容、方法与途径[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34(4):573-576.
  [3]陈玮.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4]臧凯,李英.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浅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22):42.
  [5]牛磊磊.多维度视角下提升医学生就业能力[J].教育与职业,2015(31):
  [6]陈煜,韩荣,马玲,等.新时期医学生职业素养状况、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6):119-122.
  [7]郜佩,浅析医患关系对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7(15):82-84.
  [8]Erschens R,Keifenheim K E,Herrmann-Werner A,et al.Professional burnout among medical students: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Medical Teacher,2018:1-12.
  [9]Uziel N,Meyerson J,Birenzweig Y,et al.Professional burnout and work stress among Israeli dental assistants[J].Psychology Health & Medicine,201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84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