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本文基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这一背景,参考全国总工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报告等数据,描述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从个人因素、企业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三个方面剖析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从不同角度提出就业能力提升相关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
   基金项目:江苏理工学院2018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11463060X)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19日
   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是指出生在1980年以后在城市工作的比较年轻的农民工。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占农民工群体的比例约为50.5%。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政策的不断落实,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的“民工荒”和“民工慌”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方面由于个体能力无法满足当前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许多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失业;另一方面因受到社会资本带来的压力而频繁离职,使一些留在企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盲目的在不同的企业和城市之间奔波。因此,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将缓解农民工就业问题。综上所述,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新生代农民工如何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就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稳定和优质就业,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分析
   (一)收入水平较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并且工资的增长速度较慢。根据全国总工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报告和其他地区研究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月收入均比老一代农民工低,而同期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远远超出前两者。甚至有的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水平还未达到其工作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从总体上看,新生代农民工在建筑和采掘行业的工资水平要比在服务和制造行业的高,在国有企业的收入要高于在民营企业的收入,在一线城市打工收入高于在二三线城市打工的收入。然而,从增长速度上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增速较慢,比起老一代农民工甚至呈现倒增长的趋势,而且随着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物价上涨,实际上他们的工资增速为负。
   更为严重的是,用人单位对新生代农民工扣薪、欠薪的情况仍然存在。由于许多农民工个人不重视劳动合同的签订,部分地方政府和执法部门也未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能,才使得用人单位抓住了漏洞大肆侵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环境条件较差。在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调查报告中,调查对象的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粉尘污染、低温高温作业和机械故障隐患等问题,且情况较为严重。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用人单位为新生代农民工采取防护措施的却远低于为老一代农民工采取的比重。部分企业中存在没有向新生代农民工发放过用于劳动防护的用品和不能及时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的现象。另外,在注重员工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培训方面,企业组织的健康体检的新生代农民工人数会低于老一代农民工人数,新生代农民工表示企业未组织安全生产培训的人数却高于老一代农民工的人数。
   (三)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由于户籍制度的不完善、参保意愿低等因素,农民工参保水平总体上偏低。新生代农民工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方面都与城镇职工有较大差距,其中城鎮职工的生育保险参保情况好于新生代农民工。
   从行业角度来看,制造业的社会保险缴纳情况相对较好。由于制造业的用工环境相对比较优越。另外,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用人单位受政府的关注度较高,一些进出口制造业企业受到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定的制约,因此企业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更加积极主动。然而,建筑行业的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工伤保险,与《工伤保险条例》所规定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异,同时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行业的占比也明显低于其他行业。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人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就业能力的承载主体,其主观思想和行为决定对就业能力提升有直接的影响。自我认知是个体基于对自身的深入了解,做出正确的评判、定位。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发展的进程中,在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物质要求、精神享受和自我满足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后,新生代农民工追求更高的物质条件、社会地位,也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激励。但是与此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缺乏正确、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工作的热衷度不足,出现工作压力、职场竞争的时候容易动摇自身的职业选择,就业稳定性较差。在个性特征中,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是一结束初中或高中学业就来到城市务工,没有体验过艰辛的生活,遇到困难挫折容易放弃,缺乏坚持不懈精神。相较于受过多种专业技能培训或长年工作经验的老一代农民工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刚刚步入社会,缺乏专业性技能,无法高效地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在工作中,一旦出现让自己不满意的情况,就出现情绪问题,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和就业稳定程度变弱。
   (二)企业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首先,一些企业缺乏完善制度的就业培训机制。新生代农民工愿意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得到雇主足够的重视。然而,由于培训成本过高,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不太重视。其次,关于维护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自己的工作时,渴望得到外界对自己的认可。新生代农民工对一些企业采用的新型加班方法和实行的人性化管理感到满意,但不容忽视的是企业中仍存在法律和道德机制的漏洞,如企业往往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甚至偶尔加以掩盖。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受到权益侵犯在劳动力市场上变成了一种常见的行为。
   (三)社会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首先,政府的保障政策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入城,不仅使城市人口增加,还带来了社会保障、就业、住房和交通等一系列问题,城市生活空间变得愈加拥挤,政府管理工作也接受着更大的考验。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上期待社会融合,但是实施户籍制度和与享有城市居民公共权益两者的不对等使得新生代农民工陷入尴尬境地。其次,政府缺乏相关的就业培训机构,培训面过于狭窄,培训结构分布不合理。政府在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加大了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展开的就业能力专门培训人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但由于就业结构和培训机制的影响,培训方向和市场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培训结构单一,效果不理想。    三、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路径
   (一)新生代农民工要强化技能提升意识,将自主学习与互联网技术应用结合。第一,增强职业技能提升意识,抓住职业技能培训机会。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相对较低,技能水平的不足会影响其日后的职业发展。虽然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就业,但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仍然缺少具备高职业技能的劳动力,这一现状反映出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高级技工的人才需求很大。新生代农民工应该发挥文化水平较高的优势,积极地去学习各项工作的相关技能,主动抓住用人单位和社会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成为一个具有高技能、高水平的技工,为拥有更高的就业能力,不被城市淘汰而努力。第二,运用互联网推进自主学习。与老一代的农民工群体相比,互联网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所处的时代发展成熟。新生代农民工可以有效利用手机、电脑等网络工具来提高就业水平,如手机上网浏览就业网站和就业公众号发布的信息,在学习软件上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在网络工具上练习技术操作,关注劳动合同法等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二)企业要重点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平台。第一,建立培训体系,深化职业技能掌握程度。产业结构升级促使企业在一些方面的观念进行转变,如投资的重点从物质资本方面到了人力资本方面,从所存在劳动力数量到了其质量。因此,人力资本投入成为了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关键性因素。用人单位应当需要提高自身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主体这一意识,按照法律法规规定足额提取职工工资的1.5%~2.5%用于员工培训。在职业培训这方面企业需要不断拓展培训资金来源,缩小与标准的差距。企业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不仅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宣扬和继承,也有助于企业自身技能的积累。企业应该以满足企业发展和劳动力需求为目标,提高劳动力层次,从而使劳动力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在培训方式上,企业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如开设网络课程,购买工作涉及的网络软件等;在培训时间上,企业要灵活设定,一般多集中在工作日;在培训内容上,企业要考虑到市场期望劳动力具备的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急切需求的技能方法。第二,完善企業用工规章制度。新生代农民工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自我权益的安全保护需求不断提高,因此企业必须建立相关的劳动保护机制和权益申诉渠道,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更加注重员工的身心健康。不断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素养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等。企业应树立法律意识,秉承以人为本和遵纪守法的理念,努力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安全性能;准时发放员工工资,尊重员工休假权益。第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企业应明确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未来发展方式,增加其职业发展方向,这样不仅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发展,而且利于企业培养人才和提升自身实力。
   (三)政府要完善技能培训行为。第一,健全为新生代农民工设立的培训机制。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联合设立相关培训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展开检查。中央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管理机构,用于制定宏观培训管理政策和方案。同时,地方政府可以成立培训管理部门,将中央的培训管理机构所制定的政策具体落实。两者上下配合,从而保证开展有序、有效的培训工作。第二,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投入。首先,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以优化培训基金投入方式。中央政府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单独列出一笔用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和培训的款项,并且按照中央培训管理机构规定的一定比例将该专门基金分配给各地方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部门应开设专门账户来妥善管理,保证该基金足额到户。其次,政府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工作的进行。政府对企业进行劳动力技能培训进行鼓励与督促,这样才能保证在结束工作任务后有相对的资金投入自身增能环节。与此同时,政府也需要适当给予自愿参加到培训活动中来的新生代农民工一些物质补贴,比如政府承担培训费用的40%,而新生代农民工个人需要承担培训费用的60%,这样可以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培训费用产生的压力。最后,相关部门还可以增设与各项职业技能有关的等级鉴定证书,从而激励新生代农民工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不断增强适应能力,完善自我技能。
   四、结语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的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摸索研究和实践来证明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影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本文主要从个人、企业和社会这三个角度总结了影响就业能力提升的因素。仅依靠就业能力的提升并不能完全解决该劳动群体的就业问题,因此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应该不断挖掘研究的深度和拓宽研究的角度,从而找到更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方责任主体在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中的责任和角色定位,清晰各方责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政策选择,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框架体系更加完善。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水平直接成为影响我国在世界劳动力市场上的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要唤起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增能的意识,要让其充分认识到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不仅是为自身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更加是为了中国的发展谋求出路。
  主要参考文献:
  [1]胡磊.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的可能性悖论及其解决路径[J].北方经济,2010(2).
  [2]陈明,周欣燕.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
  [3]罗恩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问题初探:一个分析的框架[J].经济问题探索,2010(3).
  [4]张洪霞.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基于797位农民工的实证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14(2).
  [5]曾书琴,陈绍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01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