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苑连霞

  摘  要:2017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等多个关于推进“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文件,对工科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土木工程作为工科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需要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水平,围绕新工科理念,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新工科  土木工程  专业建设  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c)-0254-02
  1  土木工程教育现状
  由于应试教育传统的影响,包括土木工程在内的工科教育依旧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学用分离”的缺陷,教育体系重视理论教育,对实践工程的应用教学有待提升。教育课程体系落后,导致教学内容与产业生产的真实诉求存在偏差。学科的界限明确,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缺乏交叉性、综合性,使得实践过程分散,学生难以在高校中建立“大土木”全过程的概念。个体差异被教育者忽视,模式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同时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土木工程的学生只了解自身专业知识,对上下游产业知识知之甚微,知识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强。
  2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目标
  2.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的土木工程专业建设要求学生具有市场化的创新能力。其强调学生对真实土木工程项目的高度认知,能够结合当前市场中的土木工程项目,进行专业化的创新,结合土木工程知识形成具有高度实践价值、社会价值的新技术、新方法,以提高土木工程项目的实施效率或工程质量。因此,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在学科教育中,强化学生对真实项目的掌控与分析能力,需要将理论化的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经验。
  2.2 培养学生的行业实践能力
  知识体系与社会实践相脱离是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难以与工程实践相结。新工科要求下,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应当具备土木工程的实操能力,能够对具体施工环节进行合理掌控,能够对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工程质量评估、工程技巧等内容进行精准化的分析。使得知识不仅仅停留在书本层面,而是被应用于真实的工程实施层面。
  2.3 加强教育的前沿性
  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是建设新工科的最终目的。在土木工程领域,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工程的真实需求,掌握当前市场中的主流工程技术以及前沿工程技術,放眼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新特征、新标准、新趋势、新常态。摆脱书本的束缚,确保土木工程知识的先进性,将所学的知识切实应用到实践项目当中,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2.4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土木工程技术的逐步发展,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在真实的土木工程项目中,将会涉及经济学、统计学、工程学、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多个领域。在未来的土木工程发展中,综合性的人才将更符合市场需求。因此,在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中,应当尝试打破专业限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其了解更加多元的知识体系。
  3  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途径
  3.1 项目化跨学科交叉教学
  “大土木”全过程的概念强调了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关注,传统的土木工程学科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大土木”的发展要求。实现对全过程的精准掌控,需要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接触经济学、统计学、工程学、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内容。因此,可采用跨学科交叉教学模式。围绕土木工程这一核心,适量地、局部地、有针对性地引入其他学科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土木工程学科界限,打破传统的师资应用界限,实现学科间的互通共融。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质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但是,由于学时限制,土木工程教学教学无法通过无限地扩充教学内容,以满足所有土木工程对跨学科知识的诉求。对此,可建立项目化跨学科较差教学体系。将土木工程模拟项目作为教学的主体,围绕这一模拟的项目主体,引入其他科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项目模拟过程中,接触跨学科知识。考虑到土木工程系学生缺乏其他学科专业基础的问题,在有限的学时限制下,不可能再对其他专业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因此,可利用模拟项目增加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水平,形成“即用即学”的教学模式,强调技能教学而非知识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层面,追求全日制高校水平,而在其他学科层面,则只追求职业院校教育水平。进而在不过度增加教学负担的前提下,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工程的全局统筹能力、精细化管理能力提供丰富的资源。
  3.2 基于“项目孵化”理念的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其以产业为背景、以企业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以研究为手段、以教师(企业教师与学校教师)为指导开展教学。但是传统的校企合作始终只能停留在“教育层面”,多以邀请企业导师指导教学为主。企业只能为学校提供教育资源,学校却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最终导致企业投入缩水,校企合作趋于形式化。
  对此,为实现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完成新工科建设目标。可以采用基于“项目孵化”理念的校企合作机制。在学制方面,建立“3+1”的教学体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3年内完成基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最后一年中进行项目实操。在平台方面,改变传统“实习平台”的模式,建立“校内项目部”,直接以公司合作的方式,由专业导师带领参与企业的土木工程项目,或直接由企业委托学校开展相关业务,以此提高学生工程实践技能,保障应用型院校培养的土木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需求。
  基于项目孵化的校企合作,使得学生走出了学校范围,由专业教师带领,以项目部为单位,以承包的形式参与到企业的真实项目当中,直接参与土木工程建设活动。一方面,以教学为目的的“校内项目部”能够为企业节省预算,并在专业导师的主持下保质完成项目工作。另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项目实操机会,并由技术人员协同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具体项目,达到真正意义的产教融合。通过项目化的校企合作,令土木工程教育紧密衔接市场中出现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转变以课本为唯一教材的教育方式,纳入“项目化教材”模式。
  4  结语
  “新工科”理念的实现需要创新教育支撑,需要以新理念为引导、以产业需求为培养目标、以技术发展为教学内容、以多措并举为手段。在我国土木工程学科建设的道路上,需要紧密围绕新工科理念,充分利用校园资源、社会资源、企业资源,逐步完善教学体系与模式,勇于创新,逐步推进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学生与产业的对接、专业与行业协同,开拓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学科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操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结合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围绕新工科建设思想,为我国培养迎合现代工科专业发展趋势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2] 赵淑丽,孙建恒,王军林,等.新工科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混凝土结构设计类实践课程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0(2):37-40.
  [3] 孙峻.“新工科”土木工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2):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402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