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智慧水务建设的重要性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智慧水务信息化是民勤县以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思路在水利行业的具体体现,是带动水务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为实现水务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本文介绍了民勤县水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了智慧水务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智慧水务建设的主要任务,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甘肃民勤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3-0167-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民勤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水资源短缺是影响民勤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尚未完善,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亟须加强。借助高科技手段、加强水资源管理、开展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水务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措施。现将智慧水务建设的必要性及主要任务介绍如下,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1 水务信息化建设现状
民勤县经过多年的积极建设,水利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信息技术在部分业务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和服务的部分缓解已经发挥了显著作用。地下水智能化计量设施改造、灌区信息监控、防汛预警会商中心等信息化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水利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更新发展,切实提高综合信息化管理水平。面对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从水务业务需求和信息化发展要求出发,水务管理应用体系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完善、检测体系不健全、数据资源体系不健全、基础平台支撑能力弱、水务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程度低及保障体系不完备等方面。
2 智慧水务建设的必要性
传统的水务管理手段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适应履行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不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与社会公众的要求,无法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的要求[1-2]。为缓解日益紧张的水资源形势,迫切需要开展智慧水务系统建设,为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2.1 智慧水务建设是水务发展的必然形式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后,水务管理体制在克服部门职能交叉,统筹调度、优化配置全市水资源,保证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改善水生态系统,建立统一的水务市场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目前仍缺乏覆盖全市水务各领域统一协调的信息支撑体系和监控平台。由于城市水务对水源、取水、输水、用水、排水等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服务范围广,涉及领域多,迫切要求积极推广与运用新技术,建立城市水务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平台,加快水务信息化建设步伐,进行水务管理系统现有资源整合,以水务信息化支撑水务现代化。
2.2 智慧水务建设是水务管理的必然趋势
目前,由于缺乏水资源监控手段与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平台,制约了取水许可管理、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水资源配置、多水源联合调度、水权明晰与转让等管理工作的开展,难以实现水资源的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难以使水资源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转变。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高端形态,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人工智能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一大批前沿信息技术的结合,在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深入开发和利用获取的海量数据资源,通过智能优化决策等先进技术手段,为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提供决策依据和实现方法[3-4]。
3 智慧水务建设的主要任务
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前沿的信息技术应用搭建智慧水务平台,建立“水务信息透彻感知、水务数据全面整合、水务业务深度打通、水务管理高度智能”四大特色的现代化水务管理方式,对民勤县“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执法”的治理指标绩效进行全面提升,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升用水效率,构建起民勤县“智慧化、集约化、安全化、可持续化”的现代化水务发展道路。
3.1 建立智慧水务综合应用平台
建立集物联网、大数据、地理信息、遥感技术、水文模型、虚拟现实技术等为一体的水务综合智慧管理分析决策平台,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3.2 全面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建立全面城乡供水取水、输水、供水水量、水质实时在线监管系统,确保水质、水量合格率均达到100%,全面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3.3 全面提升防汛减灾能力
充分利用现有防汛减灾体系,补充完善山洪、水库监测站点网络,结合水文模型、精准气象预报等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山洪预警、城市内涝、水库防汛等精准预报,提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3.4 全面提升水资源总量控制监管能力
建立全面的用水总量和控制体系,实时监控,考核评估用水效率,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实现人均水耗、生产、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大幅降低。
3.5 构建智慧水土保持监测体系
充分利用物联网、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技术等,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积极推动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的稳步开展。
3.6 构建河道排污综合治理管理体系
以河道综合治理为牵引,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智慧化河流,从而达到集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优化配置、综合利用开发为一体的智慧化河流管理。
4 結语
智慧水务系统的建设将各个监控点的监控设备、监控数据、检测数据整合到互联网上,水务局等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调用、存储、分析。通过远程控制实施对远程设备的检查、管理,实现水资源管理的自动化、水质水量监测的现代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化、管理决策的智能化,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全面实现水务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 参考文献
[1] 杨明祥,蒋云钟,田雨,等.智慧水务建设需求探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33-136.
[2] 田雨,蒋云钟,杨明祥.智慧水务建设的基础及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水利,2014(20):14-17.
[3] 刘璐璐.城市智慧水务建设路径探讨[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1):99-101.
[4] 舒秀霞,张曙光.大数据背景下廊坊市智慧水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水利,2017(8):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41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