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北方人民的常见食物。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小麦种植面积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怎样提升单位面积内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就成为很多农业工作者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优化耕作方式、科学选种、精量播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小麦种植技术,然后论述了小麦各个生长阶段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一定帮助。
一、小麦种植技术
1、优化耕作方式。小麦种植过程中不能够长期在同一个地块上种植,应该构建完善的轮作制度。如果在同一个地块中连续种植小麦,土壤的营养成分会大量流失,无法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导致养分工具不充足,影响到小麦产量和品质,同时连续多年种植小麦还会导致土壤当中的各种致病原微生物显著增加,引发多种病虫害传播流行。通常情况下,连续种植三年以上的小麦地应该种植一年大豆或者种植一年玉米。也可以在种植一年小麦作物之后,第二年种植其他农作物,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强土壤的适应能力,保证养分供给充足,減少病虫害传播流行概率。
2、科学选种。小麦产量和品质与小麦品种生产性能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小麦品种较多,不同种类的小麦品种有着不同的生育期,不同的适应能力,抗病性能也存在很大差异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也高低不一,所以在小麦品种选择过程中,就要求农民群众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环境种植制度,小麦生育周期,播种日期科学选择小麦品种。确保所选择的小麦品种和本地区的土壤条件,气候类型,土壤酸碱度适宜。另外还应该保证小麦品种经过省级或国家级种子单位的审定。保证纯度、净度合理,发芽率达标。地区在进行新品种小麦大面积推广之前,应该在本地区的小麦种植基地开展广泛性的示范种植,并保障示范种植3~5年,确保小麦品种适应本地区的生产环境,然后进行小麦新品种推广应用。
3、小麦精量播种。实现小麦高产稳产,播种方式也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近些年随着小麦精细化不断向前发展,小麦播种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在小麦播种之前需要确定合理的播种日期。通常情况下,播种日期应该结合小麦品种当地气候环境综合确定,河南地区的小麦播种日期通常在10月中下旬。前茬作物收获之后,及时进行秸秆还田,并进行一次翻耕处理,将秸秆翻耕到土壤以下。然后进行科学的施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学为辅,严格控制氮肥的施入量。小麦机械化播种,选择使用精量化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工作。小麦播种之前应该调整好机械设备,保障运行良好,不存在明显故障,播种深度一致,行距株距一直,播种均匀,不存在重复播种和漏播的现象。
4、科学施肥。小麦生长发育周期较长,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性,因此应该结合不同生长阶段做到科学施肥,确保小麦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小麦播种之前应该合理施入底肥,该项工作一般在小麦播种之前进行,结合土壤翻耕一起操作。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在施肥之前对土壤进行一次质量检测,根据测土结果确定最佳的施肥配方。对于不能够进行土壤检测的地区,应该始终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增施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肥钾肥,控制氮肥的施入量。小麦进入播种期之后,为了加速种子出苗,促进种子生长发育,在小麦种子的下方深5~10cm处追施种肥,随小麦播种一起施入。小麦出苗之后一般不需要进行施肥,如果田间麦苗生长较为弱小,麦苗发黄表示田间缺肥严重,应该及时追施一次速效氮肥,每亩追施量控制在5kg左右。进入返青期之后,应该及时追施拔节肥。进入孕穗期和开花期是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应该结合田间肥效及时追施氮肥。进入生长中后期,为了加速叶子光合作用,提高营养物质积累,可以选择使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1%的尿素溶液进行叶面施肥。
5、合理灌溉。各个地区的小麦生长情况不同,对于容易出现干旱的地区,应该重点做好小麦灌溉工作,确保小麦能够健康生长。小麦入冬之前进行一次冬灌,能够保证小麦田间伤情,保证小麦正常越冬。进入返青期之后,应该结合田间伤情,及时进行一次灌溉,加速麦苗生长。对于冬季降雨比较充分的种植地,通常在返青期不需要进行灌溉。对于冬季降雨不足的种植地,应该及时进行田间灌溉,保证水分供给充足。小麦进入生长中后期之后,逐渐进入到雨季,降雨量逐渐增多。连续阴雨天气下,应该及时将田间的积水排出,避免田间湿度过大引发疫病。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
1、播种期病虫害防治。小麦播种之前应该科学选择高抗小麦品种,这是实现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关键举措。有条件的种植户推荐使用包衣种子,因为在包衣剂当中携带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和抗病药物,能够加速种子的萌发,降低苗期病害发生率。对于没有药剂拌种的种子,在播种之前应该结合田间病虫害的流行情况和地下害虫的危害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拌种处理,有效防范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在药物拌种处理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药物种类和药物使用量,要选择对小麦生长不产生毒副作用的化学农药,避免对土壤造成药害。
2、返青期的病虫害防治。小麦进入返青期后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是吸浆虫和纹枯病。纹枯病会影响到小麦的叶子,导致严重减产,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每亩使用40~60g,或者选择使用25%的丙烷做乳油30~40mL,或者选择使用20%的净钢霉素可溶性粉剂30 ~50g,对水30kg进行田间喷雾,每间隔7~10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将药物喷洒在麦秆的茎基部。小麦吸浆虫可以选择使用2.5%溴氰菊酯3000倍,40%杀螟松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雾,效果显著。
3、抽穗灌浆期病虫害防治。小麦抽穗灌浆其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了蚜虫、赤霉病和锈病。针对小麦芽虫可以选择使用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15g,或5%啶虫脒乳油20mL~30mL,上述药物兑水30~45kg,田间喷雾。小麦赤霉病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30%氰烯·己唑醇悬浮剂,戊唑醇与多菌灵、咪鲜胺、噻霉酮的混配剂,效果显著。小麦锈病发病初期可以使用20%三唑酮乳油或12.5%特谱唑(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做到普治与挑治相结合。
(作者单位: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49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