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探究方式概述
作为我国重要基础产业,农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近年来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而产量性状也被农学育种界公认为重要性状,对其的研究也成为了当前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核心发展方向。玉米是现阶段国家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玉米产量的需求也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为系统化分析各农艺性状对玉米产量的重要影响,选用八个杂交组合及两个对照进行试验探究,分析比较不同杂交种的产量和农艺性,为后续玉米种植效益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在进行实验探究过程中,为了确保实验探究数据结果的精准度,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实验人员,需确保除品种农艺性状不同外,其它条件保持一致性,且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对实验田进行合理化深耕、施肥处理也是极為必要的。在实验探究作业过程中,为得到最准确的实验数据,实验人员需重复三次实验,并将实验区分为双行区。除此之外,在进行实验探究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工作人员需将种植材料实验区设计为长方形,并在田间提高随机区组设计,以此来确保采集数据的代表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为更好研究玉米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在后期玉米生长过程中,实验人员需全面系统地将玉米株高、穗位、生长状态以及茎的粗壮进行详细记录。在收获时,工作人员需尽量选择中间三行的玉米,对其穗长度、粗细程度、秃尖数量、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出籽率等参数进行详细记录,以此来了解不同农业性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并依照水分含量14%折算出实验玉米亩产量。最后为详细探究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工作人员需将采集数据利用方差分析法和LSD分析法进行系统化分析。
二、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实验数据概述
1、农艺性状对玉米产量影响概述
经过大量实验数据探究可知,不同农艺性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具体而言其影响结果如下:
(1)千粒重对产量影响
在不同农艺性状中,千粒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是极高的,而通过大量实验探究可知,在其它农艺性状稳定的基础上,产量与玉米千粒重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为从根本上要想提高玉米产量,工作人员可从提高千粒重入手。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提高千粒重可提高玉米产量,可随着千粒重的不断提高,玉米穗粗细度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对出籽率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2)出籽率对产量影响
从某方面而言,在进行实验探究过程中还可以发现,在其它农艺性状相互平衡的前提下,出籽率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也呈现出正相关,即出籽率越高,玉米产量越高,且这种形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3)玉米穗粗对产量影响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玉米穗粗对于玉米穗长和穗高都是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即说明穗的粗细度对于穗长和穗高有着一定的负数关联,且通过实验探究数据可知,即使对产量而言,穗粗的影响也并不显著,不是单独可以确定的优劣因素。
(4)穗长对产量影响
穗长对于玉米产量的影响,呈现出的也是正相关,即穗越长产量越高,且通过大量实验探究数量可知,穗长对产量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后期玉米种植过程中,提高对穗长的重视度,也是确保产量达到预期种植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但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穗长对其它形状也有着一定影响,穗长越长,穗的粗度越细、穗行和出籽也会下降。
(5)玉米生育期对产量影响
目前来看,在玉米种植和生长过程中,生长期这种性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却呈现出负数关联,即生育期越长产量越低。且与其它农艺性状相比,玉米生育期的影响因素较多,地形地势、气候特征以及温度湿度等都会对玉米生育期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影响玉米产量,为从根本上保证玉米的产量,在进行种植时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需尽量考虑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和自然灾害等因素,最终选择出适合外界条件的生育期的品种。
2、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因素的数据分析
在进行实验探究作业过程中,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玉米杂交品种各个农艺性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有的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而在进行实验数据分析时,为了确保数据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需控制其它变量不变而得出一种变量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而在进行遗传因素实验探究过程中,为从根本上得到玉米农艺性状的遗传因素,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在实验时,需确保遗传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相同,其它性状的研究亦是如此。
简而言之,在对农艺性状对玉米产量影响实验探究过程中,穗位高、茎粗和千粒重对产量呈现出正比关系,而穗粗和生育期呈现出反比关系,此外还有诸多性状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因此要想取得预期的种植效益和种植目标,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需综合考虑各个性状,并对各性状进行兼顾。
(作者单位:161200黑龙江省富裕县富海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22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