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惠民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分析了惠民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介绍了设施农业类型、效益及销售渠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加快惠民县设施农业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设施农业;现状;问题;对策;山东惠民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4-024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惠民县位于鲁北平原,隶属黄河三角洲对外开放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蔬菜产业是惠民县重点培育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惠民县被列为《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580个产业重点县之一,也是山东省蔬菜、食用菌五大产业振兴规划主产县。近年来,按照“全国设施名产精品蔬菜结构升级引领区”的发展定位,抓住“一带一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立足当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等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设施蔬菜为主导,推动蔬菜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六化”發展。
  1    发展现状
  至2018年底,惠民县瓜菜播种面积达到3.4万hm2,其中蔬菜2.3万hm2、瓜类1.1万hm2,瓜菜总产达161万t;其中设施面积0.80万hm2,含冬暖大棚0.2万hm2、大中拱圆大棚0.38万hm2、小拱棚0.23万hm2;2018年惠民县食用菌投料量19.68万t,栽培面积950万m2,产鲜菇16.7万t;全县设施农业主要集中在淄角镇、麻店镇、皂户李镇、胡集镇、清河镇、何坊街道办等镇(办)。
  2    设施农业类型、效益及销售渠道
  2.1    以分散经营为主,极少数集中规模经营
  全县设施农业栽培以分户经营为主,其中80%以上均在自己承包土地上建设农业设施,自主经营。
  2.2    设施栽培经济效益可观
  根据调研情况看,设施栽培平均效益远远高于露地栽培蔬菜。惠民县的设施农业主要分为改良式冬暖大棚、第五代冬暖式大棚、拱园型大棚、中小拱棚等类型。
  散户经营的拱园型大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茬口易调整、效益好等特点,平均建棚成本10.5万~12.0万元/hm2,以后每年生产成本投入达3.00万~3.75万元/hm2,平均年纯收入9.0万~18.0万元/hm2,主要集中在麻店镇、清河镇、何坊镇等。
  改良式冬暖大棚,平均建棚成本投入30万元/hm2左右,以后每年投入6.75万~7.50万元/hm2,年均纯收入为30万~45元/hm2。主要集中在何坊街道办、石庙镇、淄角镇等。
  第五代冬暖式大棚结构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经济环保,耐大风,抗雪压,操作管理更方便,栽种面积比例大,经济实用,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高。平均建棚成本52.5万元/hm2左右,生产成本6.75万元/hm2左右,以后每年生产成本投入6.75万~7.50万元/hm2,平均年纯收入为30万元/hm2。主要集中在淄角镇、胡集镇等。
  食用菌产业仍是高效产业。调研得知,某农户2018年承包大棚6个(500 m2/个),共种植8.4万棒香菇,2018—2019 年纯收入16万元(多数雇工);2018年某农户种植3个香菇大棚,平均占地300 m2/个,采用单层床畦式栽培,平均1个香菇大棚纯收入2.5万元。
  2.3    设施农业产品以外销为主
  如西瓜、蔬菜主要销往寿光、南京、上海、北京、天津、唐山等地。每到成熟季节,外地商贩往来于惠民县蔬菜市场或直接到田间地头,保证了全县设施农业产品销路的畅通。为了云集各地商贩,畅通销售渠道,惠民县建立了多处批发市场,如麻店镇西瓜市场、淄角镇蔬菜批发市场。通过这些批发市场, 70%以上的设施农业产品畅销外地。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土地流转成为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在土地30年承包不变的政策下,农户在发展蔬菜、食用菌产业土地流转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土地流转成本逐年增加,目前高达18 000元/hm2左右;二是土地分散,不便于管理,既浪费人力,又不便于产品销售;三是农户担心土地流转后租赁费用不能及时结算。
  3.2    科技水平低
  从设施设备到栽培技术,管理不配套、不规范,难以形成大规模商品生产。惠民县农业设施60%为竹木结构,设施简陋,围护材料单一。多年来,如遇大风、大雪、寒流灾害天气,均有倒塌、压垮、变形等情况发生,造成损失。从配套设施看,设备不配套,调控能力较差,作业主要靠人力。缺乏设施栽培小型作业机具,基本依靠人工作业,环境条件差,影响产量和收益。
  3.3    资金短缺   惠民县设施农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资金的制约。第五代冬暖式大棚一般每个棚投入10万元左右。占惠民县设施农业大多数的传统简易设施如不及时更新改造,必将被市场淘汰。更新改造农业设施需大量资金,设施农业扩大发展规模也急需资金。由于设施农业工程造价较高、投入大,靠农民自身积累发展困难较大。
  3.4    市场多而分散,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惠民县蔬菜市场规模小、分散、基础配套不完善;较大型的市场只有四五处,大部分为田间地头交易市场和村庄集贸市场,仅姜楼镇西瓜市场多达15处。即使惠民县规模较大、相对较好的麻店镇肖万西瓜批发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受高速路建设影响,市场面积减少,导致7月瓜农占道交易,堵塞交通,存在安全隐患;二是该市场场地未硬化,场地泥泞;三是缺乏配套设施,缺乏提供给客户的食宿等辅助设施,市场管理不规范。
  3.5    技术人员匮乏
  惠民县大部分镇办农技站有2~3人,农技站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技术指导能力低,有的乡镇甚至无专业技术服务人员。设施农业生产需要懂科技、会管理的人才,而农村年轻人大批到企业打工,导致有效劳动力减少,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人才问题成为影响该县设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现代农业产业园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内,2019年种植羊肚菌,由于栽培季节原因,导致2个食用菌温室共采收产品5 kg,亏损严重。
  4    对策
  4.1    创新设施农业用地政策
  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创新农业设施用地审批政策,多措并举解决设施用地问题。二是加大农村闲散地、宅基地盘活力度,充分利用村内闲散地、宅基地,既增加村集体收入,又解决设施农业附属物用地问题。
  4.2    优化布局,重点突出,打造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按照惠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惠民县沿黄生态示范区总体规划,以胡集镇、麻店镇、淄角镇、清河镇、皂户李镇等为重点区域,结合其产业及资源优势,把胡集镇、皂户李镇等打造成食用菌特色集中区,把麻店镇、清河镇打造成大拱棚蔬菜生产聚集区,把淄角镇打造成日光温室聚集区。通过提高建设标准,提高设施装备水平,打造成特色优势突出、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效益突出的现代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种植样板区[1]。
  4.3    依靠人才,促进设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加强同农业大专院校的科研合作,增强惠民县设施农业科技含量,充分利用齐发果蔬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惠民县良种良法试验基地、滨州学院产学研生产示范基地等科技优势发展食用菌产业,利用鑫诚农业院士工作站、山东省蔬菜创新团队英昕试验示范基地等优势发展蔬菜产业。二是通过招才引智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到该县就业,同时完善配套就业优惠政策,使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能够长期安心在惠民县工作,避免人才外流。三是建立健全新型設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化人员结构,保证推广经费,增强服务能力。根据惠民县产业特点,积极探索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的多元化组织形式。四是加强利用乡土技术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发挥其技术特长[2]。
  4.4    加强品牌建设
  结合惠民县“惠民原耕”公共区域品牌,借力“惠民原耕”荣获2019中国农民丰收节 “最受市场欢迎名优产品”的效应,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同时不断完善产品质量体系建设,通过流程化管控,严控产品质量,将更多优质、绿色、安全、放心产品纳入惠民原耕品牌旗下,打造品牌集聚效益。
  4.5    发挥“鲁担惠农贷”的作用,破解设施农业资金需求
  山东省农担公司滨州办事处要与合作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担保流程,简化担保程序,压缩放款时间,加大放款额度,切实解决流转大户的资金需求[3-4]。
  4.6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在设施蔬菜集中产区,按照“优化布局,完善设施,提高功能”的原则,搞好规划布局,建设产地批发市场。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市场建设,建立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5    参考文献
  [1] 王彩霞,马庆智,冉霞,等.西吉县发展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8-99.
  [2] 张英,田子玉.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83-84.
  [3] 张震,刘学瑜.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5):64-70.
  [4] 王梦霓.沈阳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24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