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无为县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介绍了无为县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分析了发生特点和原因,阐述了防控情况,并提出了监测与防控建议,以期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与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发生;防治;安徽无为
  中图分类号    S4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8-0115-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具有适生范围广、迁飞能力强、繁殖倍数高、暴食危害重、防控难度大等特点[1]。2019年1月,首次入侵我国云南省,并在西南地区迅速蔓延定殖[2],5月17日在安徽省黄山区发现,5月29日在无为县牛埠镇土桥社区玉米上发现,7月起向全县扩散,8月下旬后对部分秋玉米造成严重危害。
  1    发生情况
  2019年,无为县种植玉米5 867 hm2,其中春、夏玉米种植面积5 333 hm2,秋玉米种植面积533 hm2。草地贪夜蛾在春玉米、夏玉米上点状零星发生,在秋玉米上偏重发生,全年发生面积达600 hm2,重发面积达66 hm2,造成产量损失1.4%以上,最重田块产量损失达48%。
  1.1    始发阶段
  5月27日首次发现后,一直到6月底,呈点状零星发生,共普查169块田,有虫田块占比7.7%,百株虫量0~2头,平均0.28头,最高发生量出现在6月28日,百株虫量达2头,危害率达21.6%。始发阶段多点性诱捕器未见成虫。
  1.2    扩散阶段
  7月初至8月15日前为发展扩散阶段,其间调查83块田,有虫田块占比25.3%,百株虫量达0~15头,平均1.6头,最高发生量出现在8月5日,百株虫量达15头,危害率达40%。诱捕成虫以8月2—20日为高峰期,4只性诱捕器共诱成虫35头,每只诱捕器日诱成虫0.49头。
  1.3    重发阶段
  8月15日至10月下旬为重发阶段,共调查49块田,有虫田块占比63.3%,百株虫量达0~170.8头,平均29.8头,最高发生量出现在9月24日,百株虫量达170.8头,株危害率达100%,最高损失率出现在10月8日,百株虫量达92头,穗危害率达96%。9月30日至10月9日,陡沟、姚沟、高沟每点放置3只性誘捕器,共诱成虫分别为55、34、79头,平均每只诱捕器日诱成虫2.07头。
  2    发生特点及原因
  2.1    为害对象单一
  根据县植保站普查和农户反映,2019年草地贪夜蛾在本地玉米上普遍发生,在高粱上点状危害,仅7月5日在陡沟镇河坝0.02 hm2高粱上发现1头6龄幼虫,在单季水稻和小麦、油菜午季作物上未见。
  2.2    发育受高温影响小
  据有关资料介绍,草地贪夜蛾适宜发育温度一般为11~30 ℃[3]。根据无为县2019年发生情况分析,38 ℃以下高温对其无明显抑制作用。无为县7月中旬至8月为晴热少雨天气,7月24日至8月3日为连续35 ℃以上高温,其中7月31日和 8月1日最高温达38 ℃,但7月上中旬播种后的玉米在此期间依然受害严重。8月2日,安徽省植保总站、芜湖市植保站对无为县姚沟镇五州一处20 hm2玉米调查发现,四叶期300株,卵8块,虫量24头,1~3龄,幼虫活性正常,新危害症状明显,高温对成虫产卵与幼虫活动未造成明显影响。
  2.3    世代重叠可能性明显
  无为县植保站8月1日对姚沟五州四叶期玉米田调查发现,株数900株,卵12块,幼虫49头,其中1龄占10.2%,2龄占81.6%,3龄占8.2%,无4~6龄虫,虫龄以2龄为主。8月15日,对同田块六至七叶期玉米调查发现,株数200株,幼虫156头,其中1龄占3.2%,2龄占39.1%,3龄占31.4%,4龄占19.2%,5龄占3.8%,6龄占3.2%,虫龄仍以2龄为主。8月18日,对同一区域不同田块4~5叶玉米调查发现,株数200株,卵2块,幼虫202头,全部为1龄虫。综合来看,不同时间都有低龄幼虫主峰出现,预示此区域发生峰次多,世代重叠可能性明显。
  2.4    越冬受低温影响大
  11月25日,对姚沟五州2处秋玉米田(收获期为11月上中旬)挖蛹调查,发现15 m2见蛹10个,活蛹8个,2个正在羽化。12月20日,对同样区域二次挖蛹,发现15 m2见蛹10个,活蛹4个,死蛹6个。据芜湖市气象台天气气候分析,无为县11月平均气温达13.0 ℃,降水量达57.3 mm;12月1—20日,平均气温达7.0℃,降水量28.2 mm。12月10 ℃以下低温对草地贪夜蛾越冬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    防控情况
  3.1    防治情况
  春、夏玉米发生面积小,以农户零星防治为主,全县防治面积在66.7 hm2以下,秋玉米发生范围广、发生程度重,以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的统防统治为主,发生区域普遍防治2~4次。但草地贪夜蛾在秋玉米上发生峰次多,世代重叠明显,防治效果不理想,如姚沟镇五州某农户7月中旬播种的20 hm2秋玉米,在 8月2日、15日、25日分别防治3次后,8月29日调查,百株虫量达35.5头,新被害株率达45.5%,发生 与危害依然严重。
  3.2    药剂选择
  7月26日,县植保站在高沟镇卡洛家庭农场开展多种农药防治草地贪夜蛾示范,面积6.6 hm2。8月2日调查,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甲氨基阿维菌素+5%虱螨脲、20%虫酰肼悬浮剂、15%茚虫威、35%氯虫苯甲酰胺的防效分别为96.3%、81.5%、72.2%、59.5%、57.1%。8月15日,在姚沟镇某农户开展10%硫虫酰胺防治对比示范,面积3.3 hm2;8月25日调查,10%硫虫酰胺、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防效分别为93.2%、90.6%。无为县示范结果与尹艳琼等的室内毒力测定基本一致: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的杀虫活性好、毒力强,可作为应急防控的首选药剂,茚虫威的杀虫活性略低[4],但氯虫苯甲酰胺防效在无为县较低。
  3.3    药械选择
  农户防治以电动喷雾器为主,专业化防治组织和种植大户在玉米苗期和小喇叭口期选用植保无人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大喇叭口期后主要使用植保无人机,全县无人机防治面积在330 hm2以上。根据无为县植保站调查,植保无人机在玉米苗期和小喇叭口期防效较好,以上提到的2次药剂防治示范都在小喇叭口期,选用植保无人机作业,防效高达90%以上,但进入大喇叭口期后防效差。
  4    危害损失
  2019年,无為县春、夏玉米基本未受草地贪夜蛾危害,秋玉米受害偏重,重发面积达133 hm2以上,主要为害秋玉米苗期至大喇叭口期的心叶和幼嫩叶。据10月18日对7月上旬播种的秋玉米粒重调查,未防治的产量损失1.4%;大发生面积在40 hm2左右,草地贪夜蛾除为害玉米顶心和幼嫩叶外,还蛀食玉米穗棒,据11月12日对7月中旬播种的秋玉米粒重调查,防治不到位的产量损失高达48.0%。
  5    监测与防控建议
  由于玉米生育期短,草地贪夜蛾趋嫩性强,集中在苗期与抽雄前危害,因而不能仅固定一点来监测全年发生情况,要定期调整性诱和系统监测点。草地贪夜蛾世代重叠严重,防治困难大,在重发趋势下,建议10 d左右防治1次。玉米进入小喇叭口后,植株增高,最好应用植保无人机开展防治。
  6    参考文献
  [1] 郭井菲,赵建周,何康来,等.警惕危险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J].植物保护,2018,44(6):5-14.
  [2] 郭井菲,何康来,王振营.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发展趋势及防控对策[J].应用昆虫学,2019,56 (3):361-369.
  [3] 姜玉英,刘杰,朱晓明.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的发生动态和未来趋势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9,39(2):33-35.
  [4] 尹艳琼,张红梅,李永川,等.8种杀虫剂对云南不同区域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室内毒力测定[J].植物保护,2019,45(6):70-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85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