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小麦种植原则分析
  1、土壤处理。小麦的土壤是小麦种植的关键性基础,由于小麦自身对于土壤具有养分及水分的需求,所以我们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壤特点进行分析和把控,例如过冬小麦在播种后,小麦籽栽培过程要注重当地的自然环境的温度,防止土壤低温对小麦种子的消极影响,由于土壤中水分在低温环境下会造成冻裂破坏,所以要将土壤中的含水率降低,待到冬小麦发芽阶段和出苗阶段则要按照小麦生长需求进一步控制土壤含水率,防止过于干旱造成的减产减收,但是所有的控制要以科学为主要依据,严格执行种植参数,将自然土壤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苗间距的控制。小麦的苗间距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但是并不是简单的间距越大或者越小就越好,而要保证秧苗的间距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同时也要关注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根据当地的小麦生长环境进行指标性分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栽培参数进行控制和调整,并要保证小麦发芽期和生长期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减少负面影响因素。
  3、后续处理工作。小麦后续种植处理工作包括田间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秸秆还田的处理方案等,这些后续工作需要我们秉承科学合理的态度,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在严格的监管下对小麦的生长进行干预。例如小麦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需要求营养元素也不同,所以需要及时对土壤进行测试比对,按照小麦的生长规律进行元素测配,然后决定是否向土壤中施加化肥或有机肥料,而且不同的肥料在施加的过程中要有先后顺序,防止不同肥料之间产生反应而影响小麦的生长。测土配方需要使用专业化的手段和设备,要完全按照当时土壤中自然条件下的检测数据,然后决定后续处理工作,不能依靠传统的经验。
  二、小麦的高产种植技术
  1、严选种子,适时播种。严选小麦种子是准备阶段的重要工作,选种的过程中要根据种植条件进行分析,种子的各种特性要与当地环境相适应,其中包括地质、土壤、气候、降水等诸多因素。另外种子的抗病虫害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主要原因,按照经验来说外观上我们要选择饱满度高的种子,颗粒缺少的种子可能成活率也会偏低。播种之前要对土壤进行深耕处理,让松散土壤给种子的生长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空间。播种节点也是影响到小麦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小麦的种植时间要根据往年的播种时间作為参考,然后根据当年的天气变化情况做出适时的调整,播种时间要与小麦种子与土壤情况相结合考虑,如果不是在试播期内进行的播种,需要增加播种密度。
  2、保证水分和光照充足。从我们以往的数据和经验来看,小麦对于土壤中的水份需求并不苛刻,但是我们也要遵照小麦的生长规律进行灌溉或排涝。在小麦的整个生长阶段需要的水量较多,我们要充分保证土壤中的含水量充足,一旦含水量不足就很容易造成小麦枯萎,直接导致生长不良和减产的现象,我们要尽量利用当地的天然水源进行引流,如果附近没有天然水源那么就需要我们进行蓄水灌溉。另外小麦对于光照的需求也很多,但是基本上自然环境下就可以满足其光合作用的生长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早播小麦对于光照的需求量更大。自然界的温差对于小麦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反常性的天气则相反,所以我们要优选耐寒高产类的小麦品种,注重先进技术和先进品种的选用,从多方面考虑增产增收条件。
  3、 注重科学化的田间管理措施。小麦出苗的时候叶片和根系同时分蘖,所以建议使用间苗措施为小麦生长提供较好的生长均匀度,此时的小麦对于环境内水分需求量比较大,因此我们要注重浇水灌溉,建议每天巡查两次土壤的湿润情况,为小麦生根创造有利条件。小麦的拔节阶段,要注重土壤中的元素含量,此时小麦需要大量氮肥作为补充,因此在田间管理中可以适当的追加肥料,施肥过程可以与浇水一同进行,可以促进小麦的快速生长。最后是小麦的生长甩穗阶段,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喷洒作业,严格按照科学配比进行,小麦的种植密度决定了尿素溶液浓度,一般控制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之间。做土壤配方的时候注意磷元素和钾元素的含量,如果含量不足说明土壤中的元素不能满足小麦的生长,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施肥,建议以磷酸二氢钾为主,建议浓度在0.2%至0.3%之间。
  三、小麦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1、物理防治方法。小麦种植中物理防治病虫害的方式有很多,譬如小麦收割深耕后利用日照或低温对土壤进行影响,可以有效降低第二年病虫卵的滋生,或者在夜间配置照明灯具也能够诱捕害虫。害虫自身具有一定的生长特点,我们需要根据其生物特征性进行分析,夜间灯具捕杀就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使用夜间光源诱杀害虫,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害虫田间密度,提高小麦的产量。小麦收割之后部分害虫会将虫卵隐藏在土壤或落叶中,深耕前要对田间杂草落叶等杂物进行清理,然后深耕土地,利用太阳暴晒或冬季低温将病虫卵杀死,防止第二年种植后害虫发育。物理防治方式需要我们在管理中认真对待,并集中进行统筹规划,以消除土壤中的真菌和有害菌,提高小麦病虫害防治的水平。
  2、生物防治方法。自然界动植物之间都是一个循环平衡的状态,利用生物方法防治主要是利用生物的“相生相克”等方式,引入各类害虫的天敌,例如在小麦种地地区增加寄生蜂、捕虫鸟、捕虫家禽等都能够有效降低田间害虫的数量。人造生物激素近些年应用较为广泛,在激素的作用下,可以干扰害虫的交配率和生育率,以此影响成虫产卵数量。生物防治中也包括引入外来物种,但是这种办法风险性较高,需要前期做好影响评估,防止外来物种成为本地入侵物种,要在可控风险内进行操作和运行。
  3、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是一种高效的防治手段,特别对于短期内的病虫害暴发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绿色、生态等相关理念的认同和追求,我们要尽量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防止人工化学药剂过量渗透到土壤中,建议只有在大规模爆发的时候采用化学防治方式。使用化学手段要注重农药对生态系统的长期性影响,防止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损伤。同时倡导当地农资部门在小麦种植期间仍然要准备化学防治药品,以免遭遇大规模病虫害爆发,但是要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低毒类产品,保证生态系统的自愈性和平衡性。
  (作者单位:464400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农业农村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96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