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林业的智慧化发展是必经之路。虽然我国智慧林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对智慧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林业;物联网技术;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被我国列入了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要想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实现林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与最新的相关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这不仅能保证我国绿色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是构建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之一。
1 “互联网+”智慧林业
智慧林业的提出完全符合林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林业发展到现代化这个阶段的必经之路。智慧林业是在数字林业的发展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建设而达到的成果。以绿色林业的发展为前提,加以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以市场为导向,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的需求,而且具有创新、新颖的特点。利用智慧林业,可以对某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等生态危机,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快速地做出反应[1]。对于预防灾害、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不但在国内,而且在国际社会上,对于林业的发展都给予了很高的重视。相关领导再三强调,没有任何问题比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更为重要,基于此,我国已经确立了以智慧林业为主的林业发展策略,把生态林业的发展作为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
2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起源于传媒领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科技的產物之一。物联网技术是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的产业之一,已经被写入了我国政府工作的报告之中,在全世界范围之内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物联网主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物品与网络连接,然后通过信息传播媒介实现物体与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的跟踪定位识别等功能。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慧林业,可以实现智慧林业发展的新模式,其将林业与计算机等互联网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提高相关森林系统的管理水平,还能够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保证了我国绿色生态文明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绿色林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够维持社会稳定[2]。
3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林业的发展问题
3.1 缺乏硬件设施
虽然在如今现代化的背景之下,智慧林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基本的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信息却仍然是不够成熟和完善。首先,在林业保护和珍稀动植物保护中所使用的传感器以及电子标签等硬件设施比较缺乏。其次,对于一些自动化控制方面的技术,相关工作人员还不是特别了解[3],而且由于资金匮乏,林业保护人员在购买相关设备时,经常会选择一些生产企业规模比较小的产品,这就导致了一些关键性的设备成熟度比较低,严重约束了林业保护以及珍稀动植物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缺乏专业人才,林业经营水平比较低
虽然现在智慧林业的发展速度过快,并且经过了数字林业的发展阶段,但是目前智慧林业的经营水平、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都处在较低水平。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真正能够帮助智慧林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青年人寥寥无几。因为林区生活的条件比较艰苦,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在大城市生活,很少能够回归农村[4]。所以,就导致了林业经营水平比较低下,人才流失十分严重。相关的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应届毕业生进入林业产业发展的人才引进力度,通过财政补助以及其他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深入林区开展工作。从生产经营角度对智慧林业进行分析,若物联网技术与智慧林业不能进行深度融合,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难以发挥林业产品自身的优势和潜在的影响力[5]。
4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林业中的发展策略
4.1 物联网在林业监测中的应用
林业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都十分匮乏,而且林业本来就是比较弱的产业之一,所以,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林业区域的财政补助力度。尤其是引进物联网技术,在林业平时的日常管理中,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自己管理的林区与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主要依靠电子传感器等监测设备,这样森林管理人员就可以直接利用计算机观察到树木平时所需要的养分以及适合树木生长的最佳温度和湿度,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树木,还可以预防病虫灾害等影响[6]。一旦树木实际营养成分比它所需要营养成分的临界值低,系统就会给管理人员发出警告,以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处理。另外,还可以在林业区的上空安装高清摄像头,对林业区的环境进行清晰的监控,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发现一些不良情况,例如出现火灾、人员乱砍滥伐等现象,并且能够及时解决,真正做到保护树木、保护生态环境[7]。
4.2 物联网在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一些人的贪欲也逐渐增加,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破坏森林、偷猎珍稀动物。人们应该摒弃这种行为,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要知道保护大自然、保护珍稀动植物,人人有责。物联网技术应用在珍稀野生动物保护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将传感器贴在动物身上,因为大部分的动物都是以集群式分布。管理人员将传感器与电脑连接在一起,对不同野生动、植物的不同信息都要进行标注。利用物联网技术,一旦这些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出现危险,系统便会给工作人员发出警告,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8]。利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通过电脑观察到动植物所生长的环境是否合适,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并采取措施。通过动物身上的传感器,一旦发现有违规猎捕的行为,就可以及时移交给警察来处理。 4.3 物聯网在森林中的应用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森林防火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些森林气候比较干燥,再加上阳光强度高,极易发生火灾。一旦森林发生火灾,不但会有大量珍稀的树木被烧毁,而且一些居住在森林中的珍稀动物也将灭绝。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在森林中火灾容易发生的区域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利用传感器对需要监测地区的湿度、风度、温度、风力等影响因素进行监控[9]。一旦监测区域的温度达到了出现火灾的临界点,监测系统就会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以便于森林防火员根据当时的风力和风向及时进行分析,并且采取科学的解决方法,有效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醒工作人员对火灾频频发生的地点加大巡查力度。利用互联网技术,还可以在森林大面积发生病变灾害的区域安装一些传感器,每天定时对森林中的病虫害情况进行检测[10]。总之,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让当地的百姓更好地享受绿色产品,享受绿色生活,从人民群众利益的角度去推动智慧林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百姓。
5 结语
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智慧林业的林业区进行有效的监控,以实现保护森林树木和珍稀动植物的目的。随着计算机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林业还可以与物联网、计算机等其他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以便于推动智慧林业更好地发展。通过二维码传感器等技术,随时获取林业管理的相关资料,利用其他计算机技术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还有利于人民更好地享受绿色生活。
[参考文献]
[1]吴振江,李俊枝,李顺龙.“互联网+”智慧林业的发展策略[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5):105-107.
[2]冯峻极.论“互联网+”是智慧林业的新机遇[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4):7-9.
[3]赵怡康,李大威.基于“互联网+”的山东林业信息化展望[J].信息化建设,2017(6):59-61.
[4]冯戈.面向智慧林业的物联网技术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9(1):136-140.
[5]吴文娟,周恒楣.“互联网+林业”开创森博会新时代[J].浙江林业,2015(11):20-21.
[6]王建武.“智慧林业”在森林资源管控中的应用和思考[J].汉中科技,2017(5):38-39.
[7]江全富.“互联网+”智慧林业的发展策略[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5):105-107.
[8]马建浦.通信技术在我国智慧林业建设中的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16(4):72-76.
[9]张会华.关于“互联网+”林业助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9-14.
[10]晁明娣.“互联网+”时代林业信息资源融合与开放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71-73.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big data, the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s the only way.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forestry in China has made some breakthrough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telligent forestry on the basis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Key words:“Internet +”; intelligent forestry;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331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