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裕鸿 石开丽 刘光籼

  摘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新媒体技术的普及、服务于农耕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不能適应如今的信息社会,但其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对于国家、民族而言是珍贵的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帮助国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起着关键的促进作用,然而传统的传播方式已不能吸引民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三维动画技术;互联网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5-0222-02
  引言
  新媒体技术是指除了支撑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的技术以外的可以传播信息的技术,其以数字化作为基础,涵盖了很多与互联网相关的技术,相对于只能单向传播的传统媒体技术,具有三大特点。
  互动性:能够实现传播主体与受体之间的实时互动,比如我国用户上亿且活跃度高的微博,每个用户都可以在微博上发布信息,查看其他用户发布的信息以及与其他用户实时互动。
  人本性:是指以人为本,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新媒体技术不仅传播成本低、传播速度快、还拥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可以针对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水平的群体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而大幅提高受众在接收信息过程中的满意度。
  无限性: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传播主体与受体的基数大幅提升,新媒体技术基于互联网,传播不受限于时间与空间,这两大要素造就了新媒体技术传播的内容在受众与范围上具有“无限性”。
  1非物质文化遗产
  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在上千年的发展中,众多的民族留下了富含精神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对于世界各个国家、地区、民族来说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文化博大精深,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遍布着魅力无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鬼谷子传说、川西西岭山歌、古蔺花灯、瑶族金锣舞、宁夏小曲、两仪拳、满文书法、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布依族医药(益肝草制作技艺)、侗族服饰、傩舞(跳五猖)、西河大鼓、泥塑(北京兔儿爷、淮阳泥泥狗)、苗族鼓藏节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和存在,体现了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想象,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2非物质文化遗产衰落的原因
  在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生产力大幅提高的背景下,中华文明逐渐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诞生于农耕文明、为传统农业社会服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比如传统的手工艺,歌曲,民间绘画、民间艺术等,大多数都面临传承难、传播乏力的困境,造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当前困境的原因有四个。
  1)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手工艺、民族习俗、服饰、歌谣、饮食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体系,但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与信息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耕社会,进入城市学习、工作、生活,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被淘汰,为农耕社会服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因此面临传承困难、传播乏力的困境。比如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过去使用唱山歌的方式吸引异性、争取与之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但是如今的大多数青年都在城市工作或学习,在城市的社交场所,网络社交平台上,唱山歌这种方式已经不能吸引到异性。
  2)社会认知、理念上的偏差: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使非遗传承人得到可观的经济收入,部分人非遗传承人将其视为没用的、落后的。比如部分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人为了谋生,不得不进入城市从事与手工类非遗无关的工作,并且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学习其所掌握的手工类非遗。
  3)社会对非遗产品、衍生品没有消费习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需要社会大众的消费给予其经济支持,比如传统手工艺,民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传承需要社会的消费支撑。
  4)非遗传承人自身的创意不足:部分非遗传承人受限于自身的知识储备与创新能力,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落后、枯燥,不能使非遗得到青少年的关注,更加无法使非遗得到青少年的喜爱。
  在传播内容多元化、传播方式双向化、传播速度实时化、接收方式动态化的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要重新焕发生机,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应该以人民群众喜爱的表现形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3新媒体技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在国际社会比拼国家软实力的背景下,作为国家软实力核心要素之一的文化,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缩影,也是一个国家国民价值观的表现,优秀的文化能够使国民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劣质的文化会扭曲国民的价值观,对国家造成恶劣的影响,甚至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得更好,不仅要重视科技、经济的发展,还要保护优秀文化,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播。
  蕴含着珍贵人文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沉淀,它反映了人类历史的基本状态,其所蕴含的精神指导前人们克服了一个个的难关,渡过了数不尽的浩劫。一个国家、民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优秀的文化发扬光大后,可以以更好的状态面对未来的困难。新媒体技术具有传播快,不受限于时间、空间以及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的优势,可以使人民群众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且能够以社会各个群体喜爱的表现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人国民的日常生活,从而使国民了解富含精神价值与艺术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举例
  相对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抽象的、活态的、其依赖于人的观念和精神存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三维动画技术、互联网技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复活”在人民群众的面前。   4.1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也被称为人工環境,是使用计算机创建仿真的虚拟世界,使用头盔、眼镜、手套、触摸板等设备调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乃至嗅觉和味觉,当使用者进行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立即进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3D世界影像传回产生临场感,从而实现人和虚拟环境的互动,能使用户及时地、无限地观察虚拟三维世界。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近乎完美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给观众,在各个地区的中心城市建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虚拟现实体验馆,能够使体验者身临其境般的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与艺术内涵。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打造出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深度发掘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一步得到有关非遗的衍生品。
  4.2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将虚拟世界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体验到的现实世界中的视觉、听觉信息,通过计算机模拟、叠加到现实世界,由人的感觉器官感知,从而实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播放音视频,出版画册是常见的非遗传播形式,这些传播形式不足之处是将各种不同的传播载体割裂开来,没有交互性,受众只是被动接受这些内容。但具有交互特点的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非遗的虚拟三维模型,推广手册、介绍非遗作品的音视频等传播载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受众的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展示场景,使不同的传播载体在增强现实技术的支持下相互支撑,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4.3三维动画技术
  三维动画技术能模拟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其在建筑、文化、教育、医疗等众多行业被广泛运用。三维动画这种艺术极具创造性且深受青少年喜爱,使用三维动画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传统的传播手段而言,会更加令受众喜闻乐见,传播效果会更好。由于三维动画能够突破影视拍摄的局限和具有仿真性,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更容易被观众理解,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得更快、更广、更远。
  人类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各个国家、地区遍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将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为青少年喜爱的三维动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三维动画的方式走进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使青少年了解其艺术内涵,吸收其精神价值。
  4.4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通过广域网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使人类社会成员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大幅度提升,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日常生活。
  在新媒体时代,曾经辉煌的各种传统手工艺、民族习俗、服饰、歌谣逐渐淡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不仅非遗传承人生计堪忧,非遗更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以及电子商务平台蓬勃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资源,打破以往单一宣传,覆盖面窄、受众面小的缺陷。
  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门槛和成本大幅降低,不必像以前一样使用拍摄影视作品这种门槛高、成本高的方式传播。在各种短视频平台火爆,用户上亿且活跃的今天,非遗传承人只需要使用简单的视频拍摄设备拍摄短视频便可以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社会各群体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无限魅力。除此以外,非遗传承人还可以通过各种直播平台表演、展示非遗,与非遗爱好者互动。
  除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外,非遗传承人还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在网上销售非遗产品、非遗衍生品等。或者为非遗爱好者私人定制个人专属的非遗文化产品,让非遗产品创造出来的价值再反哺到非遗的保护、传承、传播工作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5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体系升华的结果,是世界人民的财富,其蕴含着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精神文化价值和文化自信。具有交互性、实时陛的新媒体技术相对于传统媒体技术有着众多的优势,能够更高效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带人国民的日常生活,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信息社会,增强其生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66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