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媒体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式和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媒体逐渐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多个维度和多个层面影响着人们传播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也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遺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和渠道。文章以河北雄安古乐的传承和保护为例,深入分析了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积极意义以及依托新媒体背景下动画制作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和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雄安古乐;传承
  十九大提出以文化自信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发展,将传承和保护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上升到治国战略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新高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就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和研究的话题。
  一、雄安古乐的来源、发展和传承
  古乐是雄安地区最为重要和最为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吟唱曲和演奏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发展,距今约有上千年的历史,堪称民间古乐的活化石。雄安古乐的来源较为复杂,一般意义上人们认为其来源于流传到民间的宫廷音乐,如《感皇恩》由《苏幕遮》改编而成,明末时由于政局动荡,大量宫廷乐师流散民间,宫廷古乐也随着传到了北京周边地区。类似的古乐发展历程不仅能演示宫廷古乐和民间古乐的发展历程和相互渗透过程,更能作为宋明时期民族融合的典型例证。以《感皇恩》为代表的雄安古乐历经千年的发展仍旧可以窥探到宫廷古乐的古雅肃穆,同时融合了民间音乐的悲喜交错、跌宕起伏的感情特点。
  作为雄安地区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乐历史悠久,种类丰富,不仅是中国传统乐曲文化的活化石,更是本地自然村落发展和民间风俗发展的重要例证,向后人展示了雄安地区浓厚的民间文化以及悠久的文化底蕴。但是由于地域和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雄安地区对以古乐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在遭遇着不同程度的挑战。
  (一)古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
  以雄安古乐为代表的民间古乐能历经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发展而不消亡,最主要的原因是有充足和广泛的生存环境。民间古乐是民间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和宗族活动的重要表现方式,不仅具有休闲娱乐作用,更具有文化传承和教育作用,所以古乐的发展和其周边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即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古乐才能得以发展而不致消亡。
  雄安古乐的发展和当地的民间信仰、民俗活动、宗族活动、宗教信仰息息相关,如古乐中的《关公挡曹》源自民间的关羽崇拜现象,亚古城音乐会则为纪念药王孙思邈而成立。但在流行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民间古乐正在逐步丧失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传统以宗族为单位的民间活动受到商业化和全球化的剧烈冲击,民间的宗教庆典、祖先祭祀以及婚丧嫁娶活动逐渐脱离原生态模式,甚至逐步走向消亡,而附着于此的民间古乐也会随之丧失原生态的发展空间。
  (二)人才不足,难以得到年轻群体的认可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关键在于人。这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就是民间代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它不应当扎堆在故纸堆中,而应当活跃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多种形式展现人民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2]。因此一旦缺少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创新能力就会遭受重大打击。
  当前雄安古乐的传承主要以家族传承为主,随着老一辈的传承人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古乐艺人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出现后继乏人、无人可传唱的现象。另外由于雄安古村落原生态生活环境的改变,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年轻受众更热衷于流行文化和时尚文化,对古乐兴趣和关注度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民间尤其是年轻群体对古乐的热情和喜爱,并使之一直延续发展下去,成为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宣传有限,传播渠道狭窄
  随着雄安新区的成立和发展,以古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必须向新型的文化产业进行转型和创新,这是保护民间古乐的必然途径。但是当前针对雄安古乐的保护存在宣传不足、传播渠道单一的问题。虽然雄安古乐的民间艺术家已开始实地宣传,赶赴台湾参加民族音乐交流,但仅仅依靠民间艺术家们实地交流,宣传力度有限,真正让全国乃至世界了解河北雄安古乐仍旧是一个难点。传统的民间庆典、祭祀活动主要在广场、街道完成,本质上是村落或集市文化的交流,古乐的传播范围较窄,速度较慢,形式较保守,对发展河北雄安古乐的影响力有限,导致其知名度不高,缺乏文化产业价值。
  二、新媒体背景下以动画为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的作用和意义
  (一)新媒体背景下动画的发展现状
  相对于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播途径而言,新媒体将现代传播理念和先进科技结合起来。新媒体背景下的动画创作也和传统的动画创作有所不同,尤其是数字动画技术,融合了多媒体传达高效、传播广泛、高度保真的特点,其影音合成技术不仅有利于提升物质材料的保存质量,方便物质资料的存储和运输,更能赋予创作内容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同时,数字动画技术的科技含量更高,画面新颖极富趣味性,受众面较广,易于河北雄安古乐在广大青少年中宣传,更易被大众接受。数字动画技术还注重对高科技设备的应用,在互联网领域有广泛传播作用,能推动远程教育、在线交流等新媒体教育功能的更进一步发挥。
  (二)依托数字动画技术宣传河北雄安古乐
  一是合理编排动画剧本,保护古乐原生态。原生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主要特征,也是本质核心。雄安古乐在演变流传的过程中,保持原生态即是保护其生命力。现在人们可以借助数字动画技术将古乐中的乐谱、词曲等物质资料进行整理、存储和传播,通过现代播放技术直接呈现给受众,使得古乐在传播过程中的失真、变异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和减少,最大程度地保护古乐的原生态。另外,古乐的传播内容不仅包括古乐的词曲等物质资料,更包括人们演奏、演唱古乐的过程,因此在古乐采风过程中,注重挖掘关于古乐传承的故事,将雄安古乐搭配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做成情景古乐剧,以典型人物形象、文化遗产传承人为重点,将采风过程做成古乐纪录片形式,借助互联网和手机APP等方式,让大众通过观看动画的方式参与到古乐的表演,保障古乐传承和保护的单纯性和原生态,减少口耳相传中产生的错误和纰漏,进一步保护古乐的纯粹性。   二是依托校内动画工作室,建立古乐IP动画。IP动画是指在进行动画创作的时候,有计划地围绕某一形象创作的动画系列片。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年轻的学生群体是动画这种新媒体传播形式的主要创作者和受众。因此,在古乐动画创作中可以借助学校的动画工作室,包括学生自发组成的创作室和动漫专业的创作工作室,为年轻群体呈现原汁原味且极富趣味性的雄安古乐,也对传播方式进行适当的创新和改革,以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古乐的表演和宣传。建立古乐IP动画,既提升雄安古乐的趣味性,保留古乐的文化内涵和原生态特征,又确保古乐在多种层面上符合年轻群体的审美取向和文化需求。
  新媒体趋势下的数字动画拥有广泛的线上宣传渠道:首先,利用微信、微博和网站平台等让年轻人有更多渠道去了解雄安古乐,依托学校动画工作室创作古乐动画,以诙谐幽默的形式吸引年轻群体,尤其是要善于利用年轻群体的碎片化阅读时间,逐步积累受众群体。其次,雄安古乐的传播和发展不应当满足于以新奇性获取年轻群体的短暂关注,而应当注重深入挖掘雄安古乐中的文化内涵,立足长远发展年轻群体对雄安古乐的长久关注。工作室在创作雄安古乐动画时,一方面注重对新技术设备的使用,另一方面挖掘雄安古乐动画中的新奇性、趣味性,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审美特征,将雄安古乐演奏的文化背景、民俗风情甚至台前幕后制作成动画视频,使观众了解雄安古乐表演的方方面面。最后,利用动画的传播渠道打开雄安古乐知名度,创造商业价值。学校动画工作室可以和当地政府的文化保护机构或部门合作,创作出有趣的系列短动画,在出租车、公交和地铁等交通工具上播放,也可以和当地企业合作,在商业写字楼或电梯间播放。
  三是开发文化产业,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首先,利用先进的数字生产技术,将雄安古乐表演和原创视频平台、知名网站相结合,鼓励雄安地区年轻人制作原创视频,加大宣传力度,使政府、企业和民间形成合力,推动文化产业链条的发展,使雄安古乐在发挥社会文化作用的同时,获取商业效益,进而刺激更多的人投入到雄安古乐的开发和保护中。其次,雄安地区政府和文化产业保护开发机构应当借助新媒体技术,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视频传播,如快手、抖音等,打破时空限制,让雄安古乐走出雄安地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最后,在创作雄安古乐动画中注意穿插古乐的原生态元素,以采风中录制的现场音乐为主题曲或插曲,让古乐元素,包括词曲、旋律和乐器使用贯穿到动画全过程,保持古乐的原生态本色。
  三、新媒体下数字动画技术对河北雄安古乐传承和发展的意义
  新媒体背景下利用动画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拓展传播渠道,扩大受众,更能为非遗文化注入新鲜生命力和活力,推动非遗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创新。尤其是数字动画技术的高保真特点,一方面可以保持非物質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纯粹性,将最真实的古乐形态、艺术特征和创作风格展现在受众面前。另一方面数字动画技术的高科技特性改变传统口耳相传和文字记载的传播模式,以更加快速、高效和真实的途径将古乐传播到社会大众群体中,利用动画、动漫产业的高盈利性推动古乐走上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实现古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申慧青.雄安古乐的传承与保护——以亚古城为考察对象[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87-91.
  [2]刘畅.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影响——以南京民俗博物馆的传统手工艺保护项目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8(5):103-107.
  [3]葛保周.浅论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新闻研究导刊,2017(3):256.
  [4]贾鑫娜.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机遇与挑战——以井陉拉花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16):36-38.
  [5]万展豪.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以中国茶文化为例[J].视听,2018(3):207-208.
  作者单位:
   河北传媒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36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