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是构建一流的特色课程体系。结合地方应用型院校发展定位和地域优势,充分考虑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梳理课题体系构建原则,以“平台+模块”的架构对地方高校地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研究成果为地方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双一流;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16.013
  0 前言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双一流”建设方案),明確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双一流”建设是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基础上的完善与深化,它的提出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衡量一流大学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的重要尺度是能否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大学在成立之初,就是人才培养的场所,教学是大学的首要职能,是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等职能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就是培养一流人才[2]。大学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教师和学生,课程是两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同时课程也是大学提供的最基本服务,课程体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决定了教育理想能否成为教育现实,因此构建一流的大学课程体系,是助推“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力量。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已从精英化逐渐过渡到大众化,一批学科单一的院校正在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办学思路发生重大变革,从面向行业逐步变为面向地方经济和服务社会,这批高校定位为地方性高校。在全国1200多所本科院校中,地方本科院校占比90%以上,在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方性院校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实现了较快发展[3]。在千校一面的背景下,如何彰显优势、培养一流人才,成为近年来很多地方院校苦苦思索的问题。而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在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达成教学目标,实现一流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目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目标模糊、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课程实施不当、课程评价单一等问题[4-5],因此各地方高校尽快探索适合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需求。
  宿州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目前处于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阶段,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坚持立足两淮矿区、面向全国的发展方向,自2007年专业招生十多年来,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获批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应用示范型重点建设专业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取得较好成绩,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良好,但面临我国经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不足。为适应新时代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建一流本科,扎实推进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全面落实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学定位,本文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之机,对我校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重构,对提升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对其他高校地质工程及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1 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1.1 培养目标定位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以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展开的[6],因此构建课程体系应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立足点和基本依据,同时为满足社会对一流人才的要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及终身教育等新的理念应融入其中,课程体系应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学科知识发展的前沿方向,充分发挥和利用学校资源和地方优势,体现特色,主动适应社会和行业对一流人才的需求[7-8]。
  “双一流”背景下,地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地质工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得与工程地质体相关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地质灾害防治、地质体钻掘工艺与装备、地下水的形成与赋存规律等理论与方法,能够在地质及矿山、土木等相关行业从事水文与工程地质勘察、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岩土钻掘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研究、生产和管理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够具有在地质工程行业单位担任业务骨干、技术负责或项目管理的能力。
  1.2 构建原则
  1.2.1 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成长规律,根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进行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和意见反馈,合理进行课程体系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生源,构建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弹性,响应学科专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涯规划的变化,努力形成特色鲜明、模式多元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2.2 以产出为导向,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原则
  贯彻产出导向(OBE)教育理念,认真分析国家、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需求和本专业学生就业状况,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科学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保证内外需求与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与与课程体系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适应度。
  1.2.3 以协同育人为抓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   建立与用人单位合作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培养目标协同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实务部门合作,协同构建课程体系,推动教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技术进步;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完整专业技能实训链条,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大力推动与行业部门、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健全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构建梯度明显、逐层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
  1.2.4 以“双创”教育为突破口,增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原则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能力培养。积极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和具备学科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把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学科技能竞赛、创业训练及社会实践等活动纳入课程体系中,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形成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鼓励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获取多种资格证书,增强创业就业能力。发挥“互联网+”大赛引领推动作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1.2.5 以国家标准为底线,以认证标准为导向的原则
  《国家标准》明确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等各方面要求,是各专业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专业都必须依据该标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打造专业特色,构建符合学校定位的课题体系,地质工程教育需参考专业认证标准,在理念、格式和内容上与其相对接,为参加专业认证奠定基础。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专业特色,处理好凸显特色与符合规范的关系,彰显专业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等方面特色,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
  2 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构建原则,对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课程各要素间的比例关系直接影响课程的结构框架和功能,是优化体系的主线。具体措施包括:协调好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理论课和实践课、课内学时和课外学时的比例关系,明确课程内容和地位,对交叉内容合并重组,新增若干课程,合理设置课程次序,增加实验教学,专创融合等。
  课程内容整合不是课程的机械拼凑,应进行有机组合和全新的创造。本次各类课程按照“平台+模块”的架构进行设置,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课程体系构建为“五平台十模块”,即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双创教育课程平台、综合拓展课程平台五个课程平台,每个平台中设置若干个课程模块,共计十个课程模块,各模块培养目标见图1。
  2.1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通识课程是保证人才在德、智、体全方面发展所必需的课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础素质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体育、大学语文、军事训练等,另一类是基本工具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外语和计算机语言能力,这是后续专业学习的必备条件,也是终身使用的技能。同时,以综合素质拓展为目的,兼顾个人兴趣、爱好,满足个性发展设置自然科学与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美学教育、工程教育及宿州特色文化共5类通识选修课程。
  2.2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平台
  双一流人才的专业基础平台应强调知识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以“厚基础”的为搭建原则,支撑“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基础课是通识课程与专业课联系的纽带,是为专业课程创新思想培养的基础,包括大类教育课程、基础认知课程。
  大类教育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化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培养学生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基础认知课程除包含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基本课程资源外,依托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力学优势,开设了工程力学、岩体力学、结构力学等力学课程群,为学生今后从事岩土工程等行业提供良好的基础知识储备。
  2.3 专业课程平台
  专业课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课程体系的核心。遵循以產出为导向,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原则,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和专业实践必修课。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土质学与土力学、岩土钻掘工程学、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工程测试及工程应用等,并开设了一定学时的实验课。课程设置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实现了教学内容和工作岗位的良好对接,为学生从事工程地质相关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专业方向选修课:加大了选修课程的比例,并尝试设置选修课程模块化,旨在为学生提供地质专业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矿井地质等领域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为分流培养和小班教学提供条件,提升专业学习深度和层次,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具备在该专业相应领域解决专门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是树立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综合素质的一流人才的有效途径。专业实践必修课包括:专业认知实习、地质综合能力实践、野外地质综合实习、地球物理勘探实习、地球化学综合实践、岩土钻掘工程实习、工程地质勘察实习、水文地质勘察实习、地学软件综合实训、专业综合能力鉴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2.4 双创教育课程平台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为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的质量与数量,专门设置双创教育课程平台。双创教育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创新创业拓展与实践。
  2.5 综合拓展课程平台
  综合拓展课程包括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劳动教育、健康与安全教育、“第二课堂”项目、职业资格认证等,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并通过参加多种实践锻炼及资格考试,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3 结语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本文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求,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专业特色,考虑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梳理构建原则,以“平台+模块”的架构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明确各课程平台的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实践、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出一流人才,加快“双一流”建设,早日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成果,为地方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兴国, 张玉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v.35;No.162(4):15-18+62.
  [2]曾生跃,张立杰,杨俊.“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国防科技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v.40;No.189(4):26-30+91.
  [3]李波.按培养模式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J].教育研究,2011(08):61-65.
  [4]陈井影,王学刚,高柏.“核地学”、“赣鄱”特色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冶金教育,2017(1):82-86.
  [5]彭向东,黎敦朋,林木森,.“紫金模式”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创新性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7(3):28-31.
  [6]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09(19):88- 90.
  [7]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8.
  [8]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福建:厦门大学,2004.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83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