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短跑运动员体能研究之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现代短跑运动的高密度、高强度的激烈对抗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加强短跑运动员的体能研究,对全面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回顾历史以鉴今,我国足球训练早在上世纪九十代初提出体能训练并以每年一次的体能测试作为强化体能训练的监督手段。诚然,运动员的体能测试成绩得到较大的提高,而赛场上运动员却依然表现出体能不济的问题。我们不得不问中国足球体能训练到底怎么了?由此及彼,笔者联想到中国短跑运动员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如何避免“中国足球体能训练现象”的发生。本文的立意是:通过审视我国学者关于短跑运动员体能研究,思考有关短跑运动员体能研究的不足之处,促进短跑运动员体能研究能更好地为短跑运动实践服务。
  [关键词] 短跑运动员 体能 研究
  
  1.我国短跑运动员体能研究现状
  综观有关短跑运动员的体能研究文献,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运动员体能构成的分类研究,即从运动员的形态、机能、素质三个层面,通过具体指标来研究运动员体能的某一方面的状况;二是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运动员体能水平综合表现的指标构成;三是从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结构对100m跑运动员体能的总体宏观研究。
  1.1短跑运动员体能结构分类研究
  有关短跑项目运动员的体能研究多集中于运动员的体能的分类结构(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某些构成因素的研究。体能结构分类如下:1)身体形态:大多研究集中于优秀运动员部分形态的描述性研究。形态外观一般是中等或中等以上身材肌肉发达且成束性;皮下脂肪较少,下肢较长,大腿比小腿稍短;踝围细,跟腱长且扁平、清晰;脚趾齐且较短;并对比大腿长、比踝围,身高,体重、克莱托指数及体脂等提出要求。在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形态对比研究中发现我国身高较低,但近年有增高的趋势,并逐渐接近外国短跑运动员的模式。身体形态的研究从“结构――功能”(这里的结构指外在宏观表现)的角度对短跑运动员的形态研究为短跑运动员选材提供了依据。2)生理机能:对短跑运动员生理机能的研究,主要从反映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与心血管功能入手,研究不同负荷下机体的代谢与反应状况,以便为训练的负荷控制提供依据。国家体委体育科学技术成果专辑《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1989年)研究中对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机能指标:脉搏、血压、血红蛋白、血乳酸、血清肌酸激酶和脑电图等进行了不同强度的研究分析。还有部分学者研究供能系统、睾酮与运动成绩、运动恢复的关系。生理机能的研究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学科领域的视角使人们深入认识运动训练与机体变化的关系,为训练监控提供定量分析的手段,极大地提高了科学化训练水平。3)运动素质:运动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方面,曾凡辉的研究表明,“儿童少年的60m跑的步频和10s原地高抬腿次数与成年人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动作频率再后天是很难改变的,它是受先天遗传所制约的。” 陈家全等(1984年)曾采用30m蹲踞式、60m蹲踞式、行进间30m、150m、300m途中跑最高速度、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和十级跳9项指标进行研究。部分研究人员还研究了专项运动素质与训练方法手段,专项运动素质与技术训练,专项运动素质与战术安排。这方面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训练方法手段的有效选取和竞技能力评价提供依据。
  1.2短跑运动员体能水平综合研究
  这一层次的研究把短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纳入归为一个系统进行体能水平的综合研究。这类评价指标主要应用于选材领域。如我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短跑章节中,龙锦标等人(1993年)根据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确定了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指标,包括身高、大小腿长、肺活量/体重、血色素、30起跑、立定跳远、150跑、反应时、步幅、步频、指数等19项指标。体能水平综合研究为从多层面认识短跑运动对人体的特殊要求提供基础,为短跑运动员的科学选材与体能训练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
  1.3短跑运动竞技能力中体能方面的研究
  此类研究是从现代运动训练理论方面对运动项目的发展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如田麦久、董国珍、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专家的研究表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运动项目(短冲类),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新特点是明显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快速反应和快速动员能力。陈海英等(2003年)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对人体100跑运动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较为全面地对体能结构的形态、机能与运动素质进行综合研究。我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对现代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模型特征进行了研究。从竞技能力中体能需要研究短跑运动的体能,使研究者回到短跑的本质去看短跑运动中体能的需要,这无疑是将来短跑运动员的体能研究的指导方向。
  2.短跑运动员体能理论体系的不完善
  我国短跑运动员体能理论体系发展,为短跑运动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综观我国短跑运动员体能理论体系发展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1)注重对宏观层面上的研究,宏观的研究对提高短跑运动实践者的认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进行宏观研究必定要剔除个性的特征,这可能造成重要信息的缺失。如现在短跑要求肌肉不但要快速离心与向心而且具备运动快速启动与制动能力,同时还应具备冲击式的爆发力(短跑中的支撑时间0.08s,力量达到280kg左右)。我国短跑训练力量训练多数还采用杠铃式训练,这很难达到短跑专项力量的要求。这不是理论研究能解决的问题,更需要实证研究加以解决;2)注重对现实运动员的描述性研究,这类研究为选材和训练提供了一定依据,但却忽视了短跑运动的发展性。比如现实中我国短跑运动员上体单薄、下肢大腿围度相对大且后群肌肉较前群肌肉发达;国外优秀选手突出特点肩、背肌群发达。这难道与我们的选材指导及训练无关吗?3)缺乏关联性的研究。如早期的关于短跑的理论认为短跑运动是速度性项目,对耐力与速度的研究割裂,甚至认为耐力的提高对速度起反作用。但如果看现今的短跑比赛或肌乳酸的研究进展即可以看出,我们训练中对专项耐力的认识是多么肤浅。4)缺乏对实际应用的体能发展方法的研究。如超速训练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以采用,但对其如何实施,什么时候运用,采用时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损伤等问题研究却很少。
  短跑运动实践尤其现代商业化的比赛特征是短跑运动员体能研究的现实来源和研究的归宿。因此,对短跑运动员体能的研究除了将其理论化和系统化还要注重微观方面的研究(如仪器设备、具体的方法手段等),以更好地推动短跑运动员体能发展。
  3.小结
  我国关于短跑运动员的研究集中在三方面:运动员体能的某一方面的状况;运动员体能水平综合表现的指标构成;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结构对100m跑运动员体能的总体宏观研究。这些研究推动了我国短跑运动的发展,但其研究也有存在着重宏观、重描述,而轻应用、轻前瞻的不足。短跑运动员体能研究应加强结合短跑自身发展特点的微观(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袁运平,张良力.短跑运动员体能指标研究综述.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尹军,等.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体能结构特征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
  [3]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4]袁作生,等.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彭金洲(1974-),男,河南省安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87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