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传媒生态下的文学存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雅然 徐亚芳 张雪妮

  摘要:在近年网络传媒和大众文化迅猛发展的浪潮中,韩寒的博客以其切近社会事件的视角,走马策鞭的文字,坦直不讳的立场独立潮头,韩寒成为备受关注的博客作家。韩寒博客文章在艺术、思想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价值,其特质既包含传媒时代文化的赠予,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这种文化生态的代言和超越。
  关键词:韩寒博客;杂文;现代传媒;大众文化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1)05-138-03
  
  现代传媒带来了海量的信息,供人们进行多元-的选择。韩寒的博客文章以网络为载体,在传媒世界的鼓噪中备受关注,引发众多争议,却依然特立独行,保持着极高的访问量。作为相当数量受众的共同选择,韩寒博文虽常被推至舆论的浪尖,其存在和影响却不能简单地归为某种“噱头”,或简单冠以“取宠”的标签。对于这样一幅鲜活的现代传媒生态下的文本生存图景,客观、充分、理性的眼光和分析认识才是应取的、负责的态度。
  
  韩寒博文的文学性
  
  欲以韩寒的博客文章为探究对象,首先涉及这种文本文学性的确定问题。对于文学本身的定义,历来是一个绕不过的问题。特别是在现代传媒和大众文化兴起的浪潮中,文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更难寻其所宗了。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表明:“物体的本质是由它的功用而定的;它做什么用,它就是什么”,因此我们可以从韩文产生的效果、功用来回追文本属性。
  韩寒的博客于2006年11月开放,截止2011年8月,总计20余万字,累计访问量达4亿9千6百多万人次。可以说,韩寒的博客文章是具有相当的知名度的,是“值得重视的事物”,另一方面,读者追读、热捧韩寒的文章,争取靠前的留言记录等现象,说明阅读韩文能给他们带来“快感”。“一切艺术,对于它的合适的使用者来说,都是‘甜美’和‘有用’的”。由此,我们不能不说韩寒的博文具备某种艺术的特质,或说,文学的特质。有西方学者指出:“我们阅读文学,是因为它提供了对社会有用的愉悦,因为它被认为具有表现上的真实性”嘲。这种“真实性”正是韩文所具备的突出特点,是它之所以备受关注的内在原因。我们固然可以对韩文的文学价值进行优劣的品评,但不能就此进行确定或取消其文学性的判断。
  确定了韩寒博客文章的文学性质后,就韩文的文类属性作进一步的分析。韩寒曾称他的杂文都出自博客,“杂文”即韩寒对其文本的基本定位。鲁迅先生对杂文的定义是“短短的批评,纵意而谈,就是所谓‘杂感’者”。当代学者们对杂文的初步共识是“文艺性的批评”。由此可见,杂文是取材于社会,兼有文学艺术形式加工的文体。韩寒文章的题材涉及政治事件、社会事件、生活杂感等。作者在文章中都表达了一定的观点,如对山寨文化的看法:“任何经济文化政治的起步,都是从山寨开始的。忘记山寨就是忘本。”对作家协会的看法:“这么多年,作协等艺术家协会一直是驯化基地,它早期还掌握了一定权力,并妨碍了真正艺术的发展。”文章的主旨突出,立场鲜明。因此,韩寒的博文是可以归于杂文的。然而作为以互联网载体的文本,韩寒的博客文章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传媒的影响和塑造,其杂文-创作也呈现出新的艺术特征。
  
  韩寒博文的艺术特征
  
  韩文的类型驳杂,政评、短评、启事、随笔、小品等,几乎无所不包,随意性很强。但在韩寒这种随性任意的行文中又包含丰富的,由逻辑推理、类比想象和审美情感所构造的文本意群,具有多层的审美意旨。
  逻辑思维有多种表达方式,包括推理、对比、类喻等形式。在韩寒博文中,逻辑推理式的论述如《给点咸菜吃》一文,作者对政府向电动自行车征收费用的做法表示不满,文中谈到:“电瓶车是这个城市里倒数第二弱势人群使用的交通工具,他们往往是疲于奔命的人,你不能让他们以70码的速度去送命,你也不能让他们以15码的速度去奔命。”这里隐含的逻辑是,电瓶车因行驶速度相对快捷而价格低廉成为一般市民所青睐的代步工具,但这种适中的速度也带来了管制方面的问题,政府因此欲靠征收费用来限制其使用,实在是强人所难,遑论利民之功。
  其次是对比式、反语式的叙述,表现出反讽、强调的效果。如《这一代人》:“有信仰自然好,关键是信仰带我们去何方。如果信仰带我们去沟里,那我们还是暂且留在岸上看天色吧。”表达了对“伪信仰”的讽刺和鄙夷。还有《终于得到了年度车手冠军》:“……也谢谢讨厌我的人,前进的路上,是你们时不时踹几脚,让我走得更快。”表意在致谢,实为一种反击式的回应,绵里藏针,怨而不怒。
  此外,逻辑思维与想象思维的结合是韩文又一个突出特征。这种想象不同于简单的本体和喻体间的映射,而是借用逻辑思维对题材进行评议、分析,“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形式去证明某个论点”,又将这种论点抽离出来,并渗入浓郁的情感色彩。如《给点咸菜吃》中把政府比作“吃肉的”,即有着相对高质量生活水平并享有一定权力的阶层,而普通市民是“吃咸菜的”,生活水平较低。但食肉者并不了解食素者所尝的滋味,仍一味克扣限制,使后者“欲食咸菜而不得”,实在过分,实有不公。通过想象性的表达,文章渲染上鲜明的情感色彩,类似的例子在韩文中比比皆是。想象性的表达使原有句子的逻辑关系清晰化、明朗化,使读者一目了然。从这个意义上讲,韩文具备了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的框架,在通俗的网络媒介中构成了一种突出和差异,在提供“快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赋予作品以审美效应的重要手段”。
  再者,韩文语言风格也颇具特色。韩文的语言大体上并未显现出精雕细琢的痕迹,呈现出朴素、浅近、直白,甚至有些无礼,傲慢不羁的风格。往往不便用于行文的名词话语,在韩文中则毫无避讳,大行其道。但这种语言也在一定程度上承应了文本逻辑化和类比夸张化的艺术特征,使文章读来更日常化,真实切近,免去了造作感。
  
  韩寒博文的思想性及价值
  
  现代传媒呈现出一个日新月异物化的世界的同时,带来了以“消费”为标志的价值取向。这种商业化、消费化的伦理也构成了所谓“大众文化”的基本要义。一方面,现代传媒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复制稀释了传统文化的独一性、神秘性,转而走向了娱乐化、商业化。而与此同时,文化的膏泽也经现代传媒得到广泛的撒播,大众文化以开放的姿态不断扩张,它“反对用单一的、固定不变的逻辑、公式和原则以及普适的规律来说明和统治世界,而主张变革和创新,强调开放性和多元性,承认并容忍差异。”传媒时代的大众文化呈现出一种双重特征。一方面整体趋向商业化、标准化,是一元文化;另一方面则期待超越常规,制造差异,是多元文化。这两种心理内涵共同牵引着大众的审美选择。如此看来,我们不难解释大众文化中所谓“流行”、“偶像”的现象――某种超越常规的个体从一般大众中脱颖而出,成为媒介的宠儿,转而走向商业化的生产。韩寒正是这

种文化生态下的“偶像”代表。而韩寒最具吸引力的特质,或者说某种“超常的异质”就集中在他的言论之中,即一种穿透现实的批判态度。
  韩寒的杂文话题涵盖大大小小的社会热点,但在文章涉及的具体对象背后,总能看到一个突出的意义旨归,即对人权、人性和理性的追求与呼吁。
  人权的外在表现是民生。在《青春》一文中,韩寒就青年一代打工者的生存状况写到:“你赚了多少钱往往是中国家庭衡量一个小孩在这个世界上价值的唯一标准。……也许唯独在跳楼的时候,他们的人生价值才有所体现,那就是被当作一个生命被提起和记起,可惜现在又变成数字了。”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人权是物权的战利品而非主宰,这种社会矛盾更多地存在于社会底层民众当中而不为人所视,能从中预见问题,可见韩寒眼光的跨度和深度。
  人性的问题往往很能触动人们的神经,也是一个作家文本的意义的常在旨归。2009年湖北大学-生救人事件中折射出人性的不堪侧目。在韩寒的博文中,呼唤人性复归的表达往往化作了对践踏人性行为的鞭笞和对“权威”的蔑视冷嘲:“这些都是倒钩案等一系列事件的衍生产品或者周边产品,那就是好人没好报,唯利是图,人情冷漠,这也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此类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人性的扭曲和失常也绝非个例。现代社会转型时期,新旧文化交替造成了价值真空和道德沦丧。相比有关学者深入的思考和学理化的分析,韩寒更多地则是瞄向个个具体的事件,将其中的伦理黑白、道德是非的颠倒错乱暴露在读者面前。沿着传统文化的根脉去寻,这种立场与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以报刊论政,为民众启蒙以报国的追求以及古代士大夫对“道”的坚守颇有渊源。但毋庸讳言,就韩寒思想的深刻性、预见性或普适性而言,尚不能与前辈并论。然而如作历史地评判,韩寒博文折射出的文化意义是值得深思的。它并非一个典型的存在,而是裹挟在传统儒士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之间的特殊存在。
  然而“批判”需要理性,否则就会沦于无理的诽谤。“理性”也是韩寒博文常常涉及的主题之一。2008年6月,韩寒在与文化学者陈丹青的对话中谈到对传统作家的看法,认为“巴金,冰心,茅盾三人的文笔和文采是非常一般的”。一时间,媒体上可见“蚍蜉撼树”、“不自量力”的讨伐声。对于外界的评论,韩寒的回应是:“我的心里自然会评判我自己认为的大师,你们的大师不是我的大师,他们在我眼里只是作家或者成功作家。”这里韩寒的“批判”,有着对传统价值判断的理性思考――我们该如何评判经典,如何看待大师?历史的标准是否等同于真理?文学审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归其根本,这是一种对既定规则,对统揽一切的权威的“批判”。
  韩寒博客文章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在题材和内容上满足了大众审美日常化、通俗化的需求。而对题材的深度加工和独创表现,深刻地、艺术地再现某种社会情理,则是大众文化所期待的创新和“超越”。韩文一方面参与了大众生活,贴近媒体,迎合了大众之“俗”;另一方面则以文学的方式和批判的思维“脱俗”,造成陌生、新奇、时尚的美感,且在总体上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传媒生态下的文学风景。
  
  (责任编辑:李亚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21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