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星火燎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巨龙

  “喀秋莎”火箭炮的问世,对世界炮兵武器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70年来,许多国家不断从苏/俄引进和仿制一代又一代的“喀秋莎”,加强本国的炮兵建设。有的国家从引进技术到自行研究、设计,由此研制成多种性能先进的火箭炮,成为举世瞩目的后起之秀。“喀秋莎”的援外路线,大体是从苏联传到欧洲地区的华约国家。1945年秋,“喀秋莎”出现在中国的东北。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曾装备2个师约240辆“喀秋莎”。中东地区长期战乱不断,“喀秋莎”在这里十分活跃。古巴与美国关系紧张,“喀秋莎”远涉重洋前来支援。自问世以来,“喀秋莎”已畅销60多个国家,除大洋洲外的世界上每个角落,几乎到处都有“喀秋莎”的身影。这里,我们很难对“喀秋莎”在全世界的足迹进行全程跟踪,只对其在某些国家的服役及后续发展做一概略介绍。
  欧洲地区
  在欧洲的8个华约国家中,捷克斯洛伐克有着很强的军工制造能力,二战中德国曾利用其军工企业大肆生产装甲战车和各种武器装备。战后捷克以苏军为榜样进行现代化建设,引进各种苏式榴弹炮、加农炮和“喀秋莎”火箭炮。上世纪50年代初制成了M51式130毫米32管火箭炮,其总体结构和技术性能和“喀秋莎”十分相似,但某些方面有较大改进。其发射管由16管增加到32管,改用布拉格V35(6×6)底盘,最大射程8200米。该炮除装备捷克摩托化步兵师和坦克师外,还出口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埃及、古巴、奥地利等。
  在1972年的一次军事演习中,捷克使用了一种新颖的RM70式火箭炮,其特点是将苏制BM-21式122毫米火箭炮的发射装置安装到太脱拉813(8×8)载重车上,40个发射管排成4层,每层10管,一次齐射40发弹只需20秒时间。其发射长弹时最大射程20.5千米,短弹射程为11千米。该炮装备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的火箭炮营,每营18门。该炮还出口到东德和利比亚。
  此后不久,捷克还为工程兵开发了VP14型布雷火箭炮,它采用太脱拉815(8×8)车底盘,上面可装1~2具发射装置,每具装置可发射40发布雷弹,一次齐射可射出40~80发反坦克或反步兵火箭弹。反坦克火箭弹的最大射程为17千米,战斗部内装有4枚反坦克地雷。地雷在目标区上空借助降落伞缓缓落到地面,有9条支杆自动弹开支撑在地面,当敌坦克经过时引起爆炸,可击穿110毫米厚的均质钢甲。反步兵地雷爆炸时产生的1900块破片可杀伤敌有生力量。
  波兰在二战初期即遭德军侵占,以后流亡苏联的波兰人组建了步兵第1师回国作战,参加了解放波兰、捷克等战役。战后波兰重建,全部采用苏联军队体制和武器装备,陆军配备有大量T-55、T-72坦克和BM-21火箭炮。为进一步提高火箭炮的性能,波兰军工界对它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改进后的火箭炮采用本国的斯塔尔-1466(6×6)载重车取代苏制乌拉尔375D(6×6)车。新车驾驶舱加强了装甲防护,可防御轻武器子弹和炮弹破片的袭击。乌拉尔车舱内只能坐3名乘员,而新车可坐6名乘员。新车配有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可在复杂地形随时调整轮胎压力,从而显著提高了越野性能。发射装置的高低变换由动力装置控制,从而减轻了炮手的劳动强度,还为新炮研制了新型射击指挥系统,从而提高了射击指挥的速度和效能。
  苏制BM-21炮的最大射程为20.38千米,已不能满足现代战场要求,为此波兰研制了多种新型火箭弹。其增程弹是与法国合作开发的,军方要求达到的最大射程为30千米。增程弹采用了新的锥体结构和复合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显著增大了射程并改进了弹道性能。在1999年军方验收试验时,一些新研制的火箭弹最大射程达到了41千米。另一些新研制的火箭弹提高了战斗部威力。双用途子母弹中装有42枚反步兵/反装甲子弹,可击穿120毫米厚的钢质装甲,适于对集群坦克实施顶部攻击。
  罗马尼亚至少有三种122毫米的火箭炮是由苏制BM-21演变而来。其中航星APR-40型火箭炮采用苏制BM-21的40管发射装置和本国的DAC665T(6×6)卡车底盘,外形看上去和苏制BM-21很相似。这种武器出口到利比里亚、尼日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出口到克罗地亚的型号为LRSVBM-21)。另一种火箭炮改用DAC15.215车的底盘,发射装置改为两个可活动的小型装置,每个装置有4排各5个发射管,每门火箭炮仍为40个导向管。改成活动式发射装置后,炮手可以更方便地卸下空管装上新的发射装置,一次补充弹药的时间约需15分钟。炮手一般在舱内控制武器射击,可以控制齐射或单发射击,也可是间隔0.5秒、0.7秒或1秒发射1发弹,必要时可通过点火素在50米处遥控射击。它可以发射罗马尼亚生产的火箭弹,也可发射苏联、中国或南斯拉夫的弹药。罗马尼亚炮兵部队共装备160辆这种火箭炮。另有一种称为“曙光”的轻型火箭炮,发射装置为紧凑的金属框架结构,内有2排导向管,每排6管,装在一辆轻便的4轮车上。车体前部为驾驶舱,后部的平台上放有可左右旋转的基座。其方向射界为向左90度,向右110度,最大射程13千米,最小射程1500米。这种火箭炮未正式列装,但在最近的利比亚战场上常见到类似的皮卡式武器。
  东,南亚地区
  在亚洲,主要有中国、朝鲜、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以及中东地区的伊朗、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使用“喀秋莎”的数量大、型号多、时间长,从采购装备、引进技术、仿制改装到形成自己独立的产业,尤以中国最为突出。
  中国早在1945年即已出现“喀秋莎”火箭炮。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央决定将2个步兵师改编为火箭炮兵师,每个师装备120辆火箭炮,全部武器向苏联订购,由苏联专家、军事技术人员在沈阳炮校短期培训后开赴朝鲜战场。与此同时,中国自行研制了50-5型102毫米6管式轻型火箭炮。但它在战场使用时质量不够稳定,虽经过改进仍未达到满意效果,因此战场上使用不多。但是,“喀秋莎”火箭炮深受志愿军官兵的欢迎。 上世纪60年代,苏联研制成新一代“喀秋莎”BM-21火箭炮,但这时中苏关系出现危机,全部苏联专家和技术装备撤离中国。于是,中国743厂和5137厂经过不懈努力,自行研制了类似BM-21的81式122毫米40管火箭炮。它采用CQ261式(6×6)载重车底盘,后部为4排共40个导向管,可在18~20秒时间内发射40发火箭弹。初期产品射程较近,只有13.4千米,以后经过不断改进,一些火箭弹射程增至30千米,有的达到40千米。中国随后研制成功了83式火箭炮和84式布雷火箭炮,前者射程可达30千米以

上。83式火箭炮采用轻型(61×6)轮式车底盘,全重8700千克,发射装置为3排24管,最大时速80千米/小时。84式布雷火箭炮发射的布雷弹内装8个小型反坦克雷或128个反步兵雷,最大射程7000米,一次齐射24发弹可布设650米长、400米宽的雷区。
  在此基础上中国还制成90型、90B型、89型等多种122毫米火箭炮,它们的发射装置都与苏制BM-21十分相似,但89型采用了履带式车的底盘,90B型采用了北方奔驰2629(6×6)底盘及GPS定位系统等先进器材,最小射程20千米,最大射程40千米。
  继俄罗斯制成“龙卷风”大威力、远射程火箭炮后,中国也出现一批类似武器,口径在273-425毫米之间,武器型号达10种以上,有些性能明显超过“龙卷风”。如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的WS-1B型4联装火箭炮,口径302毫米,最大射程达到130千米,最小射程80千米。北京宝龙科技公司的“天使-120”型300毫米8联装火箭炮,最大射程120千米。这些武器有的是外贸产品,尚未正式投产,有的仅少量装备部队。
  朝鲜长期装备大量苏式武器,据英国《简式装甲与火炮年鉴》介绍,朝鲜有着10种多管火箭炮,但一般认为主要是BM--21火箭炮和经过改造的M1985式240毫米12管火箭炮和M199l式240毫米22管火箭炮。其两种240毫米火箭炮都是在苏制BM-24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BM-24是苏军上世纪50年代的装备,体积笨重,射程仅10千米,以后由BM-21代替)。朝鲜使用的火箭炮采用吉尔157底盘或导弹发射车的底盘,用2组各6管或3排各8管的结构,最大射程据称可达60千米,但有关专家分析称应在20~30千米左右。
  印度近年来的发展动向十分令人关注。印度为实现地区大国梦想而处心积虑加强军备,从苏、美、英、法各国进口大量先进武器装备,至少已引进150门BM-21火箭炮和36门“龙卷风”火箭炮。近年来正研制一种“皮纳卡”式214毫米12管火箭炮,计划用来取代苏制BM-21火箭炮。其发射车采用仿太脱拉(8×8)越野车,前部大型驾驶舱可乘坐5人,后部2个发射箱各装6发火箭弹。车上备有三防设备和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最大行驶速度达到80千米/小时。火箭弹重275千克,战斗部重100千克,一次齐射12发弹的时间为44秒,最大射程40千米以上。根据不同需要,可配用预制破片战斗部、反坦克雷战斗部或燃烧战斗部。为进一步提高命中目标的精度,正研究配用以色列的弹道修正系统和新型反炮兵雷达系统,并计划研制长达7.2米的火箭弹,使射程提高到120千米,从而形成40~120千米的多管火箭炮火力配系。
  巴基斯坦订购了40辆BM-21火箭炮,同时自行研制了一种122毫米30管的火箭炮。有消息称,该炮的发射装置与美式车底盘结合而成,但巴基斯坦采用2组各15管的结构(中国81式火箭炮采用BM-21的40管结构)。
  中东地区
  中东地区的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等国长期战乱频仍,引进、研制了多种火箭炮,其中以伊朗的情况尤为突出,其仅122毫米口径的火箭炮就有40管、30管和16管结构的3种,另有107毫米、230毫米、240毫米、333毫米、355毫米、610毫米等7种口径的11种型号,是当今世界除中国外火箭炮发展品种最多的国家。其中122毫米40管“哈迪德”火箭炮的技术性能与苏制BM-21和中国8l式火箭炮的性能十分相似,采用奔驰2624(6×6)车的底盘。伊朗30管火箭炮据称是朝鲜和苏联BM-1 l火箭炮的仿制品,采用奔驰LA911B(4×4)轻型轮式车底盘。伊朗16管火箭炮分上下两排导向管,每排8管。另有一种8管式发射装置,重450千克,最大射程14千米。以上两种火箭炮发射装置都是供海军小型舰船使用。伊朗还有一种单管式122毫米火箭发射装置,装在三脚架上发射,最大射程可达20.4千米。此外,伊朗还为这些火箭炮研制了两种增程型火箭弹,最大射程达到26和29千米。
  苏军于上世纪50年代使用过口径为240毫米的火箭炮,最大射程10千米,性能类似苏制BM-24火箭炮。但它采用6管结构,并用本国生产的轻型4轮越野车代替苏制吉尔-157(6×6)载重车,有较好的快速机动能力。1996年前后,在黎巴嫩南部发现一种新型240毫米12管火箭炮,它采用奔驰2624型(6×6)载重车底盘,后部装2组各6个导向管发射装置,车体后部有4个稳定器。每发火箭弹重达407千克,战斗部重90千克,最大射程可达43千米,最大弹道高17 000米。据称研制这种武器时得到了朝鲜的某些技术帮助。
  伊朗研制的两种最引人注目的火箭武器是“纳吉特”火箭系列和“吉尔扎尔”2型远程火箭。“纳吉特”火箭的直径为355.6毫米。共有4个不同型号,其中N4型火箭弹全重650千克,战斗部重150千克,最大射程210千米。
  土耳其地跨欧亚大陆,是北约组织的重要成员,与美国关系密切,武器装备主要来自美、英等国。但它在订购美国M270火箭炮的同时,也研制了70毫米、107毫米、122毫米、230毫米和260毫米口径的多种火箭炮。其中122毫米火箭弹性能与苏制M-21-OF火箭弹性能十分近似,弹重都是66千克,最大射程21千米,与苏式BM-21通用,也可用捷克或罗马尼亚的122毫米火箭炮发射。
  非洲地区
  非洲许多国家原属英、法殖民地或“保护国”,独立后为加强国防广泛引进各种武器,其中既有英、美、法等国武器,也有大量苏式武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了本国的军火工业。如埃及原为英国“保护国”,1922年独立后军队装备控制在英国人手中,埃及军队装备仍由英国提供。1952年纳赛尔执政后,苏联逐渐成为埃军的主要武器来源,大批苏联军事顾问涌入埃及。后来埃及与苏联关系紧张,美国趁机插手向其提供军援。因此埃军既有苏制T-62N克、D30式122毫米榴弹炮、BM-2l火箭炮。又有美制M1A1主战坦克、M109A2自行榴弹炮、M270多管火箭炮。在BM 2l的基础上,埃及自行研制了SAKR系列122毫米多管火箭炮。共有4种不同结构的型号,其中SAKR-36型约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1981年5月试射成功。它采用吉尔(6×6)轮式车载重底盘,安装30管发射装置,发射2种不同射程的火箭弹,其中飞行速度为690米/秒的最大射程为20.4千米,速度为450米/秒的最大射程为11千米。为适应轻型步兵分队的需要,埃及还制成一种装在三脚架上发射的单管火箭发射装置,其左侧脚架上装

有一具迫击炮用的光学瞄准镜,可以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也可以间瞄射击,最大射程10.8千米,最小射程3千米。这种武器的型号为PRL-111型发射系统,另有一种PRL-113发射装置,上面装有“品”字形设置的3个导向管,可以在1分钟内发射3发弹。
  南非地处非洲最南端,是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汇合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里早先是非洲黑人的集聚地,以后发现储有大量的黄金和钻石,大量欧洲白人蜂拥而来,英国、荷兰激烈争夺南非霸权,结果英国获胜,南非成为英国的自治领地,1961年,南非退出英联邦成立共和国,但长期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对内种族隔离政策,联合国两次决定对其实行武器禁运。在英、美、法的秘密帮助下,南非开始发展本国军工生产。针对周边国家装备的苏制122毫米火箭炮,南非研制了2种127毫米多管火箭炮。其中“瓦尔基里”I型127毫米24管火箭炮,曾在对安哥拉的作战中多次使用,攻击其BM-21火箭炮和其它炮兵阵地。它采用“奔驰”车底盘,有较强的机动能力,最大速度达到90千米/小时,适于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对敌阵地实施突然袭击。但是其最大射程只有22千米,而BM-21经改进后最大射程达到30千米以上。53千克重的火箭弹威力也不尽如人意,BM-21火箭弹重量在66千克以上。为此,南非研制了“瓦尔基里”Ⅱ型火箭炮,导向管由24管增加到40管,采用“沙米尔”100(6×6)重型载重车底盘,火箭弹重量增至63千克,最大射程增至36千米,最小射程8千米。战斗部内装有9700颗钢珠,近炸引信可控制战斗部在目标区上空3~8米高度爆炸,以获得最佳杀伤效果。除制式弹药外它也可发射其它火箭弹。这种火箭炮共生产了16辆装备部队,曾到一些中东国家展出,但是没有打开出口销路。南非还研制了一种R0107型火箭炮,这是一种供空降兵或游击队使用的轻型12管火箭炮,装在双轮式轻型炮架上,火箭弹直径107毫米,最大飞行速度370米/秒,弹重19千克,最大射程8 500米。这是中国同类产品的仿制品,两者技术性能基本相同,已装备南非空降兵,并少量出口到非洲和东南亚国家。
  利比亚与美国关系向来比较紧张,重视发展与苏联的军事关系,购买了大量苏式武器。据《2010军事力量对比》统计,前利比亚政府有10个坦克营,10个机械化步兵营、22个炮兵营和4个地地导弹旅,装备有830多辆火箭炮,其中苏制BM-21火箭炮230辆,BM-11火箭炮200辆,另有约400辆63式107毫米火箭炮和RM70式122毫米火箭炮来自中国和斯洛伐克。此外,还有少量苏制“夫劳克”式战术火箭。在今年的利比亚战争中,我们看到前利比亚政府军和反政府军都在频繁使用各种皮卡式火箭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45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