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香荣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章也很多,但很少有具体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本文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上作出相关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母语教育的起步阶段发挥着奠基作用,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感情,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得更进一层:“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形式,不纯粹是一种“阅读”的教学,不纯粹是一种只注重文本本身“多读”的教学,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过程。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
  一、让学生看图,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兴趣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彩色、形象、声音来思维的”。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都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我们在教学中感到,学生对图画带有很强烈的兴趣,丰富多彩的图画会使学生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这样阅读效果就会越来越好。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
  二、让学生朗读,培养语言感觉
  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感悟其中的哲理,感悟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达到“会学”“善学”之目的。
  教学《水乡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水乡的美,先让他们看多媒体课件(水乡风光图),再让他们边读、边看、边悟,细细体会作者描述的准确,比喻的精当,用词用句的巧妙与丰富。在朗读时,学生既能朗朗上口,又能入情入境,找准与作者感受的共鸣点,把水乡之美,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
  三、让学生思考,提高理解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时间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让学生说说“小动物们为什么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再让学生自由争论,你喜欢谁的画?为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思维异常活跃。这样,就在学生对图画的观察和思考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让学生表达,培养口语能力
  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口语表达,这就是要让学生大胆地说,快乐地说。“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五、让学生表演,增强阅读效果
  情景表演是最受儿童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表演能力,也促使孩子们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姿态。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童话故事能给低年级的孩子充分的想象和幻想,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情节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观念,记得我讲《小母鸡种稻子》时,学生表演小母鸡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孩子们演的惟妙惟肖,在生动活泼的情节中,孩子们尝到了语文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六、让学生写话,奠定写作基础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借助阅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我们的玩具和游戏》一课时,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仿照用“我的玩具和游戏”写话,低年级的儿童平常也是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且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观察的很仔细,写起话来形象生动,比喻贴切,想象丰富。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具体运用。
  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熟读迁移引导学生感悟,主要通过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语言。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使获得的语感不断强化,最后成为整体语感中的有机因素。我在阅读教学中只要一有机会就会让学生说,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然后还要动笔写一写。
  七、让学生实践,拓展阅读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教师应将语文课程根植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去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一堂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起点。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喜悦与满足离开课堂,怀着激情与好奇投入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样,教师才是真正实现了从一个“灌输者”到一个“点火者”的角色蜕变;学生,才有可能从一个“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发现者”。
  如在教学《风》一课时,我不仅让学生读,还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风”,感受“风”,从而不仅使孩子们理解了课文中关于风的描述,更能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各种不同的风。我还给学生们布置一个特殊作业,让学生画出不同的风的形象。有的学生说,本来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他要画出七彩的风,五彩斑斓的风。有的学生说,他要把龙卷风画来为人类作贡献,把风能像太阳能一样储存起来,当空调、电风扇但不用电等,真是奇思妙想,异想天开,结果同学们不但画画得很好,而且想想也十分丰富。这样,就是阅读与思考、阅读与观察、阅读与美术、阅读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大大拓展了阅读的空间。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将各种教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以运用,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15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