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跳出语文教语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晓燕
[摘要]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还是作为个体思维和群体之间交流、交际的工具,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如何充分调动并利用广阔天地中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因素,并把它转化成学习语文最优的能力?本文分立足课内,带动课外阅读;突破教材,拓宽学习空间;搭建平台,开展语文活动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跳出语文教语文,最终目的也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突破教材 搭建平台
跳出语文教语文,两个语文,前者指语文教材,后者指学生应掌握的语文知识及能力。
语文学科作为个体思维和群体之间交流、交际的工具,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充分调动并利用广阔天地中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因素,对于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不无裨益。
一、立足课内,带动课外阅读
语文教材里的文章大都出自于名家手笔。我们可以凭借教材,将学习引向课外,实现课内外有效衔接,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1.铺垫式阅读
在学习新课之前,安排学生阅读与课文的作者、背景、内容相关联的资料,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先生在参加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的即兴演讲,也是他生命最后一刻的演讲,慷慨激昂、鼓舞人心。大无畏的民主战士形象让人肃然起敬。但学生对闻一多的事迹知之甚少,教者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并阅读有关闻一多生平、成就等资料,有了这些储备,学生们在课堂上感悟的到位,朗读的动情,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穿插式阅读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穿插阅读一个或多个与课文密切相关的文本,以突破重点和难点,升华文章主题。
(1)相似阅读
即由点及面,由一篇带动多篇的相似阅读。在学习《春望》和《钱塘湖春行》这两首古诗时,让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春天的诗句,来个春的诗歌朗诵会。声情并茂的朗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比较式阅读
由此及彼感受文本在主题、写法等不同侧面的魅力。例如学习了《伤仲永》、《纪昌学射》这两则故事,你分别想对仲永、纪昌说点什么?通过比较阅读,启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3.补充式阅读
这种阅读活动,为“课文”的补充和拓展,是与课内的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内容的选择要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向沙漠进军》一课后,教者向学生提供了几个探究性的题目《沙漠的成因》、《改造沙漠的可行性报告》等,引导学生去寻找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孩子们有的到图书馆搜集有关资料,有的上网查阅相关内容,协助组内互相提供资料,交流信息,动态撰写调查报告,有的还配上了从网上下载的照片。一份份静态的作业背后是孩子们亲历阅读的动态过程。
4.延伸式阅读
下课铃声的响起,决不意味着学生阅读的结束,在很多时候,恰恰是新一轮阅读的开始。延伸就是以课文为基点,向更深更远更广的阅读空间扩展。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节选自《红楼梦》,一部《红楼梦》,不但“文备众体”,且主人公宝玉的成长史,更为我们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玉”。亲情、友情、爱情,璀璨瑰丽的诗文,至情的元明杂剧,浓郁的大观园文化氛围,纷繁芜杂的四大家族生活背景,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崭新的窗扉,这是一片更加广阔自由的阅读天地,更使得学生从书里读到书外,从“有字书”读到“无字书”,不单读出自己,读到社会,更是读向万千世界,读至人类理想的终极。
二、突破教材,拓宽学习空间
生活中,人们喜爱“源头活水”,因为活水灵动活泼,逸于生气。语文课更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突破教材,追踪热门话题,因为社会处处皆语文,社会生活处处用语文。像一些专家所说,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应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当我引导着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走近网络,走近电视,走向实践,走向模拟实验的时候,学生对语文产生了亲切感、新鲜感、生动感和实践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新闻教学为例:第一步,发现新闻。从最新的报章、广播、电视等媒体上搜集令自己难忘的好新闻。第二步,评选新闻。将搜集来的好作品张贴在壁报里,评议推选出十佳新闻。第三步,评说新闻。每组派代表上台竭力解说奥妙,听者竭力挑剔发难,老师则在教学活动中穿针引线,指点精妙,将“评说”与“问难”引向深入。探讨中涉及逆向思维、新闻敏感、新闻视角、写作个性等深层次问题,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第四步,采写新闻。要求学生深入校园及街头巷尾,采访写作。生活看似波澜不惊,但好新闻的新闻敏感会触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身边小小事发掘的好,也能成胸中大文章。第五步,展示佳作。设文化橱窗,供大家品评。这就打破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就会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我身边”,“我在用知识”。学生始终以创新主体的身份参与活动全程,最大限度地发现了自己,认识了自己,重塑了创新的勇气和信心。
三、搭建平台,开展语文活动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运用课内所学知识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活动课中民主、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个体作用。如成语接力、词语竞猜等游戏,注重的是言语积累;举办答记者问,即兴表演、故事演讲、诗歌朗诵会等活动,锻炼的是学生在众人面前敢说能说的能力;建立班级图书角,能帮助学生构筑起自己的精神家园;也可成立班级文学社,定期出版社刊;开展征文比赛,并将获奖作品投寄给报刊杂志,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特别是学校举办的“风筝节,放飞理想”系列活动,更是备受学生欢迎。扎制风筝,放飞风筝,感悟风筝,每一道程序师生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学生扎制的风筝精巧细致,造型独特,充分展示了学生美好的心灵和独特的创意。滨海广场放风筝比赛更是把气氛推向了高潮,放飞风筝,放飞心灵,孩子们在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小画家们绘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小小摄影师们把精彩的瞬间定格为永恒的美,师生在放飞中互帮互助,融洽的师生关系达到了最高境界。感悟风筝的征文中,扎制风筝的说明文,书写性灵的诗歌,感悟哲理的散文浓缩生活的小说,篇篇富有真情实感的诗文,散发着青春的气息,饱含着浓浓的情思,蕴涵着睿智的思想,怎不让人拍案叫绝。利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以课内学习为基础的语文活动,开展语文教学,使课内教学和课外语文学习密切结合、相互促进,使有限的课内教学向无限的课外学习延伸发展。利用好丰富的语文活动,就像给鸟儿插上翅膀,必将大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跳出语文教语文,最终目的也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18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