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志强
[关键词]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功能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主要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几个方面来得以实现。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提高道德标准,启迪发展智慧,培养创新能力的功能。
一、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功能
音乐教育的实质内容就是审美主体赋予音乐并从音乐中体验到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不仅仅包含着作曲家想表现的或欣赏中联想到的视觉、情感、现实生活的场景等对象,同时也包含着欣赏者在这样的形式中也就会产生相应的精神内涵的领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乐曲可以通过流动的音符,给人以不同程度的感官刺激。
二、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陶冶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的功能
音乐是人类情感最自然的流露,它以其独有的巨大力量,唤起人们心中的各种感觉和某种思想观念,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乐观向上的精神。亚里士多德明确地告诉人们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实现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音乐教育不仅是技能教育,说到底是人的精神文明的教育,是修养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音乐容易进入人的内心世界,激活人们的情感需求,从而实现音乐作品、表演者以及欣赏者的情感共鸣,使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观点、道德精神等在不知不觉中被人们接受并转化为人格精神的一部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从古至今,音乐对道德的教化功能就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张音乐教育既要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还要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这种理论再次强调了音乐的道德教育作用。
三、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功能
有创造力的人就是那些总能有一些新想法跳入脑中的人,而由他们所想的新鲜事物则需要时间才能被人接受。创造性思维思维能力既被爱因斯坦在科学领域发挥得淋漓尽致,也被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艺术领域充分演绎。现代科学表明,学习音乐是身体机能和大脑进行同步训练的最理想的手段。从小接触多元的音乐形式,丰富的音乐素材,对右脑的发育非常有利,长期在充满音乐气氛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会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带来更大的益处。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识谱、听辩、演奏、演唱及作曲等过程中,都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理解音乐旋律节拍,经过记忆整合再反馈到大脑中。这就使人们在音乐学习中,强化了听力和记忆力的训练,同时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如果不能掌握至少一门学科和艺术门类或手艺,就不可能具有创造力。加德纳说:“认知学告诉我们,平均需要10年时间才能掌握一项手艺。”莫扎特虽然在15岁时就写出了优秀的作品,但那也是因为他从4、5岁便开始了尝试……从小喜爱音乐、经常参加音乐创作活动的学生,大多感情丰富、兴趣广泛、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具有活泼、乐观、交际大方等方面的优点。有创造力的人勇于承担风险,不惧怕挫折和失败,总能把握住成功的机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12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