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关怀走进美术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卡尔・维特的教育》中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有命运的收获。”作为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用大爱的心扉,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呢?它需要情感的支撑、理性的提升。
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师生之间、学生和作品之间、学生之间如果存在距离。都会影响课堂效果,影响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影响对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领悟。教师只有在其间架起情感的桥梁,走下“神坛”和孩子们一起审美、赏美、品味美。关注孩子的独特体验,才能调动课堂。快乐学生,从而让他们享受课堂,最终爱上美术课。
2 重视个性体验过程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现代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人本观念和人性化管理。因而在小学美术课堂管理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人文关怀.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我在上《曲曲直直》一课时,上课伊始,我给孩子们画了一条直线和一条弯曲的彩线。让他们说出像什么。有的说象妈妈的头发;有的说象春天的杨柳;有的说象小河里的水……直线象指挥棒、树干、旗杆……我顺水推舟让小朋友们发挥想象找出生活中许许多多类似直线和曲线的东西,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画一画。这一号召,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美术无意中走进了自己的生活.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引导他们感悟生命的曲曲直直。我在课堂教学上大胆放手。鼓励孩子超越自我;让他们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每个学生都能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3 敞开心扉真诚沟通
由于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缺乏认识自我的能力,所以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尤其是教师的暗示语言,影响孩子的命运。在日常教育中.教师要用信任、期待的眼光看待,要用赞许鼓励的语言进行客观的评价。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当孩子画不好时。我们要鼓励他说:“你能画好!”如果我们认为他画不好,他就会自卑。会破罐子破摔,变得真的画不好了。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象学生忘带书本、色料等情况常有。此时教师假如立即给予学生严厉的责罚,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不但影响教学效果。还会影响教学秩序和进度,更可能导致学生对上美术课的兴趣大减。影响到以后的课堂。我一般都鼓励其积极想办法参与小组的设计构思,协助其他同学进行制作等办法,让他们置身于课堂之内。提高学科兴趣。在之后的一堂手工制作课中.原先未带材料的学生,准备都很充分。因此。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兴趣。可能是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得体的做法,会唤起孩子内心无穷的潜力。缩短师生间的心灵距离。直接影响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4 教学评价洋溢童趣
课堂教学是情感体验、经验交流、融会贯通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认知的孩子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的评价语言能激发学生个体潜能的发挥。课堂中教学评价语言应该具有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特点.充满激励,充满宽容,充满人文关怀。在教学实践中,有时鼓励和表扬某个孩子时.可以和他做个鬼脸,亲密地摇摇他的胳膊,亲切地和他握握手。你可则小瞧这一握手,其间传递着师生问的真挚情感,会让孩子脸上洋溢着骄傲。其他同学也会受到感染。争取得到这一特殊的认可机会。当然教师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用儿童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充满爱心、智慧的评价,可以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刨造出一个认识自我的良好空间,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中都蕴含着新的生长点.所有课堂都应该体现平等关爱的人文精神。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更是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将充分发挥美术这一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们更应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文化!
(作者单位 江苏徐州市铜山县郑集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1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