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坐式排球中扣球击球的动作要领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残疾人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为适应残疾人参与排球运动的愿望,残疾人排球应运而生。扣球作为最重要的得分手段,而扣球中的击球技巧更是扣球的关键一环,本文对坐式排球中击球技巧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坐式排球 扣球 击球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151-02
  
  一、坐式排球扣球击球的概念
  
   扣球击球是身体成反弓形,同时手臂在最高点完成手臂向后引臂动作作为起始点到向前完成挥臂击球动作的全过程。向后引臂动作的目的,一是预先拉长有关肌肉的初长度,为向前快速挥臂击球储备力量。二是通过肩臂向后拉引的过程中,有预测改变向对方场区击球线路的战术意图。鉴于此,坐式排球扣球挥臂动作和完成引臂动作的身体姿势都是扣球动作中十分重要的。
  
  二、完成引臂动作的身体姿势
  
   向后完成引臂动作的身体姿势,是以有利于击球用力和技战术的需要为前提的。能够满足这一条件的身体姿势动作是最合理的。向后完成引臂动作的身体姿势,目前可归结为三种类型一反弓型、扭转型、复合型。其中复合型是综合了反弓型能发挥最大爆发力和扭转型既能发挥力量又能发挥速度的综合性技术动作,是完成向后引臂动作姿势中最合理的技术动作。目前世界超一流的攻手几乎都采用以髓关节为转动轴,挺胸展腹,脊柱为最大后伸状态,髓关节充分伸展,骨盆后倾,然后向前折体,身体呈相反方向正弓的躯干动作,由于击球臂的末端环节(指掌)的加速度始于髓的移动所以骸角度变化大的其肩速也高,反之肩速则小。因此,增加髓关节角度化幅度是提高击球臂击球速度的关键。坐式排球比赛中扣球手扣球时多采用复合型引臂姿势。
  
  三、扣球挥臂动作
  
   排球扣球挥臂各关节速度是以肩、肘、腕、手的顺序传递的,前一个关节加速到最大值后减速,动量传递给下一个关节,最后在击球前一瞬间,前各关节都减速制动,动量传递到手,获得最大击球速度。通过各运动环节依次充分制动,以提高躯干、肩、肘3个运动环节速度的损失率,将动量传递到末端运动环节(指掌)是提高挥臂击球的力量与速度的主要途径。坐式排球扣球挥臂也是扣球动作中十分重要的。它是前提,动作的关键所在,要掌握正确的扣球动作,必须先掌握挥臂动作。扣球时,因为挥臂动作僵硬,影响了整个动作幅度,失去了扣球的威力。在网上争夺时,不能发挥小臂手腕的威力,扣不出各种不同路线的球,减弱扣球的攻击性。为此必须对坐式排球挥臂动作的技术作分析。挥臂是手部游离,上肢做快或慢的摆动。排球的挥臂扣球是由上肢曲屈状态进行伸展,成鞭打式的挥臂动作,从运动生理、解剖的角度分析坐式排球扣球挥臂动作:挥臂是个连贯的动作,为了分析方便,把它分成准备击球和扣球两个动作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击球扣球时肘关节由屈向前开始外展,然后向侧后上方引臂,这一动作主要由肪二头肌、三角肌、冈上肌等收缩完成。而手腕处于伸位,这些环节的运动方面,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重要的是在于预先拉长了击球时的肌肉,为肌肉将在功能时期作爆发式收缩创造条件。大臂在肩关节处拉不开,不能充分向侧后上方引臂,即神经系统不能支配胸大肌,三角肌前部放松,使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张。另外,臂的用力方向不对,上臂没有外展就直接向前向后拉引。因为肩关节是球窝关节,它可以绕横轴、纵轴、前后轴运动,还可以绕中间轴做环转运动,、上臂外展以后再向后上方运动是围绕着中间轴做环转运动,参加的肌肉要比只绕一个轴运动的数目多,所以肌肉收缩力大,使臂力向后的幅度就要比直接向后要大。
   第二阶段:扣球动作,从准备姿势开始,上肢迅速向上挥动使手接近击球点做扣球动作,它以肩关节为轴,上肢迅速向前,这是肩关节的内收肌(胸大肌、背阔肌)以近侧端固定进行爆发式收缩。在此基础上,伸肘关节的肌肉肪三头肌以近固定也急剧收缩,使前臂迅速跟随上臂挥动,这时肘的活动幅度是很大的。在手接近于击球点时,肘关节托肘。
   由于坐式排球运动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扣球的挥臂动作主要以屈臂型挥臂动作为主。所谓屈臂型挥臂动作是:在支撑平衡状态上体稍后仰,挺胸展腹,击球手臂自然屈肘并向头后侧方抬起,使肘关节高于肩关节点,挥臂时迅速屈体收腹,以肩为轴带动肩、肘、腕关节向前上方作鞭打动作。屈臂型挥臂动作向前加速挥击的工作距离比较短,手臂位置比较高且相对稳定。击球的准确性高,手易控制球。但是便于被对方拦网队员和后排防守队员的观察判断,故其动作的隐蔽性和突然性相对较差。由于屈臂型动作的躯干运动幅度大,大肌肉群参与做功的程度高,手臂动作易于躯干动作协调一致发力,能有效地发挥身体力量。
   以右手扣球为例:当右手臂完成引臂,曲肘至于头侧,肘高于肩,展腹,挺胸,敞肩,抬头看球,使身体成反弓形。与此同时,左臂有支撑状态抬起摆置身体的前方或前上方,使身体反弓成最大状态,增加挥臂的转动半径和初速度。(在击球的瞬间,未击球手臂是抬起状态还是支撑状态,还尚存疑问,如果是支撑状态,很容易使臀部离地,违反了规则―进攻击球时无论前排进攻还是后排进攻,运动员臀部都不能离开地面)随后边挥臂边伸肘,从而达到由躯干鞭打动作到手臂鞭打动作,最后通过手腕的甩动和加速,全手掌作用于球体,主动屈指、屈腕、向前推压、下甩动作。
  
  四、击球及其手型
  
   击球是完成扣球中最主要的一步,击球时要注意对手型的控制,击球部位的“三面九点”(将球的部位分为左、中、右三个面九点为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间、中下、右上、右下九点)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手包没包住球,摆臂方向的正确与否都会影响到击球的效果。正确的击球方法是五指张开成勺型,要裹卷球使球产生向上旋转,击球臂要屈臂摆动,引臂击球时大臂制动,小臂反振去击球,击球时利用腰腹肌的力量向上传递至手,最后放松落地。生物力学分析:
   手型:手指张开成勺型,裹卷球使球向上旋转,球在空气中旋转飞行,既平动又转动,球体并非绝对光滑,附着在球体上一层气体,气体有粘滞性,在球体周围形成环流层,环流层的转动方向相同,(围绕球体环转。)由于气体向后有速度造成上下两层速度不同V下>V上根据伯努利方程,流速快时压强小,流速慢时压强大,P>P下球体加速下落。
   发力:发力要以肩部为轴的鞭打动作,通过大环节带动小环节运动,若借助近侧环节的制动,则可使近侧环节的动最向远侧环节传递,从而增大远侧环节或对球的速度。(注,此时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不等于零,但远比人体各环节间的相互作用力要小的多,动量守恒定律也近似成立。)为了给球以强大的冲力,使球达到很快的速度还要给予球的接触时间要短,故在击球前要充分的展开身体,增大做功距离延长肌力的作用时间,提高有关肌肉的兴奋性有利于增大肌肉力量在短时间内击球,根据F△t=mv2―mv1得出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动量的变化量一定时,可缩短作用时间以增大力量,以此来增大球的速度。同时在击球前摆臂是由屈臂到直臂也就是为了增大线速度(角速度一定时半径越大线速度也就越大)。
   坐式排球的扣球击球训练要细化扣球技术动作,加强训练,掌握正确的挥臂动作,可采用一些协调性或辅助性练习,如原地的徒手练习扣固定吊球等等。更重要的是掌握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须进行大量这样的练习,才能形成正确熟练的扣球动作。
  
  参考文献:
  [1]白海波等.现代排球扣球技术的理论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0,4
  [2]白海波.现代排球扣球技术的理论研究―关于空中击球环节[J].中国体育科技,2001(Z)
  [3]马冬梅.坐式排球移动训练法的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23(5)
  [4]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426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