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化传统对英德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比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日强 胡 芸

  摘要:在当今世界,以职业教育见长者首推德国,而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却相对迟缓。文化传统是导致战后英德两国职业教育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英国的绅士文化传统对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而德国传统的人才价值观,重视手工艺和技艺、重视技术和实践的传统和重视职业培训的优良传统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英国;德国;职业教育;文化传统;制约;比较
  作者简介:黄日强(1954―),男,江西南丰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东华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教育研究和职业教育研究。胡芸(1979―),女,江西南丰人,南丰县实验小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3-0054-05
  
  在当今世界,以职业教育见长者首推德国。这突出表现在受职业教育者的数量上和质量上,在受职业教育者的数量上,战后德国基本普及了职业义务教育,据统计,1962年德国未受职业教育者占职业义务教育年龄组人口总数的15.3%,1970年为9.8%,1978年只有6.2%。1964年德国受过职业教育的职工人数占14至65岁年龄组就业总数的33.3%左右,1976年则达68%左右。{1}在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技术水平上,战后德国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知识和技能均达到四级技工水平。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据英国有关方面的统计,1980年英国接受中等普通教育的在校生为508万多人,而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仅有25万多人,英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只占接受中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2}中等职业教育在英国中等教育中的比重十分低,甚至不如许多发展中国家。有关资料表明,1982年,世界中等职业教育占中等教育的比重平均为14.7%;发达国家为21.3%,发展中国家也有10.4%,而英国只占5%。英国18岁青年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远远低于德国、瑞士等国家。{3}
  恩格斯说:“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4}英吉利民族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影响最大的传统就是绅士文化,因为英吉利民族的理想人格是绅士,崇尚古典人文精神,这就使得英国形成了以“绅士文化”为集中代表的文化传统,并渗透到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而制约了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德国传统的人才价值观念、重视技艺的传统和优良的职业培训传统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一
  
  (一)绅士文化传统造成整个英国都把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为具有“绅士风度”
  绅士文化实际上是英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这就势必造成各级各类学校以人文教育、理论教育、德育教育为主来适合培养所谓有绅士风度的通才。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绅士个人的道德素质,而不是为了某些特定职业进行训练。教育是改变社会阶层的机构,而不是为工业培养劳动力的场所。要提高社会地位,进入上等社会,必须进入令人向往的文法中学,而不是中等技术学校。所以,直到20世纪60年代,文法中学的优越性和扩展趋势使人们开始认同取消技术中学建立综合中学。通过文法中学和综合中学以表达社会的流动性或公正性的观念占据了主导地位,通才教育倍受尊宠,而工业及技术的需要就推到了边缘的位置。他们认为,通才教育的学术价值优于技术中学价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社会上对医生和律师过分尊敬,而对工程师却轻视和贬低。很多英国人把职业教育看作下等教育和低下职业的代名称。政府似乎也在迎合这种社会文化,职业教育很少被列为国家教育中优先考虑的事项。通才教育,尤其是文法中学的过高声誉,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于生产和管理重要性的忽视,威胁着英国作为一个工业生产国的地位。技术学校与这种文化偏见背道而驰,并以微薄的力量试图去改变它,但最终还是被强大的传统文化力量所打败。
  (二)德国传统的人才价值观念促进着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德国对于什么叫人才,什么是成才,有着与世人相差甚远的见解。早在16世纪,德国启蒙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在他的著作《什么是启蒙》中阐述了成才这一概念。他认为当一个人在没有别人的指导下能够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去判断事态,并在理智判断的基础上采取行动时,这个人就成才了。而启蒙就是使人摆脱其自身未成才状态。康德的这一成才观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73年颁布的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职业教育的新规章对什么是成才作了如下的表述:当一个人能够并且打算去做下面的事情的时候,这个人可以算作是成才的:{5}
  1.有意识地在社会、并在社会上取得了一个地位和担任了一个角色;
  2.批判地考虑自己的地位和角色;
  3.认识社会现实的条件结构,批判地进行检验,并加以改进,使其合乎人道的生存;
  4.合理地解决冲突。
  德国公民普遍认为,人才虽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但均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其社会价值均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于社会贡献程度的大小,是衡量各类人才的社会价值的唯一标准。在德国的企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最受人尊重的不是那些高学历持有者,学历、文凭在德国公民看来,仅仅是一个人所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德国广大雇员敬仰的往往是那些对企业和部门的生存与发展作出过较大贡献的新技术的发明者、新产品的开发者和重大革新项目的倡议者,尽管其中有些人的学历并不高。
  德国公民普遍认为,具有某种职业资格,是实现人才社会价值的先决条件。这种职业资格,必须是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的职业资格。德国的各级各类教育均具有培养人才的职责,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具有两大基本任务:
  1.造就人才,即培养能干的熟练工人:通过职业教育使其具有能够对社会生产做出自己的贡献的知识和技能,具有适应劳动关系及其变化的能力(即职业应变能力)和具有促成劳动关系发生变化的能力(即技术革新能力);
  2.成才能力的充分发挥:即帮助个人扩大其在职业、家庭和闲暇时的活动范围,使之能够认识和表达自己的需要,并独自或在别人的帮助下能够实现自己的利益。
  因此,在德国,技术工人是被当作人才来予以重视、加以培养的。正是在上述人才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德国不仅许多适龄青年乐意接受职业教育,甚至为数众多的完全中学毕业生也宁愿放弃高等学府的入学资格,而心甘情愿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成为一名未来的技术工人。
  (三)两国比较
  两国相比,在传统因素这个层面,英德两国的文化传统具有很大差异:英国的文化传统崇尚绅士,具有“绅士风度”是人才的重要特征,而德国把对社会贡献程度的大小,作为衡量人才的社会价值的唯一标准。正是在这种不同的人才价值观的影响下,两国社会对于职业教育有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在英国,职业教育被看作下等教育和低下职业的代名称。政府似乎也在迎合这种社会文化,职业教育很少被列为国家教育中优先考虑的事项;而在德国,职业教育被当作培养人才的重要工具,担负着造就人才和成才能力的充分发挥两大基本任务。在德国特有的人才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就不难理解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德国成千上万名拥有高等学校入学资格的完全中学毕业生,他们不跨入常人所向往的高等学府,却偏偏迈进为世人所蔑视的职业技术学校,甘心情愿成为未来的技工人才。据德国教育与科学部统计,1983年有11933名完全中学毕业生放弃高等学校的入学资格,与企业签订学徒培训合同,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完全中学毕业生的这一举动,打破了“人向高处走”的常规,与我国“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成才观形成强烈的反差。

  
  二
  
  (一)绅士文化传统使英国的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英国绅士文化是在融合传统的贵族精神与近现代中产阶级的价值观而形成的。英国社会一直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区分,这主要是由于贵族制强大而持久的影响造成的。而且贵族精神也成为英国的主导文化,因此,绅士文化传统从一开始就使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贵族被视为社会精英,所以教育目的也就是培养统治类的精英人才。一直到19世纪左右,英国那些比较正规、设备较好的学校,如文法学校、公学、古典大学,日益成为培养精神领袖(教会人士)和世俗官吏的场所。加之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实行了现代文官制度,通过竞争性考试从大学招收公务人员。贵族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商业贸易社会也必须接受正规教育。这样,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及向它们输送学生的公学和文法学校,日益成为一种培养“行政管理阶级”的机构。在19世纪前后,许多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实施义务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兴办实科学校以促进工业发展,而这时英国教育发展最快的却是文法学校和公学。反之,面向平民的学校在英国却很落后。
  在封建社会时期,一般劳动民众的后代基本上不能进学校受教育。16世纪宗教改革前后,教会才收容穷苦儿童,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传播宗教知识。甚至到了18世纪60年代前后,许多欧洲国家开始实施统一的国民教育。英国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是英国对劳动民众子弟的教育却还只在教会举办的主日学校、慈善学校、导生制学校中进行。这些学校相当简陋,极不正规,主要是进行宗教灌输和教授简单的读写知识,属于慈善性,政府很少过问。{6}
  (二)德国重视手工艺和技艺、重视技术和实践的传统深深地影响着后来德国的职业教育
  德意志民族崇尚手工艺和技艺,有较强的职业归属感,这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植根的沃土。德国历史上手工业非常发达,有重视手工艺和技艺、重视技术和实践的优良传统。在德国市井保留的雕塑中,无论是古老的面包师、鞋匠、泥瓦匠,还是近代的修鞋匠、邮递员,都是令人尊敬的职业。受过严格训练而获得的“师傅”称号更令人敬重。起源于中世纪的“师傅制”在日尔曼民族中有着良好的传统。师傅享有特权,并具有威望,他们的地位要远远高于欧洲其它民族的师傅。按照当时的习俗,年轻人需要从一地旅行到另一地,寻访手工业或商业界的师傅,以拜师学艺。由于师傅的地位高,使得年轻的学徒没有自卑感,也没有被社会遗忘的感觉,自己通过努力也能成为师傅,所以学徒就会干好这种大有前途的工作。这种不鄙视“技艺”的文化传统深深地影响着后来德国的职业教育。
  手工业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产生的摇篮。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以企业培训为主的形式长期实行下来,德国学徒之所以能够甘心寂寞自觉选择和接受职业教育,其原因在于在双元制职业培训萌芽的手工业时期,德意志的城市是循着纯粹经济的路线发展的。在其完成演变之前,德意志的城市经历了城市议会的形成、城市商业贵族阶级的形成和手工业行业协会接管城市议会进而接管市政府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由于德意志内地城镇中缺乏手工业行业协会兴起的有效对立面,德国的手工业者和小资产阶级担当起德意志人民的领导和教育工作。手工业行业协会在与商人协会的斗争中由于缺乏金钱,于是不得不采取拒绝提供劳务的办法而使之生效,为此所有手工业者就必须服从同业协会组织的控制。因此,参加一个手工业行业协会并遵守其规章,对任何一个要从事一项手艺的人来说,都成为强制性的了,而手工业行业协会则对其成员的行为承担责任。上述一切在德意志人的生活中树立了一种模式,并延续至今。
  手工业也是德国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双元制职业学校40%的学生学习手工业领域的专业。在现代工业化过程中,德国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赋予其现代化的内容。德国政府认为,手工业对经济的现代化具有经济补偿、培养人才和促进就业的特殊作用。这就是德国保留和发展手工业、保留和发展行业协会、保留和发展“学徒制”的原因。在当代德国,手工业仍然是德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手工业的有约85万家中小型企业,占德国企业总数的30%以上。在手工业中从业的熟练技术工人的比例要远高于在从事大批量生产的、高技术化的工业企业中的比例。德国目前约有390万人从事手工行业,在扣除近49.4万手工业企业业主以外,在手工业中受雇佣的雇员还有约340万,占经济界雇员总数的约17%,且手工业中培训了所有学徒中的约40%。双元制职业教育以企业为主的原则正是靠经济界通过行业协会强化“学徒制”的管理来体现的。{7}德国职业教育几百年的发展史表明,职业教育主要是靠行业自己发展起来的,国家干预只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
  崇尚技艺而不鄙薄职业教育是德国的社会风尚。在德国流传着这样的格言:不教青年人手艺,等于让他们去偷窃。德国人总是教育子女学习技艺立足社会。在德国大众的心目中,接受职业教育并非无可奈何的选择,而是主动的要求。1980年进行的一次调查中,67%的被调查对象接受过双元制职业教育,这是德国有别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特殊功效。德国许多著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士均以曾当过学徒为荣,而从事职业教育管理和职业教育研究的人员中,大多数有过职业教育背景。
  (三)两国比较
  两国相比,在传统因素这个层面,英德两国的文化传统具有很大差异:英国的文化传统崇尚贵族精神,贵族被视为社会精英,所以教育目的也就是培养统治类的精英人才;而德意志民族崇尚手工艺和技艺,受过严格训练而获得的“师傅”称号更令人敬重,崇尚技艺而不鄙薄职业教育的社会风尚成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植根的沃土。正是在这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两国青年对于接受职业教育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在德国,由于师傅的地位高,使得年轻的学徒没有自卑感,也没有被社会遗忘的感觉,自己通过努力也能成为师傅,所以学徒就会干好这种大有前途的工作。这种不鄙视“技艺”的文化传统深深地影响着后来德国的职业教育;而在英国,从一开始就使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甚至到了18世纪60年代前后,许多欧洲国家开始实施统一的国民教育。英国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是英国对劳动民众子弟的教育却还只在教会举办的主日学校、慈善学校、导生制学校中进行。这些学校相当简陋,极不正规,主要是进行宗教灌输和教授简单的读写知识,属于慈善性,政府很少过问。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职业教育仍然处于英国教育系统的最底层,适龄青年接受职业教育仍受到鄙视。在德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接受职业教育并非无可奈何的选择,而是主动的要求,德国许多著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士均以曾当过学徒为荣。
  
  三
  
  (一)英国绅士文化传统造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既然绅士成为英吉利民族的理想人格,因此不论那个阶层的人们都必然对此趋之若骛,以挤身于上层的贵族社会。古代英国人的人生理想模式就是:自耕农想当绅士,乡绅想做骑士,骑士力争成为公爵,公爵梦想当上国王。甚至连英国的政治家、科学家等人在功成名就之后,也以被封爵为极大的荣誉。实际上英国的统治人才也大多出自公学和大学,尤其是著名的古典公学和大学。据统计,大约有87%的将军、83%的主教、67%的高级官吏、82%的殖民地总督、85%的法官、95%的高级外交官和88%的大使,都曾就读于公学。{8}这样一种传统导致多少英国人只注重自己的绅士风度培养而不注重实际的能力那就不言而喻了,至于职业技术、职业技能在绅士文化传统浓厚的英国被多少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根本就登不上大雅之堂。

  (二)德国优良的职业培训传统奠定了当代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础
  德国具有重视职业培训的优良传统。在中世纪,德意志民族就有了早期的学徒制度,它是与早期手工业生产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形式,它随着德国手工业经济的兴衰而涨落。手工业生产是德国中世纪封建时代和近代早期主要的商品生产形式,在师傅、工匠和学徒三者密切的社会交往作用中,以单个生产的方式,并根据行会确定的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方法生产商品,手工业行会学徒制培训也是德国早期唯一的职业培训形式。
  14至15世纪是德国学徒制最繁荣的时期,为了加强对学徒制度的控制,手工业行会对学徒的招收、合同的签订、师傅守则和学徒满师等事项作了明确的规定,例如学徒应具备的条件是:是婚生子女(非私生子)、年龄在12至18岁之间、德国血统、父母为人诚实并具有自由民的社会地位。学徒期限依不同职业而异,也因地区不同而有长有短。铁匠一般为8年、泥瓦匠为6年、金钢石磨工为3年。{9}德国学徒制的繁荣正是起因于14至15世纪德国经济的兴盛。当时德国城市的行会手工业,如纺织、采矿、雕刻和印刷等,曾驰名欧洲。国内许多城市的贸易活跃、生意兴隆,特别是德国北部城市的汉萨同盟,更盛极一时,它掌握着北欧贸易的霸权。
  从17世纪末起,商品经济在德国又逐渐活跃起来,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出现了,并在18世纪有了一定发展。1786年,德国的工场手工业共有工人16.5万人,年产值9100万马克。{10}随之手工业生产的复兴,德国的学徒制又有了起色。但是,手工业工场的发展,对学徒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普鲁士颁布法令,对师傅资格及其义务(须向学徒传授必要的技艺)、违法处罚、学徒限额、证书颁发和免收经济困难学徒的学费等作了统一规定。1808年,普鲁士提倡人人都要自由地发展和显示自己的天赋、才能和力量。任何人不得在自由地利用自己的机遇时受到阻碍。这样,原来由行会对手工业工作的监督变为由市场来监督。1810年,普鲁士颁布的《营业税法》规定,缴纳了一定税款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经营某种行业,宣布了经营企业的自由制。随着行会强权的取消,人人都可以开办企业,无需任何专门的资格证明就可以培训学徒。手工业行会先与企业自由化,后与日益强盛的工业化开展了激烈的斗争。与此同时,形成了两种相互竞争的学徒培训形式:受手工业行会监督的学徒培训形式和“自由”手工业者的学徒培训形式。
  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是德国工业革命的高涨时期,工厂大工业和资本主义制度在德国确立了起来。1850年至1870年,德国的煤产量提高了4.1倍,生铁产量提高了5.6倍,钢产量提高了近28倍。{11}重工业的迅猛发展,是此阶段的重要特点。至此,德国克服了落后状态,挤进了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之列。1869年的德国工业法典规定了企业里接受培训的徒工不仅要遵守雇主的培训指导,同时还要到地方当局举办的“职业学校”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雇主要为徒工提供必要的时间,这就是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形成。
  1897年的保护手工业法提出年满27岁的技术工人才有资格培训学徒。1908年颁布的手工业条例规定凡是进行学徒培训的企业主,必须自己首先通过师傅考试,进一步提高了职业培训的地位。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的职业培训仍主要集中在手工业和商业领域,起步较晚的大工业开始时对手工业的职业培训没有表示出多大的兴趣。手工业职业培训都是小规模进行,是师傅带徒弟,而大工业需要的却是大批的专业工人。于是,进修学校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填补了手工业职业培训的不足。在1920年的德意志帝国教育会议上,根据凯兴斯泰纳的倡议,将进修学校改称为“职业学校”,即现在双元制职业学校的雏形。
  1964年德国教育委员会在《对历史和现今的职业培训和职业学校教育的鉴定中》首次使用了“双元制”一词,正式将存在了一百多年的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办学的双元培训形式用语言确定下来。以后,这一概念不仅用于职业教育学,而且也在职业教育政策中有了一席之地;不仅在德国本国使用,而且也闻名于国际职业教育的论谈中。应当说,当代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在继承德国职业培训传统的基础上,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演变,不断适应德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较之德国传统的职业培训,外延上有所拓展,但德国职业培训传统的科学内核仍保留了下来。
  (三)两国比较
  两国相比,在传统因素这个层面,英德两国的文化传统具有很大差异:英国的文化传统不注重实际的能力,而德国具有重视职业培训的优良传统。正是在这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英国的文化传统造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至于职业技术、职业技能被多少英国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根本就登不上大雅之堂;而在德国,手工业职业培训成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产生的摇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手工业也是德国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当代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正是在继承德国职业培训传统的基础上,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演变,不断适应德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
  
  四
  
  综上所述,传统因素对于英德两国的职业教育具有制约作用:英国的绅士文化传统对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而德国传统的人才价值观,重视手工艺和技艺、重视技术和实践的传统和重视职业培训的优良传统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传统因素这个层面,我们不难理解战后英德两国的职业教育之所以会产生较大差距:英国的适龄青年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而德国的适龄青年乐于接受职业教育;战后德国基本普及了职业义务教育,1978年德国未受职业教育者占职业义务教育年龄组人口总数的6.2%,而1980年英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只占接受中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中等职业教育在英国中等教育中的比重十分低,甚至不如许多发展中国家。
  
  注释:
  {1}黄日强.原联邦德国中等职教发达原因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1999,(3):75.
  {2}黄日强.战后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滞缓原因探析[J].河北科技师院学报(社科版),2006,(2):33-37.
  {3}The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 Vocational Training Systems in the Member State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M].Berlin: Berlin Press, 2003.89-9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3.
  {5}{6}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06.
  {7}The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 Vocational Training Systems in the Member State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M].Berlin: Berlin Press,1999.178-185.
  {8}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69.
  {9}{10}{11}黄日强.战后德国职业教育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2-7.
  
  本文是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重点课题《传统因素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研究》(编号:07JY059)的阶段性成果,课题主持人黄日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4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