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比较”发挥正向的教育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比较;家庭教育;正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6-0072-02
“我正闭着眼睛默默发誓:‘这学期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我一定要成为人人都夸的尖子生!’突然妈妈开口嚷道:‘你看看某某某去了华一光谷的竞赛班,某某某参加两次全国钢琴大赛,都获得了好成绩,她坚持练钢琴八九年,而你呢?干啥都不行!,老师,我难过极了,我不知道我妈妈为什么总是拿我和别人比较,为什么总是看不到我的优点……”
看到这位七年级女生的来信,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我似乎懂得了她上课时那种胆怯的眼神。她的无助和困惑带给我深深的触动,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想这个孩子不仅是个特例,这种比较式的教养方式在很多家庭都存在,包括我自己。
但这样的比较是否真的能让家长如愿以偿呢?有研究者对父母比较式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自尊和抑郁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对父母的比较式教养的态度普遍持消极评价,认为这种做法不公平,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自己,让自己很反感。研究结果还表明,父母比较式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自尊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抑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父母比较式的教养方式会削弱孩子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抑郁情绪,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很显然,不管是调查结果还是个体案例,比较式教养并不能让孩子达到父母的期待。
为什么父母的“良苦用心”不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反而增加他们的烦恼呢?比较分为下行比较和上行比较,在大多数家庭中的父母特别是母亲,采用的都是上行比较,也就是父母更倾向于拿自己子女的不足与其他孩子的优点进行比较,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子女,而不是肯定他们的优点。当孩子们一直被告诉自己不如别人,比别人差,这样不仅不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反而会降低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影响自信。青春期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關键期,父母作为青少年的重要他人,他们的评价是青少年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的重要来源。父母这种上行比较的方式,一方面会削弱孩子的自信,引发抑郁情绪,另一面会引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因为这种“比较”缺乏说服性和客观性,比较方式过于狭隘和功利化,不能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接受和认可,容易引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亲子关系受到威胁,家庭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势必也会影响学校教育作用的发挥。此外,这种比较方式还会影响青少年与比较对象建立友谊,容易引发孩子的嫉妒心理,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当然,每个个体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于社会之中,比较必然会发生,但关键的问题不是比较本身,而是比较的方式,如何让“比较”发挥正向的教育作用是我们每一个育人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那么,如何让身边的榜样或是同伴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动力,而不是让青少年自我否定,变得自卑?
第一,比过程,不比结果。父母比较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想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进而加以改正。单纯比较结果很难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如果从过程出发,鼓励孩子去发现、去观察、去了解他人取得优异成果的过程,不仅能帮助孩子培养发现美的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明确自己改正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或许也能够明白每个人的成功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没有一个人的优秀是轻而易举的。这种比较不用恨来激发教育,而是引导孩子发现美来唤醒教育。
第二,被比较对象要可通达。父母在施行比较式的教育方式无法奏效的一个核心因素就是被比较人是否可通达,也就是这些被比较的对象是否是孩子们通过努力容易达到的,是否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内。实际情况中,父母通常拿班级里或亲戚中表现极为突出的小孩作为比较对象,这些对象在孩子看来,并不是自己通过努力就能达到的。所以这样的比较不会起到激励作用。选择一个和孩子差距适中的比较对象,将孩子和比较对象进行全面比较,既肯定自己孩子比比较对象优秀的一面,又真诚具体地说出自己孩子和他人的差距,不夸大,不讽刺。
第三,就事论事,不进行全面的否定性评价。在进行个体辅导的过程中,很多孩子表示自己真正反感的、生气的不是父母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较,而是比较过后那句伤人的评价,诸如“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孩子”“你怎么这么没用”等这样的话。有些学生表示,一听到父母这样全面地否定自己,自己的愤怒情绪就不受控制,要与父母争论,如果沟通不畅,就不想与父母再进行任何交流。还有一些学生在潜意识当中慢慢认同父母的这种评价,觉得自己没用,什么都做不好,变得越来越自卑、敏感。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青春期阶段,对他人的评价异常敏感,很容易将其他人的评价内化为对自己的认识。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少评价,少分析,尽量做到从客观事实出发,让这种比较从情感的攻击战变成事实的征服战,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接纳自己的不足,同时又有改变的信心。
当我们试图用粗暴的比较来激发教育时,教育也就迷失了。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个体,只有我们接纳他们的不完美,他们才会有更多的力量去追求完美。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武汉,4302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28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