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和要求也在呈上升趋势,并逐渐转向兴趣培养。基于此,一直以艺术教育作为办学特色的常州市中山路小学于1999年秋季,在本地区文体局的支持下,投资40万元设置了38间独立琴房,购置38台全新的钢琴,成功地开办了钢琴艺术实验班,首届招收了40名学生。到今年为止,钢琴班共招收了11届。实验班的这些孩子学习成绩优良,个人特长显著,有95%的学生进入了市重点中学,学校举办各类钢琴演奏会,赢得了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赏。
  在此过程中,家长的文化素质也在提升,钢琴教师的教学方法成为学生与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实际上与钢琴技巧的训练同等重要,下面笔者谈谈钢琴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并对其重要性加以阐释。
  
  一、在钢琴教学中应充分认识思维的重要性
  所谓思维方式的训练,也就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先计划后学习,先理解后练习,先熟悉再深刻记忆。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学琴,科学地学琴,矫正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心态,少走弯路。帮助学生从最佳的途径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笔者在多年的钢琴教学实践中刻意地对学生的逆向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性思维、综合性思维等各种思维方法进行培养与训练,以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达到学习钢琴的目的。
  1.形象思维导方向
  笔者认为,形象思维在钢琴教学中处于引路地位。在学琴之初,学生对钢琴一无所知,那么怎样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从具体特征来看,这种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对形象信息直观传递的非时空限制下,通过自我想象与创新联想而实现的特殊感性思维方式。在现实钢琴教学中能有效保障各种体验形式。形象思维能确保开放式教育形式及“能力导向型”教育实践的顺利进行。在钢琴教学实践中,努力实现对学生形象直觉能力、自主形象力以及创新联想等形象思维能力方面的理性培养。
  学生学琴、练琴时,老师首先要对曲谱、所弹曲子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就是要用各种办法让学生了解曲谱、理解曲谱,然后在孩子的心中由理解而产生形象,再进一步进行想象,深化对曲谱的感性理解,这样才能更快地进入状态。没有深刻的理解,一切无从谈起。
  2.逆向思维促琴趣
  我们在少儿钢琴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在识谱、记忆乐谱或进行新的技巧等训练过程中,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或难点时就会产生思维疲劳,常常会选择放弃继续思考和练习,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学生就开始讨厌练习,对学练钢琴失去热情或兴趣。究其原因,学生并不是没有展开思考训练,而是其方式太过于局限化,方法单一,以至于无法及时克服困难。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逆向性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逻辑学中的一种思维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作思维,它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就是挑战通常的教学思路,另辟蹊径,与循规蹈矩截然相反,在教与学这两方面强调以学为主,教为辅。多加思考,有方法的思考自然会达到最佳的练琴效果。
  首先,引导、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思维。现在有些教师授课的过程不是教学生如何去学,而是把学生钉死在自认为严格、规范的条条框框之中,这样学生就会特别依赖教师,不会主动练琴,或缺乏自主练琴的能力。作为教师,应着重从乐曲的艺术表现、理解的完整性及深度上不断去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音乐的认知能力,教会他们要独立去思考问题,并逐渐学会判断和选择。要培养学生上课时认真吸取每一个知识点,在学生单独练习时,一旦碰到不太明白的问题或者练习过程中有难点时,要能够独立思考解决方法,这种思考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巩固学习的过程。这是训练学生学会逆向性思维的基础和起步阶段。
  其次,从自主思维到逆向思维。学生有了自主学琴的习惯以后,“有方法”的自主学琴就显得很重要了。一些比较死板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琴的常规方式并不一定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就成了关键。开始学琴的时候,孩子思维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抽象逻辑思维,分析、判断、理解能力等。此时,培养孩子逐步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考虑问题就是最好的训练方式。学钢琴是一个漫长的训练过程,特别是少儿,活泼好动、兴趣广泛,会觉得学琴比较枯燥,时常在心理上有些许波动,在练习没有进展时最容易出现烦躁的情绪,那么,教师在教学中不妨渗透一些形象生动的思考方式,也就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让学生学会从习惯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学会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不采用固有的观点和常规的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重新思考的能力,或许解决训练难点时就会轻松很多。孩子学琴,“兴趣”和“琴趣”是分不开的,教师只有不断培养孩子的“兴趣”,才能不断提高孩子弹琴的“琴趣”。那么要想孩子练琴坐得住,自愿去学习,练琴就要有方法,就要去了解他们练琴过程中的心理特征,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教学。逆向思维的训练就是抓住某些心理要素,从固有思维推导到逆向思维,这种转换可以让思维重新活跃起来,孩子才会越来越感兴趣,越来越愿意练琴,甚至越来越喜欢自己独立练琴,这样,练习的过程才会更有效率,少儿的钢琴训练才会越来越有进步。
  3.发散性思维拓思路
  发散性思维就是培养学生对练琴时的思维活动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发散,充分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掌握练习曲的基本技巧、思想和创作背景。发散性思维是客观存在的,是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思维向不同方向去发散,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能想象出多种可能,从而增强学生的联想,拓展学生的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简单的模仿永远也出不了人才。所以要锻炼孩子从多方面多层面寻找学琴中解决困难的方法,从而使枯燥无味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增强学生练琴的兴趣。
  
  二、在钢琴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方式的训练
  钢琴是表达音乐综合思维最充分、最全面的一件乐器,而综合思维又是钢琴演奏中一种多层面、多重性的复杂思维,是上述几种思维方式的有机统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在练习中,在表现作品时时刻贯穿综合思维能力,更深入、更多维地诠释作品。(转第73页)(接第61页)对以上几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就涉及到了运用开放式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以下笔者总结使用的几种教学方式就有效地促进了几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与提高。
  1.换位式教学
  少儿学琴,理解力要相对薄弱一些。有些教师认为比较简单易学的问题,他们理解起来也会比较困难,甚至训练很多次也没有什么效果。此时,教师一定要拿出十二分的耐心与童心,从少儿的心理角度去看待问题,多多鼓励他们,不要使他们失去信心。教师可以试着采用让学生自己做小老师的“换位”方法进行教学。从心理上来讲,孩子特别喜欢当“小大人”,他们喜欢模仿老师或家长平时的话语和行为,想快快长大,那么老师就可以先跟学生讲一遍总是弹错的这一段应该要注意些什么,怎么考虑,然后再问学生:“如果你是老师,要教其他小朋友弹这一段,你会怎么教呢?会提醒他们些什么呢?”用这种方法,学生常常会集中精力去考虑问题,这时他就很想当个小老师来表现自己。当然,学生不一定会表达得有条有理,但是他以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表达方式来讲解,这个过程就是又一次学习的过程,既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印象,又防患于未然,以后就不容易再出错了。所以,学生平时不太能记住的知识点或者经常易出错的地方,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谱一段“换位”的小插曲,不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了,学生的兴趣也能随着增强,同时还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琴的效率。
  2.对比式教学
  通常,教师在遇到学生弹错或不熟练的部分时会让其重新来一遍,如果还是不行,就要求再来一遍,这一遍又一遍,也许能够越弹越熟练,但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效果,或越弹越乱,或越弹越糟。碰到这种情况就不应该用同样的方法再让学生继续这样弹奏了,而应该换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特意弹一遍错误的示奏,让学生听后指出错误的地方和为什么会出错,然后为其讲解和示奏正确的弹法,这样既能让学生对错误之处加深印象,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接下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弹奏一遍错误的旋律,再弹奏一遍正确的旋律,然后将两者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不同之处并自己纠正错误。这种纠错的逆向思维的引导训练,可以让学生活学活用,不至于学得太教条、太死板。
  3.直观、形象式教学
  生动有趣的教学讲解方式会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直观、形象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例如,在给学生讲解中央C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时,按照一般的讲课方法告诉他们“中央C在高音谱表的下加一线上”,然后让学生跟随笔者反复朗读三遍,这样自然就加深了印象。
  综上所述,在钢琴教学中各种思维方式的训练是不可割裂开来单独进行的,它们错综复杂,虽有差异又矛盾统一,纵横交错而交织在一起的,不能是单纯的模仿。教学要注意兼顾多重性与单一性,要使学生在练琴时尽可能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当然,是在不脱离要求的前提下。我们要创设情境点燃学生好奇求知、主动探索的精神之火。这个过程实际也是和教师本身对作品的理解、素养和鉴赏能力分不开的。教师应在施教前详尽地分析作品的曲线结构、个别细节、钢琴织体写法、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等一系列问题,再因材施教。
  总之,钢琴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门科学、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用最佳的方法、最合适的教学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中山路小学
  (责任编辑:鞠向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0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