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余茂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见叶圣陶《为中学语文复刊题词》)面对中考的挑战,现代文阅读考查内容比分大,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这样的境界,以达到熟练应考的水平呢?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而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培养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引导阅读需求的多样性、启发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让阅读真正成为他们的“悦读”。
  语文教师是课堂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就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言,要激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从文字中获得知识和信息、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情感和思维,得到审美体验和享受。就阅读过程中的能力培养而言,教师要善于加强朗读教学,要求学生从“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到“快速、静心”的默读,概括文本内容;再到精读品析作品;以及略读、浏览提取信息等,这全过程的阅读教学指导,将是阅读教学中的重头戏,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把它作为一项工程来完成。
  笔者认为,要扎实地做好这项工程,特别是针对初三年级的学生,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做如下的指导:
  一.整体通读,把握文意。主要是指在通读全篇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分清层次,着眼对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判断。一是从感性认识上做以下理解:首先,了解背景,明确用意,粗略地掌握作者行文是针对某种现象、某个事情、某种目的,把握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其次,把握感情基调,体会精神风貌,准确理解文章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喜或悲,或哀或乐等。其三,把握文章的行文线索,寻找窜起整体思路的纲,或以人物行踪的迁移、或以感情的变化、或以时间的转移、或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二是从理性认识上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1、分析题目,揣摩中心,从文题上仔细推敲所蕴涵的信息,因为好的题目就是“文眼”,能够很好地揭示中心意思。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题目明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2、理清思路,辨明结构,只有大体上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才能从整体上掌握文章内容。就鲁迅先生的《故乡》而言,全文围绕“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述写了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3、抓住首尾,体味主旨,人们常说“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文末点题”,这充分说明了文章开头和结尾在文中所占的地位。类似吴晗的《谈骨气》这样的议论文,开篇就鲜明地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首尾段落,发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意。
  二.筛选信息,概括要点。教师在此项工作中,要引导学生弄懂句与句、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有效地抓关键性语句,也就是文段中的中心句、指示句、过渡句、总结句等,尽量把文章化繁为简,化具体为抽象,从而分析归纳出段意、层意和文意。在指导学生进行要点概括时,要培养学生的阐释能力和综合能力。所谓“阐释”,就是把文章中的“原话”提炼成自己的话,其要求是:1、具体的内容能够准确地进行概括,提炼出核心;2、抽象的内容加以解说,使之具体化,即用具体的材料或经验作出解释;3、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阅读时,不仅要能够理解明示的信息,而且要能够理解隐含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准确理解作品。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爱的旅程》一文时,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爱的旅程”在文本中包含了哪些内容,从原文中筛选主要信息,并加以提炼,进行综合。所谓“综合”,就是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归纳。其要求是做到“三个统一”:一是科学性与倾向性的统一。即词语要贴切,句式要妥当,角度要适当,情感要真实,褒贬要准确,严禁牵强附会的评判或断言。二是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统一。概括内容全面而文字简约,句、段、篇的特定思想内容一定要把握准确,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三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即对文章文体特点的把握必须准确,不能凭主观臆断、混为一谈。如,记叙文的要素、议论文的论证、说明文的特征等,都必须在辨明文体的基础上抓住最主要的、最本质的内容加以归纳。文学作品中,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的赏析,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鉴赏,都应该做到分析精当、归纳精准、概括精确。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贾平凹的《小巷》时,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关于“灯”的一段对话,分析、理解、归纳“灯”的深刻含义。
  三.精读品析,理解词句。词句理解,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意,准确地把握词句与文章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理解词句在具体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精读品析必须把握一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的原则。具体而言就是“四联系”:联系文章中心思想理解词句;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句;联系作者感情理解词句;联系修辞特点理解词句。
  在长期现代文阅读教学指导中,为了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规范答题习惯,我们总结出了“四步品析法”:第一步,从词句用词的准确性和使用的修辞手法(拟人、比喻)上品析词句的优美;第二步,从词句本身蕴含的意义理解作者表达意思的恰当;第三步,从词句刻画的人物或作品蕴含情感上分析理解词句的妙处;第四步,联系实际理解词句所隐含的深层次的含义。例如《界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马背驮着夕阳,隐进了镶着红色弧线的雪山缝隙,一片浓重的晚霞染红了山山岭岭,红得热烈,红得悲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精读品析,第一步,抓住“驮着夕阳”,“镶着红色”,“染红山岭”等词理解用词的优美得当。第二步,从语句要表达的意义上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的形象。第三步,从表达了作者和主人公的情感上分析归纳。第四步,从揭示小说主题和读者的震撼方面品析“红得热烈,红得悲壮”的深层含义。现代文阅读重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词句理解一定要建立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切忌望文生义的肤浅阅读,杜绝照抄原文的慵懒阅读,克服盲目猜测的蒙混阅读。要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学会提炼,学会表达,学会分析,学会归纳,进而掌握精读品析,理解词句的技巧。
  四.深入研读,探究内容。研读,是带着问题作深入细致的探究式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深层对话,是读者融入文本内容中的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容探究时,教师自己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必须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必须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必须对文本的思想内容作出辩证的分析与评价,这就是平时说的“打铁本身要硬”的道理。有了这个前提,就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内容探究:一是对文章整体内容的全面理解,对基本信息的准确提炼,把握全文的思想倾向、观点态度,筛选出文中的有关重要信息,注意不同观点之间的区别以及作者对它们的评论或看法,读懂全文,把准内容。二是抓住文章中隐含的信息,挖掘有关材料或信息中的隐藏信息,不漏掉旁枝细节。三是掌握必要的探究方法:联系前后文探究、联系中心内容和主旨探究、联系作者写作目的和背景探究、联系作者观点态度探究。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对于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进行探究时,可以结合实际例文,作如下五个方面指导:1、环境描写暗示社会背景;2、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3、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心情、性格、品质);4、环境描写渲染气氛;5、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像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环境描写的探究,像施耐庵的《水浒传》节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景物描写的探究,均可作为指导学生阅读内容探究的范本。
  五.联系实际,感受作品。所谓联系实际就是要求学生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内容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在阅读中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进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对于这方面的引导,教师可以从文本内容、主旨出发,关照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根据材料谈看法、感受;或对文章内容进行再理解;或对文本中的人物进行评说;或发挥联想与想象据情补白。总之,教师要耐心培养学生精读细品的习惯,训练学生默读快速捕捉重要信息的实力,拓宽他们大胆联想和想象的视野,培养他们精准简明的表述能力,形成他们正确、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美好的品格在感受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得以绽放。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倚仗广读博览,广泛地阅读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很有必要的。现行中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要求教师教会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思索,指导学生提练,开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心灵大门,让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余茂琴,教师,现居湖北武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2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