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让语文教学摇曳多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聂绍美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是不少教师还停留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层面,不注重对学生探究性学习习惯的培养,认为没有多少时间来探究,有的也只注重课内个别问题的探究,毕业班的老师更是把探究学习局限在做几个探究题目范围内,重点放在应对这类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上,使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犹如带着镣铐起舞。这样不能真正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呢?
  
  一.让探究为语文课堂添趣、添彩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言文字含义的丰富性和朦胧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应该具有个性探究的色彩。因此,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文本,为学生搭建好探究的平台,让他们在自主的探究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体会到个性思维和个性见解被得以尊重的喜悦。这样,假以时日,新课标要求下的探究能力,就能在学生身上开出绚丽的花朵。
  要让探究为语文课堂添趣、添彩,还得有度有效。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靠“一个原则”和“两个注重”来把握探究问题的“度”。
  1.“一个原则”引导学生对课本进行有效探究
  要引导学生对课本进行有效探究,必须掌握好探究问题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脱离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又不能设计引导得过于浅显;既不能偏离教学目标,脱开阅读文本,又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这就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探究性学习要讲究层次和梯度,先易后难、各个击破,层层推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尺度还应根据阅读内容、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平均水平而定。如八年级上册《背影》一文,语言朴素,父亲也很普通,但课文的感人之处究竟在哪里?对这一问题是值得探讨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去寻找作者写送别的特殊环境(祸不单行),让学生明确特殊的环境给这次送别增添了不少凄凉的氛围。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依旧关心着他的儿子,而且不厌其烦,这情正应了那句“此时无声胜有声”。在探究学习中,再让学生围绕父亲的四次背影,四句话来揣摩品味,学生就能很快咂出些许味道来,而且在思想深处引起不小的共鸣――父爱是那么伟大而又“润物无声”!
  2.“两个注重”调动学生探究热情
  (1)要注重创设情境。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的情境,吸引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其中。可以采用激发兴趣,创设轻松环境,多角度多层次呈现内容,鼓励新发现新创造等多种形式。七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作者为什么会把山中众位朋友写得那么动情?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呢?两个问题一下把同学们的激情调动起来了。因为孩子们对大自然太熟悉,一草一木他们如数家珍,只要能领悟到作者那颗纯真的“童心”,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要注重学生个性差异,提高探究的参与面。学生的个性差异悬殊,不能按同一个标准、尺度去要求所有学生。探究学习的内容理应有所区别。如《论语十则》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其实很不容易说得形象,可提示学生从某一件具体事说起,从而感受这一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基础不够好的同学只要能讲一件事即可。其它同学还可结合为人处世稍微展开一下,这样就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体验。
  
  二.让探究充实学生的知识仓库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处处显示出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色彩。如果我们能利用好课外时间,巧妙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究课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收集整理材料。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是一种语文学习能力,更是一个在探究发现过程中积累知识的有效途径。
  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都有综合性学习,这是培养学生探究丰富语文世界,获取丰富知识的最佳时机,如《我也追星》、《黄河,母亲河》、《寻觅春天的足迹》等,让学生借助网络,课外书籍,自主学习探究,收集整理,许多语句如“写春天的古诗名句”、“写黄河的古诗名句”等就信手拈来了。
  节假日,是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最好时间,长长的暑假可引导学生读厚书,读大部头的书,并就所读书写一些体会或发现。在春节期间,让学生收集春节优秀短信,研究这些短信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选出几条自己最喜欢的短信,写些欣赏文字。处在发达的城市,商店林立,工厂鳞次栉比,周末让学生调查收集店名、广告语也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
  探究性学习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大胆地、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内课外内容的有效探究,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才能让学生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的喜悦,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了,何乐而不为呢?
  
  聂绍美,教师,现居广东佛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25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