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文阅读解题思路点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永杰

  原题回放:
  草原怀想
  鲍尔吉・原野
  (1)谁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2)站在草原上,你勉力前眺,或回头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3)在都市里生活,或是寻访名山以及赏玩江南园林的人,都习惯于这样的观察:眼光的每一个投射处,都有新景物可观。景随步移。
  (4)然而草原没有。
  (5)蒙古牧人前瞻的时候,总是眯着眼睛。他们并非欲看清楚天地间哪一样东西,而是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
  (6)城里的人大睁着眼睛看草原,因而困惑。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7)脚下的草儿纷纷簇立,一直延伸到远方与天际相接。这颜色无疑是绿,但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霭中的淡蓝。
  (8)因而草原的风景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
  (9)和海一样,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
  (10)有一点与海不同:观海者多数站在岸边,眼前与身后迥然不同。草原没有边际,它的第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与站在船上观海的相异处在于,胸可以接触草原,抚摸、打滚儿甚至过夜,而海上则行不通。
  (11)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人,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二十世纪哲学反复提示人们注意自己的处境,在草原上,人的处境感最强烈。天,果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悲。
  (12)外来的旅人,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
  (13)在克什克腾,远方的小溪载着云杉的树影拥挤而来时,我愿意像母牛一样,俯首以口唇触到清浅流水。堂我在草原上,不知站着坐着或趴着合适时,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
  (14)草原上没有树,所以即使有风也听不到啸声,但衣襟已被扯得飘展生响。我扯住衣襟,凝立冥想。关于克什克腾的一些旧事,譬如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立碑、康熙大战噶尔丹等等一俱杳然而无踪。
  (15)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望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1、找出文章开篇总写草原特点的句子。
  2、蒙古牧人看草原风景的方式与城里人看草原风景的方式有何不同?
  3、联系全文说说(11)、(13)段划线句子的思想内涵。
  (1)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
  (2)当我在草原上,不知站着坐着或趴着合适时,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
  4、同样以草原为题材的《敕勒歌》中“天似穹庐”与选文中哪一句意境相同?
  5、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谈谈你对草原的理解。(不超过50字,不得照搬选文中语句)
  (甘肃省定西市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
  思路点拨:
  本文是一篇意蕴隽永的优美散文,用诗化的语言勾勒了草原辽远而苍茫的特点,赞美草原的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对草原母亲深沉的爱。试题关联五个方面的考点。
  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与把握能力。答题时认真审视文章标题,然后通读全文,再依考题要求细读文章开头部分,即可找出所需答案。参考答案:“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和语言的概括能力。答题时认真细读相关语段,然后快速从语段中摘出语言予以概括。参考答案:“蒙古牧人看草原风景的方式:眯着,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城里人看草原风景的方式:大睁,因而困惑。”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语段中重点句子的理解与阐释。答题时仔细研读(11)、(13)的内容,然后重点研读划线句子,联系上下文,抓住划线句子中重点词语和上下文的关键词语,从句中挖掘深刻的思想内涵。参考答案:“(1)句写出因辽阔无边而引起不自由感、局促感,体现出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的渺小。(2)句面对草原,作者的内心总是能得到宁静,形象说明作者对草原如同对母亲的深沉的爱。”
  第4题是一道比较简单的“比较阅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与散文中意境的感悟。参考答案:“天,果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
  第5题是一道主观题,也是一道开放题,答题时紧紧围绕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按规定字数发表自己的见解,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1)草原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恩赐,应该珍爱并加以保护。(2)对草原雄浑壮阔给予诗意的赞美。(3)表达对草原的热爱与向往。(4)强调人与草原的相互依存关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25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