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生成性点拨“三新”实践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仕龙
一.新意识:
原发性捕捉可生成的教学难点并实施有效调控
案例:
“课外阅读影响学习”吗?
一位青年教师在引入教学正题之后,即明确表态:课外阅读不影响学习。他的意图在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外阅读的积极效应,譬如,课外阅读可以拓宽知识面,可以学到科学方法和生活技巧,可以提升精神境界等。然而,随着课堂教学的逐步深入,在让学生联系实际补充课外阅读的其它影响的环节上,有学生举手要求发言,一学生举例说,他的邻居家的孩子,前不久被公安机关拘留了,原因是他聚众斗殴伤了人,他在反省自己的犯罪错误的起源时说,最早是因为看了小说里所写的暴力场景,觉得要充当英雄好汉就要有侠客气概,因此后来就有了逞强称霸的想法和念头,一旦找到一个触媒就不可遏止地酿成了大祸……这个实例充分地说明:课外阅读不当,不仅不能有益于学习,相反,还要毁了自己,因此说:课外阅读是影响学习的。接着,又有学生陆续地证实,自己也曾有过因迷恋小说而成绩掉队的经历……那么,到底是课外阅读影响学习,还是不影响学习,学生争论不休,而教师竟一时语塞,于是课堂教学出现了混乱局面……
剖析:
造成教学尴尬的原因有:教师对问题的认识自身具有片面性,开始抛出的是引言却给学生以结论的错觉并且缺乏课堂驾御和调控的能力,就其关键因素而言,是教师在生成点拨上缺乏充分的准备和主动的应变能力及经验。
对策:
在学生提出课外阅读的非积极后果时,教师应抓住课堂生成的这一问题通过点拨迅速明确:是的,课外阅读不仅有积极的影响,而且有消极的影响,这要看阅读的前提或目的,如果是读健康有益的书,又是在适当的时段里读,从有益于自己的身心成长出发,那么无疑它是有好的影响的;但如果是读颓废有害的书,又是在不当的时段里读,从某种利欲的满足的角度出发,那么无疑它只有坏的影响。综上所述,不管是正面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影响,课外阅读对学习究竟有无影响,结论是一句话,那就是:课外阅读是影响学习的。这样,由于适时地进行了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和全面性的点拨,学生就不仅对教学的主题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且获得了在动态的互动中对辩证思维运用的价值的理解。
二.新角度:
多元化审视可生成的教学议题并实施有效引领
案例: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吗?
当看到有老师气愤地责令学生读百遍书、学生歇斯底里地反复朗读着课本上的语句时,我顿生担忧之心,由此联想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话题,并追问出一串问题:读书意义自见真的需要百遍吗?读书会不会有了百遍意义不见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需要反思吗?读百遍书学生还有持久力吗?读百遍书学生会不会感到厌倦呢?……果然一会儿工夫,教室里的读书声低了下来并渐至没有了声音……
剖析:
时常看到学生费力地读书和教师责怪学生不会读书的场景,究其实,是因为只片面地强调了读书必须的拼搏劲头,而无意地忽视了读书必须的科学方法,所以导致了笨拙方法使用下的少、慢、差、费的低效应。长此以往,学生对读书不仅失去了热情,甚至连兴趣也丧失了。造成这种窘况的更多的责任不在学生而在教师,因为教师承担着对学生的学习包括读书进行科学指导和有效生成的重任,而从教学实际看,显然不少教师没能主动承担起这一份引导和催生的任务。
对策:
是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长期以来在劝勉读书、弘扬勤奋求知的精神方面确实曾激励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力攀书山、勇游学海,发挥了极其有益的激发和引导作用。然而,在今天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论再来科学地审视时,却又会发现读书百遍的本意却不是指一味地强调以读书的遍数取胜,其义自见的真意。也不是指建立在简单递加上的效果,雕塑行业有一句术语叫“一只蛤蟆两张嘴,两只蛤蟆七条腿”。如果仅仅依靠读百遍来理解,断然读不出它的意思,可用精读的方法读一读、想一想,用不了几遍,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说的是做一件工件要多添料,做两件工件可少加料。因此,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阅读中出现难于理解或难于背熟的难题或窘况时,应找准原因和难点所在,在激发学生的自觉性的同时,还必须对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行科学的、细致的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领学生做到读和思结合,在注重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博闻强识、融会贯通,这样我们才能不负古人的真情和初衷,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素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益的提高。
三.新途径:
零距离体验可生成的教学情趣并有效评判
案例:
“不要送=要送”吗?
一份试卷的文学阅读题板块选段中有这样的情节:一位小伙子经人介绍与邻村一位姑娘相约去十里外的镇上看电影……看完电影后,时间已经晚了,小伙子准备送姑娘回家,第一次,他鼓足勇气探问:“路远、天暗,我送你回家好吗?”本以为姑娘会爽快地笑一笑表示同意的,然而他看到的是姑娘的手的摇动……送了一程,他感到不大自在,于是第二次征问:“一个人走,会害怕的,我和你一起走行不行?”心中期待的是姑娘的点头和微笑,然而事实再一次让他的心凉了半截,他看到的是姑娘的摇头似乎还有一种看不懂的示意……又送了一程,这回他感到实在不能再勉强了,于是他第三次追问:“你到底情愿不情愿我送你回家?如果情愿,那你就说一声‘要’,如果不情愿,那你就说一声‘不要’!”结果让小伙子十二分的失望,他听到的是他最不想听到的“不要”这两个字。于是,他伤心地往回走了……第二天,介绍人告诉他好事给吹了,原因是他少不经事,很幼稚,凭简单的想象将一桩好亲事给毁了。试卷上有一道题,问:作品选段中所写到的姑娘,对于“要不要送”的话题,她的真实心态究竟是要送还是不要送?班里的男生全部认为是“不要送”,二十多个女生中只有两个年龄大一点的女生回答的是“要送”,然而提供的评分标准上清晰地写着“要送”两个字,否则不给分。一位同事告诉我,他在课堂上评讲时作了灵活处理,他是把这道题放在就要下课时讲的,他先强调了姑娘的情感具有复杂性,然后,抛出标准答案,随后下课铃声响了,学生想要争论也没有了机会。
剖析:
这样的课堂处置方式值得肯定和效仿吗?结论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它是伪教学,回避了教学的关键点,扼杀了教学的意念和契机,剥夺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使教学沾染了浓郁的权威主宰的色彩,丧失了教学的本真意味。究其因,是教师生成性教学意识的淡薄和教学底气的不足所致。
对策:
其实,这个看似棘手的难题,却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我们能超越常规,运用求异思维,跳出自我,因人求证,是能够找到一条化难为易的坦荡通途的。我在评讲的过程中是这样进行具体的教学的:我们不必急于回答“要不要送”的答案,我们需要先弄清在这一个敏感问题上谁最有发言权的问题,是小伙子还是姑娘?学生答“姑娘”,我立即予以肯定:“对。既然如此,那么在我们同学中,是男同学离姑娘的角色近,还是女同学离姑娘的角色近呢?”连几个本来比较固执的男生也说:“是女同学离姑娘的角色近。”我趁热打铁:“好,那我们就请xxx同学(两个正确理解的女生中的一个)为我们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女同学发言:“首先要透露一个秘密,那就是女孩子的的心理有轻外重内的特点,说远了是中华民族女性的内敛的传统所熏陶的结果,说近了是女孩子的害羞和有心计的特性所带来的习惯。从这一个特点出发,我们来理解‘要不要送’的真意,就会想到女孩子的初次的摇手代表的是害羞,女孩子的第二次的摇头代表的是观望,女孩子的第三次的‘不要’代表的是考验,因为她面临的是终身大事的选择和确定,她必须要求小伙子在三个不同层次做出回应和解答。事实上是小伙子没有经得起考验,因此,他成了一个失望者,也是一个失败者。”我抓住问题的关键点赶紧追问:“从女孩子的角色角度思考,这是xxx同学的回答给我的重要启发,请问除此以外,对于女孩子的言行和态度,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我示意另一个回答正确的女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个女同学说:“我想补充的是:女孩子的表达方式本来就是特殊的,它重感性而轻理性,而对于一个要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的女孩子来说,她的表达方式就更带有了独特性,譬如,她会遮掩真相,看你能不能驱除烟雾;她会故弄玄虚,看你会不会辨清幻景……她要考察你是否真诚、可靠、机灵、沉稳……从这一个方面考虑,小伙子的偏于理性的判断、分析和处置就显出了他的幼稚、狭隘和偏颇,于是他只能得出一个带有表象色彩的错误结论也就不足为怪了。正是考虑到这样的表达方式,因此,我确认姑娘的真实心意是‘要送’。”到此,我请一个男同学说说他听了刚才两位女同学的发言之后的想法,他说:“我感到震惊,我没有想到女孩子会有这样的特殊的表达方式和特殊的心理期待和感受;我同时感到惊喜,因为我由此懂得了只有增强角色意识并按照角色的思维和表现方式去思考才能正确领悟和作出合情合理的判断。”至此,一个原本可能强扭的问题因为尊重了主体和突出了角色意识而自然地扶直了,学生特别是男同学在合理的生成中超越角色和年龄限制,理解了这一行为,增加了阅历,积累了经验。
周仕龙,语文教研员,现居江苏泰州。本文编校:高述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31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