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语文教材的选编应慎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 峰

  实话说,笔者以前进行课文教学的时候,往往只是注意把一篇文章钻研透,生动的传达给学生,虽对于编入教材的有些课文有怨言,但是基本不去想教材的编选问题,总以为那是专家的事情。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感到教材的重要性,现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几篇课文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选文的删改不能影响文意的表达
  首先把课本上《于园》(苏教版七下第三单元)的选段摘录一下:“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教到最后,有个很强烈的感觉,文章介绍了于园的磊石的奇特、水阁周围环境幽美的特点后,很自然的可以把最后一节翻译成“瓜洲的各个园林亭榭,都凭借假山而有名声,(游者)到了于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甚至使人有个感觉:“憾”可以解释成“遗憾”,最后一小句可以翻译成“(游者)到了于园就没有遗憾了”。个人觉得这样的翻译很顺理成章,但是一看教参就不是这回事,教参上的翻译是“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这样的翻译不免让人大惑不解了。笔者仔细搜索材料,才知道是编教材的人对原文进行了删减,原文最后一节是这样的:“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意思是说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细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在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这些句子加上之后,教参的意思才理解通了。
  但是这样一来,不免让人对编者的删减意图产生了质疑,为什么要删掉有碍理解文意的重要的几个句子呢?私下揣测一下,无非是因为出现的“胎、娠、男女”三个词语会让教师不好对学生解释,会让学生产生不好的联想。如果仅仅因为这点就删掉了妨碍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重要语句,就不免让人怀疑编者的思想境界了,是太正统还是太守旧?这几个词语严重到这个地步了吗?有必要大动干戈一定要删掉吗?连刘国正先生都表示,他赞成恢复《口技》原版内容:“删除部分内容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现在把这些内容加进来没什么大不了。”《口技》的语句要比《于园》敏感得多了,刘先生都赞成恢复。现在的社会都在倡导要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了,我们的语文课本还要对学生进行遮遮掩掩,这与当前的大教育气候也不协调吧?
  二.名家名作要谨慎修改
  再看一篇《父母的心》(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故事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教参语)
  课文的结尾是:“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不由得也跟着悲伤起来,她含着眼泪说:‘是我不对,老实说,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慕你们。孩子还给你们,钱呢,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
  看教参对结尾的分析,给予“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将永远回荡在每个读者的心头”。并认为“似乎是一个喜剧的结尾,但仍然使读者为这一家六口担心,他们能否度过这艰难的岁月呢?……读者担心着主人公的命运,这就是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读者也会祝愿父母浓浓的爱心,能克服生活上的千难万险,让全家六口健康而幸福地生活着,这就是哀怨的力量。”
  看这样的分析,对结尾的妙处分析得字字绝妙,让人也不禁要向学生照样剖析,但是仔细看原文,看教参附录的作家原文的结尾却不是这样的。除了字句有点变化外,关键原文的结尾是这样的:“于是,那位父亲由于那位有钱妇女的帮忙,受雇于函馆的某公司,一家六口过上了好日子。”
  看完作家的原文让人有种哑然失笑的感觉,原来教参上剖析的妙处都是在评价编书者的杰作,和作者是没什么关系的。笔者在这里也不禁要猜测:编者之所以要改编结尾的理由是什么呢?一是为了给读者设置悬念,让读者能发挥想象力。二是为了进一步体现“淡紫色的川端康成”的充溢着淡淡的哀愁的文风,所以不想给予大团圆的结局。但笔者认为这有画蛇添足之嫌,给予学生一点美好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对世界怀有美好的向往,相信人间除了父母亲情,也存在陌生人之间的大爱,这未尝不是作者的原意?另外很多教师都对《社戏》的改编有意见。窃以为,既然要选名家的名作,是否应该少改为宜?只要不牵涉到一定高度的问题,可以不改,相信作家的创作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编者觉得哪篇文章不合适,需要大手术,那可以不选这篇文章。
  三.选文要注意时代性和人文性
  教过《甜甜的泥土》(苏教版八上)之后更感觉有话要说,可以先看看教参对这篇文章的说法:这篇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笔者在去年多次听到教师上这篇课文,教师都是按照教参的说法进行教学,并且有的教师明确地把亲妈、后妈标出来,让学生找出相关根据体会小亮和亲妈之间的亲情,后妈对小亮的虐待,有的让学生集体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名教师上课虽然形式活泼了些,语言赏析扎实丰富了些,但是总是脱不了教参的大主旨的框子。
  听了这些课堂教学,且不说主旨后一点的提炼有点生硬,也不免使人怀疑这篇文章有成为学生学习的范文的必要吗?文章究竟在向学生宣扬什么,是在进一步向学生控诉后妈的可恨,还是强调亲妈对孩子的爱才是真挚的?仔细看看,作者是台湾人,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作者在那个时代写这篇文章估计也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对于人们也是有一定的惊醒意义的。但二十年过去了,我们还学习这样内容的文章,有必要吗?当然我们不否认那些经典作品是有持久的魅力的,并且它们的魅力会永久持续下去。但是对于有些作品我们不需要注意时代的特征吗?
  随着经济的发展,好多家庭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等意识的变化而发生破裂,并随着离婚率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我想当今社会一方面需要教育人们珍视家庭的稳定,是不是也需要教育学生正视现实生活啊?现在城市学校中每个班级估计都有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有的地方甚至达到百分之三十的比例,腾讯网上说北京离婚率达到百分之五十(未经考证),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向他们宣扬亲妈后妈的严重差异吗?何况文章中的后妈也仅仅是个别例子而已。如果我们持有通常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说教,除了对正常家庭的孩子的教育之外,是不是也是对离异家庭的孩子的一种伤害呢?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恶毒的后母”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原型,是人们集体无意识的反映。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作品中,都会出现恶毒的后母,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但有心理专家认为,这些文学形象影响了人们的观念,以为后母都是很坏的。其实,恶毒的后母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我们不应该给孩子留下后母就是坏人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对于处于后母和继子关系的人来说,因为心理的相互作用,即使后母的行为与亲生母亲无异,也会因为预设的刻板印象而被误解,所以我们有必要审视我们的选文和教育。再举一例,基层教师对于《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这样的文章颇有微词,因为篇幅太长,没有文学性,当然这样的历史事件在语文书中可以出现,但是能否在选文上下点功夫呢?
  当然,笔者在这里仅仅就这几篇文章进行一点分析,观点可能有失偏颇,只是想阐明编者选编文章应该慎重,应多选文质兼美的文章。
  
  秦峰,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赣榆。本文编校:左晓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3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