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写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解题的方法依然要遵循语文学习之道。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多读、多背、多写,是获得语文的积累与感悟的唯一途径。课本是最好的学习载体,读懂课文、读懂作者、读出自己,是写好作文的必经之路。从语言入手把握内涵、关注表达、理清结构,先模仿后创作,一步一个脚印,是一条作文成功之路。
   关键词:课文  习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094-02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仅靠训练做题是行不通的,它需要积累与感悟。没有积累与感悟,肯定写不出好文章。多读、多背、多写,逐渐积累逐步感悟,有了积累与感悟,作文就是纸老虎。当然,作文的技术指导是必要的,学语文习作文,教师要多一点微观指导,多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多读、多背、多写,赋予学生希望的力量而作文,只为喜欢而写。
  1   学语文习作文,要先会读后随写
   学语文习作文,要多读会读,读懂作者,读出自己。多读,讲的是完全,读完整的文章,读全本的书,没有量变不会产生质变;会读,讲的是方法,积累语言、理解意义、学会运用,先模仿文本后化作己用。读懂作者,讲的是思维,看清文本思路脉络,看懂作者写作意图。读出自己,讲的是独特,是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和建设性理解。文本的创作有时空限制,但文本透出的价值却可以穿越时空,惠及大众,这需要我们有发现力,能从中有所发现。
   阅读是语言的内化。提高读写能力,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在博览群书中积累语言,在举一反三中运用语言。传统的语文教学,读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学生跟着老师读,然后自己再去读,直至成诵。关键的地方,老师点拨一下,“微言大义”式的点拨,其余的则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死记硬背”,因为这是意义识记,是对背诵材料有初步理解的记忆。不理解而勉强记住的东西,事后很快就会遗忘。意义识记有内化语言之功能,这样的记忆越多,越便于学生对句子结构的认知及对文章章法的理解。
   阅读是语感的获得。语言的美丽在语感,语感的获得靠阅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容易读出真情实感,便于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魅力。需要注意的是只强调带着某种感情读得正确、清楚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怎么生动自然地读出这种感情。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使学生知道重音、停顿、快慢、高低,在朗读中如何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变化。二是阅读不随意化,有具体的标准要求,同时创设文本情境。阅读时根据文本选择背景音乐与画面,在视听中让学生依照标准要求去阅读,这样的阅读学生不会感到枯燥无味,方便其读出节律和音韵,在领略文字的魅力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阅读是背诵的必然。熟读成诵是最理想的阅读,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的记忆力最旺盛时期,让学生背诵大量的精彩的段落或篇章,绝不是一种过重的负担,而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必然的路径。熟读成诵的过程,不仅仅是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存,更是体味作者谋篇布局的巧妙、遣词造句的匠心、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当然,语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蕴藏在那些生动的句子中,精彩的段落里,熟读成诵不仅是扎实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也是最好的立德树人。
   没有语言的内化,没有语感的获得,没有熟读成诵,也就没有语文的积累与感悟。多读、多背、多写是获得积累与感悟的唯一途径,不要想走捷径,也没有捷径可走。多写,一定要建立在多读、多背的基础上,否则就不可能仿作,更不可能写出像模像样的习作。
  2   学语文习作文,要得意得形得神
   学语文习作文,会学才会作,勤写方成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随写,勤读勤写,读写不分离,才有可能写出意,写出形,写出神。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记忆与训练它不如数理化,实践与体验它不如音体美,因此,语文的作文指导,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内涵而得意,关注表达而得形,评价内容而得神。
  2.1 把握内涵而得意
   教师指导阅读是“微言大义”式的点拨,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阅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富有个性地理解课文,然后再写下自己的理解。一般而言,有这样的积极体验,写起来比较顺当。比如,教学《香菱学诗》时,我们选出黛玉教香菱写诗的一段话:“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让学生阅读讨论“为何黛玉选诗是先王维、次杜甫、再李白,然后才是陶渊明等?”大家讨论后产生了许多很好的见解。有的认为是先易后难,王维的诗相对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临摹学习,陶渊明等人,其诗风比较空灵,这对于基础较差的香菱来说不易学习,难以理解和模仿。有的认为是量变到质变,学写诗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理所当然要有许多前人诗作底子,没有大量阅读就没有量的积累,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发生质的变化。有人認为是阅读要选择经典,学写诗的仅有愿望是不行的,必须下苦功夫学习前人的经典作品,经典作品囫囵吞枣是学不透的,一定要细嚼慢咽,要“细心揣摩透熟”,读经典的过程就是打基础的过程,有基础才谈得上学写诗。有的认为这是黛玉自己的经验体会,黛玉在大观园中诗词上的地位,足可冠于群芳,她为香菱圈选推荐的书目,安排这样的顺序,就是告诉香菱,作诗要一步步来,循序才可渐进。当我们把讨论的结果,分别整理之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深入。有了这样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写起来当然方便多了。   2.2 关注表达而得形
   契科夫说“写作的技巧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写好一篇文章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不断锤炼语言、推敲语言、反复修改,文字才能渐趋完美。语言是否新鲜灵动是成就一篇好文章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一篇作文中哪怕只有一段新鲜活泼的文字,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会让人眼前闪出一抹亮色,让人心中涌出一片愉悦。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成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文章就是由字、词、句这些语言的基本单位组成的,将一些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巧妙的组合,构成新的句型,就会使语言的韵味更醇厚、更深远。课文精美的语句都值得学生仿写练习,这种练习不仅注重学生对精美语句的识别和赏析,更要求学生能按照精美语句的结构重新造出一个完整的语句来。
   鲁迅先生是当之无愧善于组织语言的高手,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写有:“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样有精美而有深意的语句值得仿写。郁达夫也是语言的高手,他在《故都的秋》中这样写北国之秋:“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样精彩而富有韵味的语句值得仿写。
   学生习作中之所以语言乏味,这和学生缺乏语言结构的把握能力有关,学生如果懂得有效地设置语言结构,让语句更为规整,表意层层深入,这些会让习作中的语言更富有感染力。在学生尚不具备这种能力的时候,让学生在仿句中加强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过程。依照仿句样式,有的这样写道:“真的智者,能够分清是非的流言,能够看透忙乱的世事。”“良辰,我已不能够得到;美景,我早不能苛求。我还可欲可求什么?我懂得失去后才知道珍惜的真理了。可悲呵,可悲呵!悲伤莫大于心死,莫小于无求。”“晚上惊醒,找起衣服,偎在床角,能见到黑暗的微笑,听到死神的味道。从窗外,透过头顶的光线,或在耳边,嘻嘻笑笑的哭声,莫名的感到了顺畅的呼吸。”这样的模仿,既是学生心灵的体验,又是学生习作语言的再造。
   语言的学习,一般的规律是聆听到复述再到仿写,作文教学完全可以借助语文课本,规范学生习作语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根据文本的语境,让学生模仿运用,这是学生语言能力最有效的提升途径。在语言学习中,死记硬背其实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熟读成诵后人们会对语言产生感觉,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种语言感觉。有模仿才会有创造,才可能会运用自如。文本中句式、语段、内容、结构、手法、故事等,都是可供的模仿对象。在仿写实践中,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一不小心就写出了优美的小文章。
  2.3 评价内容而得神
   评价是一种主观体验,即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如果以阅读来助推作文,学生对文章不仅要“分析地研究”,而且要“综合地感受”;不仅要“理智地了解”,而且要“亲切地体会”,真正领略“文章的细微曲折之处”,窥见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阅读境界,产生共鸣,方能进入评价而得神。
   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细节、语言、表达方法等作出评价。如在学习《项链》一课时,让学生围绕“可悲可敬的马蒂尔德”展开讨论,通过细读、研读,学生发现了这个小人物的许多可悲可敬之处。可悲之处,一悲是她心比天高,命如纸薄。她拥有进入上流社会的“美丽”资本,却没有“资本”进入上流的实力,为此她把理想寄托在“梦境”中,排遣自己的“不幸”与“痛苦”,可怜的玛蒂尔德被虚荣心俘虏了。二悲是她为了一夜的陶醉,花了十年的代价。她在陶醉中丢了一串假项链,耗费十年才还清债务,从“美丽动人”的姑娘变成了“粗壮耐劳”的妇女,过了把瘾则脱了层皮。可敬之处,一是她虚荣不虚伪,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面对巨额赔偿,她没有绝望,没有逃避,更没有去买一挂假项链行骗,而是勇敢地承担去赔偿的责任。二是她笑对生活,敢于正视淋漓的现实。她放弃青春,选择尊严,洗衣服、干杂活、争价钱、受嘲骂,她在一条满布荆棘的人生之路上,走过风,走过雨,不叫苦,不喊累。当她再遇自己依然年轻美貌的朋友,当她得知假项链的事实后,她的脸上露出灿烂的天真的笑容,这笑是多么地自信和骄傲,是可贵的诚信与当担。这些有一定深度的理解,是从文本的细微之處发现的,是从大家分析中感受到的,是从七嘴八舌讨论中体会到的,我们把这种评价性的阅读理解整理好,记录下来,既是加强记忆、促进思考,也是把文本的意义理解引向深入的习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文是语言学习载体,读书随写是积累感悟。语文学习,作文不该是挡路虎,我们要给作文以希望的力量,让每一个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尝试作文的快乐,享受作文的成功,不再以绝望的力量而作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99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