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阅读的语境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琼珍
文化经典作为福建省2009年高考必考的内容,考纲要求考生“能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析和概括”。但是,文化经典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存留物,与读者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对话文本的现实语境已经消失,要能够准确地理解它,并“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析和概括”,需要对文本提供的语境信息重新把握。相比较而言,《孟子》具有较为完整的篇章性,文本自身提供了读者理解文本意义所需的较为充分的语境;而《论语》是语录体,大多是片言只语的记录,提供的语境信息不够充分,把握文本意义往往需要读者对文本语境进行更加深入的探析,甚至重新建构。
下面以2009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文化经典题为例来谈谈: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②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出题者对第一则“里”的注释是“居”,那么由此可以产生对句意的两种不同理解,第一种理解是,“居”的含义与孟子说的“居仁由义”意义相近,即居心于仁的意思,也就是怀有仁德是最美的;第二种是“邑”的意思,即住在有仁德的人居住的地方就是最美的。而选择题的设项A为“环境对人的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影响,要谨慎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设项B为“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这两项所阐述的内容都是基于第二种含义而设的。可见题目所提供的注释并不明确,由此形成语境的多重性。
再如高考题中“无友不如己者”一句,出题者给出的翻译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但事实上,对这种解释,古今不少学者都提出了质疑。“不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这一说法,岂不是同孔子的“仁”的思想相违背?明代杨慎在《丹铅续录》也否定了这种理解,认为:“必择胜为友,则胜己者必以我为不如己,而不我友矣。”也有学者把它理解为“不要和跟自己不相似的人交朋友”,或“没有朋友比不上自己的”。可见,不同的人看法不一,正是由于从不同的理解出发,为其建构了不同的语境。如果从《论语》整体语境入手作更深入地探析,考察孔子当时说话的对象和情境,就会发现孔子这句话其实是针对某一类“友便辟”的弟子而说,这其实正体现了孔子“因人施教”的教育思想,那么题目中的翻译就具有它的合理性。在高考试卷中,出题者通过译文给出明确的语境,也就避免了考生的误读。又如《雍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当时的语境已无从考察,只能让后人猜测,重构对话语境就成为阅读的必需:冉求在怎样的情境说这话,需要读者揣摩甚至重构语境。朱熹在《四书集注》就曾引胡氏的话说:“夫子称颜回不改其乐,冉求闻之,故有是言。”孔子与弟子的交谈,弟子知道老师要表达的意思,是因为当时的语境还在。而今天,语境已消失,读者要了解孔子话的含义,就必须深入探析,在阅读中重构当时的语境。
上述可见,语境的探析与重构对于文化经典的阅读至关重要。因而,在文化经典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也要指导学生将正确把握文本语境作为理解文本意义的关键。
具体地说,要正确把握文化经典的内涵,就必须善于从文本内外去探析、破译隐含语境信息的密码,并在阅读中建构起一个完整的语境。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从关键的文言实词入手。一些文言实词的解释往往关系到全文语境的建构,选择词语的一种含义,就等于建构了一种语境。如对儒家著作中“仁”的解释,“仁”有仁道、仁德的意思,还指有仁德的人,对它的解释不同,形成的语境就不同。还比如《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一句中“忍”的含义,一说为“容忍”义,其语境为当时之人以为此事可容忍,意思是季氏以大夫而僭天子之礼,此事可忍,何事不可忍。另一说为“忍心”义,意思是季氏八佾舞于庭,上僭天子,近蔑其君,此事忍为,何事不忍为。第二,从重要语句的语气判断入手。古文没有标点,其重要的语气标志在于虚词,对虚词语气的判断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语境。如《阳货》: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对于本段重要句“吾其为东周乎”存在两种理解,一说是兴周道于东方,一说是东周指平王东迁以后之东周,孔子认为,如有用我者,我不会使之成为礼崩乐坏的东周。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对“其”的理解,“其”既可以表示强调语气,也可以表示反问语气。把“其”理解为强调语气时,就侧重于前一说,把“其”理解为反问语气,就侧重于后一说。语气不同,形成的语境就不同。第三,从《论语》的整体语境去观照。有时,单就文本自身无法准确把握语境,就需要放到整体语境中去观照。如《先进》:“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也有两说,一说是孔子对颜回的批评,颜回对孔子的话深信不疑,不能质疑问难,无法做到教学相长。另一说是孔子谦虚的说法,颜回对孔子的话心领神会,与他心息相通,达成默契,这是他在赞扬颜回的才慧。当我们把这则《论语》放到整部《论语》中去体会,就会发现孔子对颜回一直是持赞扬态度的。且在《为政》中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认为颜回“终日不违”并非是“愚”,这恰好与上文互相阐发,我们就可以发现第二种说法比较合理。其实孔子对颜回似贬实褒。
任何语言都是交流、对话的工具,理解文本就是要理解说话者的表达意图,因此,我们不仅要从文本前后的语言环境去把握,更要从说话者的对象、所处情境来探求他的表达意图。特别是在文化经典的阅读中,探求与重构语境,是我们准确把握文本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赖一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5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