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静
古典诗歌中有一类作品是以历史题材为主题的,这一类诗,我们传统上称之为咏史诗,就是歌咏历史,把历史上的人物、历史上的故事作为诗歌的内容。诗人往往在此基础上抒发议论、表明观点,甚或掺入自己的身世感慨。
优秀的咏史诗有一个自身的传统,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晋代的左思,把历史现象、经验与个人的现实遭遇、情感体验成功地结合在诗歌之中。“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左思《咏史》第二首)这首诗以“涧底松”与“山上苗”作鲜明的形象对比,咏左思心中的不平之感,诉说他心中的某种思绪,对人生的某种感受。这首诗最后咏了汉朝的几个历史人物,写到了历史题材,所以是咏史诗。但它同时又非常强烈地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情,这就是左思开创的咏史诗的传统。
好的咏史诗首先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感受,诸如牢骚、不平,然后才在历史人物中找一个吟咏的对象,“或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或先述史事而以己意断之;或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合;或止述史事而己意默寓”。总之,“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张玉谷《古诗赏析》)。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唐代的咏史诗是如何写的:
一、立论新奇精辟
如杜牧《乌江亭》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溃围到乌江,亭长建议渡江,他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难”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再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秦始皇以为焚书坑儒就可以永保其万世伟业,殊不知秦王朝在他死后没几年就倾覆了,而使之灭亡的刘邦、项羽等人,一个原本是市井无赖,一个是世代将军出身,都不是儒生,也从来不把书当回事儿。这真是对秦始皇专制统治的文化愚民政策的莫大的讽刺。
二、借咏史托古讽今
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从安史之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心备罹祸害。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三、抒写怀才不遇之感
唐代诗人最重要的集体性的人生感慨是什么?是怀才不遇的感觉。诗人都是自命不凡的,诗人又大多是命运欠佳的,于是怀才不遇便成为诗坛上整体性的牢骚。当他们来咏史的时候,就从古代历史中寻找怀才不遇的典型人物。他们会找谁?第一,他们找到了西汉初年的贾谊。“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的人生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人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帝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第二,他们找到了西汉的王昭君。“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琵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的诗题叫做《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探”,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当然,这其中也寄寓着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贾谊有天下第一的才华却没被重视,王昭君有天下第一的美貌却不被重视,两者的悲剧性质是一样的。
从创作上讲,概括史事简洁生动,评论精辟透彻,是咏史诗成功的关键。叙事含蓄和立论精譬是咏史诗的艺术标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59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