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初期儿童琵琶教学法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现代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在大力倡导传承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坚定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的理论指导下,近年来琵琶普及教育尤其是儿童琵琶普及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儿童琵琶普及教育良莠不齐,现状堪忧;另外关于学龄初期儿童琵琶教学法的研究相对甚少。儿童琵琶普及教育既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有益补充,又是专业音乐教育和师范音乐教育的人才孵化基地。它既承担着实施人文美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又担负着向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和专业音乐院校输送琵琶人才的重任。本文依据学龄初期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详细阐述了碰撞与共鸣教学法、通感与联觉教学法、大学科教学法、良性暗示与鼓励性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多模式化的教学法、 基能训练教学法、音色库教学法、自主自助与自主互助教学法、“LOVE”教学法、乐学教学法等11种学龄初期儿童琵琶教学法,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专家和同仁关注儿童琵琶教学,使琵琶艺术更加璀璨,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学龄前期及学龄初期儿童琵琶教学法;碰撞与共鸣教学法;通感与联觉教学法;大学科教学法;良性暗示与鼓励性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多模式化的教学法;基能训练教学法;音色库教学法;自主自助与自主互助教学法;“LOVE”教学法;乐学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识码】A
琵琶是中国最富有表现力的传统民族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琵琶艺术在经历了隋唐和明清两次发展高峰后,于20世纪后半叶迎来了第三次发展高峰,具体表现为:专业民族音乐表演团体的成立、民族民间音乐的抢救、女性艺术家地位的提升,演奏的专业化,琵琶技术的系统化、技巧的创新化,以及琵琶义甲和金属弦的使用,特别是运用十二平均律制作琵琶,使琵琶音响更具时代气息和国际化,表现空间更为广阔;这些推动了琵琶协奏曲的创作和大量新作品的涌现,从而使琵琶艺术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高峰时期,也使琵琶艺术教育得以广泛普及。
随着现代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在大力倡导传承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琵琶普及教育尤其是儿童的琵琶普及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儿童琵琶普及教育现状堪忧。如教学方法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口传心授,授课模式还是以一对一授课为主;另外,关于学龄初期儿童琵琶教学法的研究也相对甚少。目前,儿童琵琶普及教育仍属于社会音乐教育范畴(北京某些小学除外),它既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有益补充,又是专业音乐教育和师范音乐教育的人才孵化基地。它既承担着实施人文美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又担负着向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和专业音乐院校输送琵琶人才的重任。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来探讨学龄初期儿童琵琶教学法,即学龄初期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学龄初期儿童琵琶教学法。
一、学龄初期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学龄初期是指儿童从6、7岁到11、12岁这一时期,大致相当于小学教育阶段,这一时期是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
学龄初期儿童身高为120cm—150cm,体重为20kg—40kg。6—8岁儿童大肌肉群的动作协调性较学龄前期有了很大发展,但小肌肉群的动作协调性还较差,肌肉发育尚不完全,肌肉含水量较多,蛋白质和无机物含量较少,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肌肉富于弹性,但力量弱,耐力差。因此不宜做单调性的长时间维持一种姿势的静力性训练和力量性训练。所以,练琴时要劳逸结合,不要超强度单纯性地训练力度和耐力。此外,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但牢固性较差,因此,学琴、练琴时要特别注意琵琶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切记琵琶技术动作从“超”慢练或“慢练”开始,循序渐进。
9—12岁的儿童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稳发展阶段,骨骼中胶质较多,钙质较少,富有弹性、可塑性较大,但坚固性差,易弯曲变形,因此学琴时要特别注意持琴姿势和琵琶技巧的动作轨迹及其用力方向的恰当性。此外,该阶段儿童肌肉含水率较高,肌肉细长且柔嫩,因此可多安排中、小强度的琵琶技巧练习,不易安排静力性或爆发性的技巧练习。
一二年级学生脑重量能达到1280g,基本接近成人脑重量。儿童7岁时颞叶发育已接近成人,但额叶尚未发展完善,皮质的兴奋与抑制机能不断增强,且兴奋与抑制过程日趋平衡。三四年级学生脑重量达到1350g左右,神经系统发展较快,兴奋和抑制的机能有所增强,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有所提高。大脑神经的机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大脑内抑制的发展,使心理活动更趋稳定,比一二年级的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听课,8—12岁儿童可连续注意20分钟左右。
6—7歲低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处于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不够精细。自我意识强,集体意识较模糊,对待学习的挫折情绪也不如五六年级学生那么强烈,对活动的成败一般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一般不会放在心上,一会就恢复到初始状态。易看到自身优点,不易看到自身缺点,尚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于老师。情绪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自我控制能力较之学龄前期阶段有了明显发展,但仍较差,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做事缺乏耐心和毅力,学习动机大部分依赖于对老师的喜爱程度和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度、吸引度。对老师依赖性较强,几乎无条件地信任老师,他们对老师的信任超过了对家长的信任,所以教师应以身作则、以身为范,处处为学生榜样,并要充分利用这种良性依赖感和“向师性”来培养营造“信任融洽”且充满“温暖和爱”的和谐师生关系,进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指导性、引导性、启发性教育。 8—12歲小学中年级学生已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认知活动的目的性明显增强,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仍不完善,可连续注意20分钟左右。教师讲授新课时应注意充分把握运用这“黄金20分钟”,讲解不宜过长,讲述琵琶技术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时要简单明确、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该阶段最明显的心理特点是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自我尊重和获取他人尊重的需要较为强烈,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态度,不再无条件地完全信任老师,而且特别关注老师的“公平”性。由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动荡”的过渡时期,教师工作的重点是在学生的“动荡期”中如何赢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可。
二、学龄初期儿童琵琶教学法
学龄初期儿童琵琶教学法是专门针对6—12岁儿童的琵琶教学法。是指在琵琶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6—12岁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所采用的适合该年龄阶段学生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
对学龄初期儿童进行琵琶教学,是对她们进行音乐普及教育。琵琶普及教育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培养专业琵琶人才的孵化基地;二是为了培养更富有创造力、发展更全面、更完善的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这首先是培养人。”玲木镇一也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养一些少数伟大、杰出的“天才”,而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把每一个孩子都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与完美的人格的极优秀的程度,而事实上这也是每一个人所应追求的目标。可见琵琶普及教育的目的更在于培养富有创造力、发展更全面、更完善的人。
通过对学龄初期儿童开展琵琶普及教学,既弘扬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又承传和发展了琵琶两千多年的技艺;既对儿童实施了人文美育,又提高了儿童的音乐文化修养;既促进了儿童右脑的发展,又有利于儿童左、右脑的互补与平衡;既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智商,又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情商,更有利于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教学更是一门艺术。音乐和音乐教学可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达到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作美的能力。我们应该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学龄前期及学龄初期儿童琵琶教学法,使琵琶教学成为“艺术中的艺术”。
本文研究的教学法有碰撞与共鸣教学法、通感联觉教学法、大学科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良性暗示与鼓励性教学法、多模式化教学法、基能训练教学法、音色库教学法、自主自助与自主互助教学法、“LOVE”教学法、乐学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并非常规性的教学法(常规教学法有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欣赏法、练习法、实践法、演示法、观摩法、探究法等),它们是在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初期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由常规教学法派生、发展而来的。
(一)碰撞与共鸣教学法
碰撞与共鸣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师生间在认识、思维、情感上产生碰撞、共鸣的教学方法。
“碰撞”和“共鸣”(或同频共振)都是物理学的概念,前者指两粒子或物体间极短的相互作用,碰撞前后参与物发生速度、动量或能量改变。这里借用物理学的概念,用以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产生的思维和心灵上的碰撞,碰撞会激发出思维的“火花”,会带来思维的活跃、交换和提升,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后者指两个物体由于振动的频率相同,一个物体振动就会引起另一个物体相应的振动。这里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艺术与学生的思想认识达到同一“频率”时,师生间就会产生认识、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共振”或“共鸣”。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就要求教师在学龄前期和初期儿童的琵琶教学中善于寻找和发现孩子们心中的这根独特的琴弦,以孩子的视角去了解、理解孩子,准确找到突破口,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进行真诚有益、温暖友善的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与教师所讲内容产生“共鸣”,从而在愉悦的心情下信任老师,接受知识,发展思维,这种做法有利于解决学生学习上的“瓶颈”问题,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有益而可控的思维碰撞也是很好的,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教师的思维产生碰撞,这种碰撞也许是瞬间同向的放大、激发和完善,并走向内化;但也许是反向的思维碰撞,这时作为教师不能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应告诉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不如无师”,学生不一定要全部接受老师观点,可以存疑,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但是教师要给自己和学生布置一项任务,就是教师和学生课下都要对双方彼此的观点加以对比分析,下次上课时再作交流和沟通,然后灵活内化,这样有利于孩子从小养成分析研究的习惯,同时也教会学生在与人交流观点不同时不应盲目排斥,而是要认真公正地分析彼此的观点,最终灵活取舍,升华内化。
由此可见,教育不是单向的,教学也不是一言堂,而是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相互合作的过程。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通感与联觉教学法
通感,又叫“移觉”,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具体运用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联觉是心理学的概念,是指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最常见的联觉是“色-听”联觉,即对色彩的感觉能引起相应的听觉。 通感與联觉教学法是指利用通感和联觉的原理,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接受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在讲授乐曲瀛州古调之《鱼儿戏水》时,教师可先进行示范演奏,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之后边欣赏乐曲边以一连串的启发式问问题的形式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乐曲。如:询问学生乐曲的音乐感觉基调是怎样?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画面的色彩基调是怎样的?都有些什么色彩?小鱼是什么颜色的?红的?黑的?金的?黄的?花的?音乐里的小鱼们在做什么?小鱼顽皮吗?淘气吗?可爱吗?它们在做游戏吗?猜猜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在做什麽游戏?活泼的小鱼们在碧绿碧绿的荷叶群里捉迷藏了?画面中除了小鱼还有什么呢?孩子们,你们有没有闻到阵阵微风送来的缕缕荷花香?等等问题。之后请孩子们边听乐曲边讲述小鱼们的故事。然后教师再开始介绍和学习乐曲。本节课结束时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即回家后边听《鱼儿戏水》边画画(可画连环画)。9至12岁的孩子也可布置制作音乐动画《鱼儿戏水》,下次上课时大家再一起分享、讨论。
再如,引导学生将四根弦每一把位的音区进行色彩感、味觉感或情感色彩的标记,例如:四弦的相把位和第一把位音色浑厚、深沉,像味道醇厚的黑巧克力;一弦的第一把位和第二把位,色彩明亮,像在阳光下吃美味的果冻;第四把位的和弦音高亢、明亮,像海洋动物们音乐会;第三把位的和弦音像昆虫们在鸣叫;第二把位的和弦音柔美、婉转,像鸟儿在歌唱;第一把位的和弦音大气、流动,像浪花在舞蹈等。
此类教学案例还有很多,此处不再赘述。
(三)大学科教学法
大学科教学法是指将琵琶教学放在大音乐、大艺术、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教学理念中,在琵琶教学中不再单纯性地教授琵琶知识、技术、乐曲等,而是将文学、舞蹈、绘画、声乐、曲艺、戏曲戏剧、其他器乐等艺术以及历史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的相关知识杂糅到一起的教学方法。
如讲授乐曲《昭君出塞》时,可先向学生们讲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讲述王昭君的故事,有条件的话可播放相关影视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王昭君这一人物形象,理解昭君出塞这一社会历史现象,然后再讲授乐曲。再如,讲授《新翻羽调绿腰》时,可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当时的风土人情,再向学生介绍唐代歌舞大曲《绿腰》及相关文学作品,给学生播放仿唐乐舞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乐曲、把握乐曲。
(四)良性暗示与鼓励性教学法
暗示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未意识到的刺激影响作用,特别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人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都能收到暗示。暗示现象的作用基础在于人具有可暗示性。
良性暗示也叫积极暗示,是心理暗示的一种,能够对人的心理、行为、情绪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良性暗示与鼓励性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言语性、动作性、表情性、氛围性的良性暗示手段和多种鼓励性的方式开展教学的方法。
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孩子特别容易受他人情感和言语的影响,而且对老师有特别的依赖性和强烈的信任感,结合这一时期的儿童特点,教师在琵琶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和良性暗示学生。如儿童的某个琵琶技巧演奏得不错时,教师应微笑地走过去抱抱她,并对孩子说:“宝贝,刚才表现很不错,继续加油啊!”再如,儿童在面对老师检查时表现出胆怯、不敢弹奏时,老师应用鼓励的眼神微笑着看着她,并轻声跟孩子说,“宝贝,不要害怕,放开大胆地弹,遇到不会的或忘记的老师会告诉你的。宝儿,老师特别喜欢你自信大胆弹琴的样子,很可爱的。我们一起加油!”
教师还需在维护孩子的自尊心的基础上,着重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如上课前让学生们说出本周自己的进步地方,下课前再让其说出本节课的收获,然后让每个孩子大声说出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优点,最后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缺点写到作业本上,每天练琴前念一念。另外,每节课结束时都让孩子们大声说“我是最棒的,我会更加努力的。”或者其他的良性暗示口号。另外,对于接受能力稍弱的孩子,教师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和鼓励,实施更多的良性暗示。
(五)启发教学法
启发一词源于《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启发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
早在春秋时代大教育家孔子就实践了启发式教学。在中国最早的教学理论著作《学记》中对启发教学也有精辟论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称,乃为善教也。”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认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就要求教师在琵琶教学中要善于通过比喻启发、故事启发、演示启发、表情动作启发、设疑启发、类比启发、故错启发、点拨启发等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和研究,由“让我学、逼我学”转变为“我要思考着学,研究着学”。
(六)多模式化教学法
多模式化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模式上打破传统意义上单纯性“一对一”的授课模式,而采用一人课、小组课(2—6人)、集体课(6人以上)等几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法。
教师上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比如,对于7级以上的学生、参加中考特长考试的学生、参加高考的学生应上一人课,这样讲授得更详细,更有针对性。对于初学的学生和7级以下的学生可选择上小组课或集体课。需特别指出的是,集体课中的排练课和多媒体课适合所有学生上,另外集体课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如课堂上师生座位的安排不一定每次都是教师坐前面学生坐在教师对面的这种形式,也可以是师生共同围成一个圈坐;上课的场地也不一定非要在教室里,也可在多媒体室,也可在公园的草地上、凉亭里,也在大自然里等等。 需特别指出的是,在琵琶集体课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可制作系统全面的课件开展教学。
(七)基能训练教学法
基能训练教学法是指训练琵琶左右手基本能力的教学法。通过基能训练增强左右手各个关节、各个肌肉群的灵活度和控制度,使学生适合演奏各种技术难度的乐曲,不再存在技术短板现象。
基能训练法不是单纯性地训练某种琵琶技巧,而是一套系统的训练程序,第一步通过打音、撞、摭分、分弹、摭挑、弹、双弹训练左右手指的指力、体会动作轨迹和发力方式,并在此过程中穿插手臂手指的放松训练;第二步训练常用琵琶技巧和左右手各个关节的灵活性、独立性;第三步训练各种琵琶技巧以及手臂、手指的协调性,其间穿插放松训练。
如左手的技能训练方法,首先教师要心中明确左手训练的目标,目标是训练左手手指的力度、耐力、灵活性、控制度(强、弱、轻、重、缓、急等)和左手的预备感觉等。在具体训练中,第一步先进行左手各个手指在第一把位的打音训练、各个手指在第二把位的撞的训练、左手预备感觉训练、音阶模进练习曲、左手手指手臂放松训练及全身放松训练;第二步进行左手各个手指在第二把位、第三把位的打音训练、各个手指在第三把位撞的训练、左手预备感觉训练、在第一把位的扳指练习、左手活指练习、左手手指手臂放松训练及全身放松训练;第三步进行左手各个手指在第四把位和相把位的打音训练、各个手指在第四把位撞的练习、左手预备感觉训练、在第二把位的扳指练习、手指独立性练习曲、左手手指手臂放松训练及全身放松训练。每一步持续一月左右,三步轮完后继续循环练习。
基能训练还包括轮指的训练方法、左手吟揉打带等装饰性润色技巧的训练方法、右手滚指、摇指等线形技巧的训练方法、左右手及手臂重力感觉体会训练、渐强渐弱训练,等等。
(八)音色库教学法
音色库教学法是通过聆听影像资料和亲身体验、探索各种音色,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音色“数据”库的教学法。
音色有空灵的、浑厚的、明亮的、暗哑的、单薄的、厚重的、柔美的、刚烈的、浓的、淡的,等等。
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追求不同音色的兴趣,要引导学生去探索不同的音色,比如,让学生尝试在琵琶琴弦的不同位置演奏,在弦轴处演奏是何种音色?在相把位演奏是何种音色?分别在第一把位、第二把位、第三把位、第四把位演奏是什么音色?在复手到最后一个品间的1/2处、1/3处、1/4处、1/5处、2/3处、3/4、4/5处演奏有时什么音色?义甲触弦角度不同会带来怎样不同的音色?如义甲垂直于琴弦演奏是什么音色?食指倾斜稍带旋转触弦演奏是什么音色?另外,义甲触弦深浅不同会带来怎样不同的音色?指拨、腕拨、臂拨同一位置是何种不同音色?指拨、腕拨、臂拨不同位置会是怎样不同的音色?义甲露出手指指甲的长短不同会带来怎样不同的音色?指甲经弦速度快慢不同音色会有怎样变化,等等。
教师可指导学生欣赏各个流派和各名家的演奏,引导学生体会、分析不同的演奏风格,不同的音色特点,从而丰富自身音响概念,充实音色库。
通过这样长期积累,使学生头脑中的音色数据日益丰富,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将音色分类整理,讲解乐曲时可指导学生选择与乐曲风格相符,并能增强乐曲表现力的音色来演奏。
(九)自主自助与自主互助教学法
自主自助与自主互助教学法是指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指导学生主动地自我学习和引导学生之间互助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方法。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教育论》中指出:“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自我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教学不只是直接给学生以知识,还要唤起学生自己求得知识的强烈愿望。教学的艺术在于替学生创造出一個最适于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来。”所以,作为教师首要任务是培养学龄初期儿童对琵琶的兴趣,然后再指导学生自主自助和自主互助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律意识。这样既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增进了学生间的互助友谊,教书育人两相宜。
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和兴趣,并且“长久”保持这种内驱力和兴趣,这是教师应该着重思考的方面。适当开展一些与琵琶教学相关联活动,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热情,这些活动可以是与琵琶教学显性相关联的,也可以是与琵琶教学隐性相关联,如成立音色探索小组、举办师生音乐会、举办“我是琵琶小能手”评选、举办“我与琵琶”的征文比赛、举办“我的琵琶印象”小型画展等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自主自助学习,开展“互助小达人”活动、“好朋友结对子”和“我是小老师”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互助的学习。
(十)“LOVE”教学法
“LOVE”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带着对学生真诚而深厚的爱开展教学实施教育的教学方法。
教学艺术首先是爱的艺术,琵琶教学亦如此。“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师生间的接触是最微妙的,是情感与情感的共鸣,心灵与心灵的呼应,个性与个性的影响。“母爱教育”倡导者特级教师斯霞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不仅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还可以使他们从自己所感受的爱护中陶冶良好的情感,使他们从中学会应怎样用高尚的情感去对待别人,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对形成他们团结、友爱、互助等良好的品质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培养爱人民、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方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认为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特级教师魏书生有“我以我心付童心”的名言。作为琵琶教师,特别是学龄初期儿童的琵琶教师更应该带着“宽容和友善的爱”去教学,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灵是很纯真,也是很脆弱的,易受外界的影响,软暴力和过分严厉的教育都会给幼小的心灵带来巨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会延续她一生,所以,孩子的心灵更需要爱的呵护。教师应以欣赏和爱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优点,以医生和家长的目光看待学生的缺点,和善地教育学生,让学生在爱和愉快的氛围里吸收知识、学习技能。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是一时兴起,而应渗透进教学和师生接触的点点滴滴中。
(十一)乐学教学法
“乐学”一词最早见于我国教育专著《学记》。乐学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快乐学习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轻松、愉快、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大脑皮层会产生兴奋优势中心,可增强人的记忆力,活跃创造性思维;在焦虑不安、郁闷胆怯的状态下学习,则会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水平。
音乐本身会带给人快乐,学习音乐更应该是一个快乐、愉悦的过程,在音乐学习中开发人的潜能,体验自身价值、提升幸福感。如何变苦学为乐学?如何激发学生的潜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一些爱与耐心,多一些风趣与幽默。让儿童感到音乐学习不是痛苦的过程,而是享受的过程,是快乐而愉悦的过程;老师不是可怕的巫婆,而是温柔可亲的“妈妈”;学校不是恐怖的场所,而是产生快乐、孕育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潜能的乐园。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指出:“教学和教育的技巧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教师在儿童琵琶教学中可设计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如身体的律动游戏可与节奏学习结合起来、绘画可与乐曲学习结合起来,等等。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多一分亲切,多一分幽默、多一分风趣;课堂上应多一些欢乐、多一些轻松、多一些笑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张卫民.儿童艺术教育创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5]朱詠北,王北海.新编音乐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6]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9]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10]刘金花,邓赐平.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1]王超慧.琵琶弹奏入门[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12]李景侠.中国琵琶演奏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13]丁丽娜.少儿琵琶初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丁丽娜(1980—),女,山东梁山,研究生,泰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及音乐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