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化学新课标下的“体验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永杰

  《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化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学习,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化学”
  
  引用刚刚发生的新闻事实,就是很好的学习体验。如在学习苯的性质时,我就给学生介绍了2005年11月吉化双苯厂生产锅炉爆炸,引发松花江水污染的重大事件。进而问学生:苯具有怎样的性质?为什么会污染水?新闻中提到的硝基苯是苯通过什么反应制得的?怎样应对这场水污染事件?课堂上学生围绕苯的性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习气氛非常活跃。
  新课程构架下的许多习题、试验、资料、研究性学习课题,都为“生活的”化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如糖尿病的检验、指纹检查、天然水的净化、马铃薯和米饭中的淀粉的检测、砖瓦水泥和大理石中碳酸盐的测定、真假羊毛的鉴定……再如,由过氧化氢、过氧化钠的学习,理解过氧乙酸对SARS病毒的作用原理;利用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介绍杀灭禽流感病毒的日常方法。这些学习体验,能让学生的化学知识与生活实现“零距离”。
  
  二、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学化学”
  
  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社会生活、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自然科学,这就决定了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生产实践都能为化学教学提供丰富而有效的科学探究素材。
  例一:月饼盒中常放一小包脱氧剂,可以利用这一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景,去引导学生对脱氧剂成分进行探究,观察其颜色。根据其脱氧原理及颜色进行假设与猜想,进行实验探究:将粉末分别加入水、碱、酸中,观察到前两者没明显变化,后者冒气泡,反应后一段时间加硫氰化钾溶液,发现变红,即存在铁离子。由此,逐步引导学生得出脱氧剂粉末中存在铁粉这一结论。
  例二:Na2O2和H2O混合,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却没有出现预期的红色,就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
  师:红色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OH-使酚酞变红。
  师:红色没出现的原因?学生:可能没有OH-,也可能没有酚酞。
  师:假设是没有OH-,如何证明?学生:另取NaOH溶液滴入,应变红。
  师:假设是没有酚酞了,如何验证?学生:另取酚酞进行实验。
  师:如果两次实验后溶液还不变红,那么原因又是什么?……
  在实验探究体验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兴趣高,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制作――让学生体验“做化学”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化学。这里的实验制作指凭借简单工具和材料,完成某种实物作品。教师鼓励学生用身边废旧物品等简易材料搞科学小制作,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以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展操作技能。实验制作可以多样,如制作微型实验仪器、简单化学物质的球棍结构模型、简单化学工艺品等。如自制化学实验中的多用滴管,把塑料管(废圆珠笔芯拔去头部)和塑料滴瓶(废滴眼液瓶)洗净、凉干,用细铁丝穿过塑料管,再伸进滴瓶尖嘴中,塑料管口与滴瓶尖嘴相距约1厘米,用火焰加热,当管口和瓶口熔化、着火时,立即使两者对准融合,拉动铁丝,使内部流通。烘软塑料管另一端,趁热拉细,剪去多余部分,一支滴管做成了。学生在这一制作过程中有了真实丰富的体验,加深了对实验制作过程中所应用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资源再利用意识。
  
  四、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化学”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尤其是对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如学习酸雨内容后,学生掌握了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引起的,酸雨对地球上的动植物、文物都有破坏影响,怎样减少酸雨的产生呢?同学们在课后通过调查、网上搜集资料等方法来尝试解决。如此探求知识的过程,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在体验中“说化学”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潘孟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77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