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数学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理念,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的教学理念更是让我们耳目一新。《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多次使用了“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的提法。由此可见,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活动体验,倡导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习数学。
  【关键词】数学活动;体验学习
  受数学学科特点和传统教学的影响,在过去的数学教学模式中一般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的学习缺乏自主体验的感受,丧失主动探求新知的热情。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改革的到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各种积极的体验,从而爱学数学、会学数学、用好数学!
  一、情境体验,乐学数学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情境的创设体验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一种有效地手段。这也就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把课堂自主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探索感受知识,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什么是周長”时,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活动情境:让学生描出一片树叶的边线(只用一笔,且不重复),使学生在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周长”,然后利用学生课堂生成的素材让学生判断:描的对吗?说说你的想法,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从树叶边线中的某一点开始,沿树叶边线走一圈又回到了这一点”刚好就是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当中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体验“周长”的含义,使新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从而更好理解了“周长”的含义。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体验中获得数学知识,爱上数学学习。
  二、实践体验,探究数学
  北京市第八小学,在一间活动室墙上赫然醒目的挂着一块横匾“我听见了,忘记了”“我看过了,记住了”“我做了,理解了”。这学校显然关注到小学生动手能力,意识到学生在做中探,做中学的重要性。我们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把教学设计具体化,教学过程知识点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成看得见、摸得着的。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老师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学具:1个圆锥、3个圆柱(老师为三个圆柱编上号,其中1号圆柱与圆锥等底不等高,2号圆柱与圆锥等高不等底,3号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和一盆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去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究,学生发现:用圆锥装满水,倒进3号圆柱中,倒3杯刚好倒满,而1号2号圆柱却没有这个关系。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圆锥装水倒进3号圆柱中,倒3次刚好装满,这个圆锥与3号圆柱有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等方法发现这个圆锥与3号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究新知,对所学过的知识理解更深刻,同时培训学生创新能力。
  三、生活体验,用好数学
  学生从课堂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只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否则只是纸上谈兵。因此我们应当引领学生走出教室,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一位老师出示了昨天学校刚刚颁发的文明班奖状。和学生有了以下对话“同学们,上个月,我们班得了文明班,你们高兴吗?”“高兴”“那么,我们一定要好好地保管好它。请你运用我们所学过的数学知识,为它做一个镜框,好吗?”“好”这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数学问题,要做好这个镜框,需要用测量长和宽的长度,计算镜框的周长和镜面所需要玻璃的面积。而把这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走出课堂,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不再是纸上谈兵。
  四、评价体验,享受数学
  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学习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灵活、有针对性地运用恰当的评价语言,合理科学的评价方式,在肯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又提出新的要求,让学生得到方向的指引,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其兴趣,培养其自信心,会使学生在鼓励中不断地进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走向完美,走向成功。
  一次听一位老师上二年级下册的《图形的特征》一课,在探究图形特征时,老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去找图形的特征。汇报时,这位教师的精彩的评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去找图形的特征,有什么发现?
  ……
  师:某某同学回答的声音响亮,非常好,我要向他学习。
  师:这个同学回答时能边说边演示,让我们听得很明白,我们要向他学习。
  师:你不但能发现长方形边的特点,而且能找到角的特点。真了不起!
  师:能从前面同学中的发言中受到启发,做出补充,你真是一个认真听讲,善于思考的孩子,大家表扬他!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师:你能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图形的特征,不错!
  ……
  该老师在评价中自然地流露出老师对学生的肯定和赏识,从不同角度的评价,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潜能,认识自己,拥有自信。同时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老师恰如其分的表扬、肯定和生生间的评价使课堂充满生机,学生课堂评价中体验着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课堂上应多用表扬、鼓励的语言,要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使学生在多元的评价活动中领略到成功的自豪感。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人为本,倡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掌握数学学习技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重视创设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在体验中学习,获取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朱梦倩.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学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2.
  [2]]吴永章.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实践[J].现代教学,201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30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