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认知特征和社会适应的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雪飞 徐婼荧 郭晓飞
[摘要]调查在校流动儿童的认知特征和社会适应状况,显示出部分流动儿童的认知特征和社会适应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提出培养流动儿童形成良好认知特征和促进其社会适应的措施:关注流动儿童问题,重视改善流动儿童的待遇;重视流动儿童的品德教育,培养其良好认知特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形成良好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组织课外校外活动,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等。
[关键词]流动儿童 认知特征 社会适应
一、问题的提出
据有关部门推算,2008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2亿,在2亿左右流动人口中,6--14周岁之间的学龄期儿童人数超过1000万,这些学龄儿童成为城市的特殊流动儿童群体,他们与留在家乡的留守儿童一样,也面临学习、生活等一系列问题,也容易面临心理发展、人格成长、情感矛盾、社会认知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难题。这个群体迫切需要我们加以关注。
由于受到学籍、户籍的制约以及城市学校教育资源有限、家庭经常流动和经济困难等因素的负面影响,流动儿童经常面临入学难、受歧视等困境。城市边缘化生活过程中遭遇到的种种困难、不稳定学习活动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容易造成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和对社会生活的不满。近年来,各级政府开始大力改善民生,流动儿童教育成长的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笔者对流动儿童认知特征和社会适应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于了解流动儿童认知特征和社会适应状况及其问题,以及采取对应的教育措施引导和帮助流动儿童形成良好的认知特征和促进其社会适应,有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认知特征是个体对人、事、问题、社会加以感知、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社会适应与个体的认知特点有密切的关系。社会适应是人与社会之间形成和维系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流动儿童认知特征的研究文献很少,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有一些研究。邹泓等(2005)4耐九城市流动儿童对城市的主观感受、受监护情况、受侵害情况、歧视以及童工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孙璐(2006)就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调研显示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入方面处边缘化状态,他们处在既有希望又常怀失望、既要为适应新环境而冒险又要为承受旧传统而忍耐、痛苦和懂憬并存、自卑和自强同在的境地。唐贵忠等(2007)对重庆市城区小学在读流动儿童的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总体良好,但在参与集体活动和课堂发言方面还显得不够积极,提出应重视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流动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校园和社会环境。
这些年,流动儿童社会行为的研究得到重视。邢延清、黄辛隐(2008)研究发现,流动儿童中女生的亲社会行为比男生要好;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小学阶段比初中阶段要好,其中五年级表现得最好,初三年级表现得最差。而且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不如本地学生好,存在差异显著。汪清(2006)研究表明,公办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和交往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公办学校中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显著好于民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公办学校中流动儿童与同一学校中的非流动儿童相比,师生、同伴关系水平较差。
我们看到,关于流动儿童认知特征的研究较少,关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较丰富。我们编制间卷调查分析了流动儿童认知特征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状况,探索流动儿童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有效培养流动儿童形成健全的认知特征和促进其社会适应的对策。
三、调查的方法和对象
我们根据国内外关于认知特征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有关研究,参考了有关研究者编制的问卷,初步形成《儿童认知特征和社会适应调查问卷》。根据问卷试测时儿童的反映和测试后的意见反馈,修改形成调查问卷,采取学生自主评分的方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问卷采取五级评分法,即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有时符合有时不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这五个等级。
调查对象为某市流动儿童学校小学4--6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70份,有效率为90.00%。被试中男生为151人,占55.93%;女生为119人,占44.07%。
四、分析与讨论
我们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流动儿童的认知特征和社会适应表现出复杂的特点,大多数流动儿童的认知特征表现较好,他们有良好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态度,绝大多数孩子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但是调查中也发现,有些流动儿童出现了一些认知特征和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流动儿童觉得社会不公平
调查显示,不少流动儿童认为社会不公平,家人受到过不公平的对待,这一认识也与其父母有关。在“我觉得社会很公平”这一问题上,流动儿童有21.56%的人做出否定回答。在“我家人遇到过不公平的事,我觉得社会不公平”、“我的父母觉得社会不公平”、“家人挣钱很辛苦,我觉得社会不太公平”等问题上分别有22.54%、22.55%和23.53%的儿童做出肯定回答。调查还显示部分流动儿童感到政府对农村来的学生关心不够,在“我觉得政府对待外地农村来的学生比较关心”上,有14.70%的人做出否定回答。
(二)部分流动儿童认为社会上好人不多,人际关系冷漠
调查显示,大多数儿童感到同学关系较好,在“我觉得周围同学还是喜欢自己的”问题上,流动儿童只有18.62%的人做出否定回答。但在“我会向同学倾诉自己的心事”这题上,流动儿童有48.04%的人做出否定选择,说明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对人有明显的戒备心理。在“我觉得人们间的关系比较冷漠”上,22.55%的流动儿童做出肯定回答。在“我觉得社会上还是好人比较多”这道题上,有10.78%的流动儿童表示完全不符合或者基本不符合。
(三)相当多的流动儿童认为城里同学的家长歧视农村来的孩子
相当多的流动儿童感到城里同学的家长看不起农村来的儿童,“我觉得城里同学的家长看不起外地农村来的学生”这道题上,有40.20%的流动儿童做出肯定回答。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孩子的感觉是很真实的,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关于“我觉得城里人待人还是好的”这道题上,流动儿童有15.68%做出否定回答。流动儿童表示不喜欢住在城市里可能与此有关,在“我不太喜欢住在城里”的问题上,有25.49%的流动儿童做出肯定选择。
(四)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的社会道德行为有问题
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表现出社会道德行为有缺陷。关于“我觉得应主动去帮助遇到困难的人”、“我觉得应帮助父母做事(如做家务)”、“我会帮生病的同学做值日”三题,分别有6.86、14.70%和10.78%的流动儿童作出否定回答。像在捡到东西还人、乘车排队、不随地吐
痰、不践踏草坪这样基本的社会公德行为,流动儿童的表现也不理想。在“我捡到东西会主动还给失主”、“我乘公共汽车时会主动排队”、“我不会践踏草坪”12.74%、11.76%、7.84%的流动儿童做出否定回答。对“我常常会随地吐痰”、“我有时会乱扔垃圾”有12.74%、16.66%的流动儿童做出肯定回答。
(五)部分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行为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部分流动儿童合作行为、分享行为存在问题。在“我常常和别人一起分享我的食品”、“我愿意和别人一起玩我的玩具”、“同学哭了,我常常会去安慰他”、“同学遇到挫折时,我会主动去鼓励他”、“看到别人伤心难过,我会感到难过”等题分别有14.10%、13.72%、20.59%、15.68%、20.59%的流动儿童做出否定回答。在“同学哭了,我常常会去安慰他”这道题上,有22.77%的男生、35.44%的女生表示完全符合。
五、对策与思考
针对流动儿童表现出来的认知方面及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培养流动儿童形成良好的认知特征和促进其社会适应。
(一)关注流动儿童问题,重视改善流动儿童的待遇-
政府有关部门要重视并关注流动儿童问题,要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纳入政府教育整体发展规划,加强对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的调查研究,制定保证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改善他们就学的条件,使其能够与城市儿童共享城市文明。各级政府部门应大力改善民生,善待流动儿童,帮助他们形成对社会、政府的正确认识,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认知和行为。
(二)重视品德教育,培养流动儿童良好的社会认知
学校教育对流动儿童认知特征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教育中应重视流动儿童良好认知特征的培养。特别是在品德教育中更要关注良好认知的培养,比如在品德教育过程中,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树立一定的榜样,使流动儿童进行模仿和学习,对流动儿童的良好认知特征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和导向功能。教师要重视学生良好社会认知的培养,善于抓住各种教育时机,并结合孩子平时的表现进行个别指导。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
不少流动儿童感到社会不公平、人际关系淡漠,不愿住在城里,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苗头。这些儿童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学校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改变他们的错误认知、消极态度和情感。比如,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移情训练等方法,引导流动儿童改变看问题的方式,懂得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能够设身处地和推己及人,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认知特征,最终能够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
(四)组织课外校外活动,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兴趣、才能,丰富和活跃他们的生活,对于流动儿童形成对社会、他人的积极认识,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也有积极意义。比如,可以通过组织体育锻炼小组、艺术训练小组、学习互助小组、创造发明小组等课外活动小组以及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校外参观活动等形式,引导儿童在参加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时互相帮助、互相合作,鼓励儿童的良好行为,使儿童能够共同发展和共同成长,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5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