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途径新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文婷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是指将政治思想、道德标准、行为准则等纳入受教育者教育体系,使受教育者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把他律的思想道德原则及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
一、制约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效果的主观因素分析
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只有实现受教育者的思想内化,才能积极推动和指导受教育者开展自觉的道德实践,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
当前影响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效果的主观因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价值观的迷茫。价值观是人们选择认识对象的前提,影响着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内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多样化,人们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正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正直接、深刻地影响着当代青少年,使部分学生产生价值观的迷茫和困惑。学生价值观的迷茫又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效果。
第二,学生需求的多样化。需求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常常表现为愿望、意向、动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学生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了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包括学习的需求,个人才能发挥的需求,以及信任、尊重、荣誉、信念的追求、理想的实现等需求。需求的多样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规范化产生矛盾,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
第三,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差异。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差异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认知能力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信心,接受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较好。认知能力差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容量相对少,由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效果会因人而异。
第四,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的变化。情感和心理状态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和欲望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对受教育者的认知动力、价值取向和对象性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网络时代改变了学生的交往方式,也影响着学生情感和心理状态,部分学生过度迷恋网络导致的人格分裂、性格孤僻等心理状态严重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效果。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及其特征
主体间性又叫交互主体性或主观际性,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所谓的主体间性,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中与他者的相关性和关联性。主体间性范畴的具体内涵是人作为认知主体、生存主体、伦理主体、实践主体超越自身界限,涉及同样作为认知、生存、伦理、实践的他者的方面和维度。”[1]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通过语言、知识、教材、技能和活动等中介进行多向度、多层次的人际沟通、情感交流和知识传播,以达到主体间认同一致和相互理解,并获得思想政治道德发展的主体性交往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有助于克服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避免单一主体论的缺陷。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师和学生以共在的主体间作为存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生存方式,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学生视为活生生的人,是有思想、有灵魂、有要求的另一个主体。师生组成共同主体,通过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彼此信赖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是双向互动性的交往活动。教育活动不再是教师的单向活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双方都是主体,双向互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交往实现的关键。教师和学生在对话中频繁转换角色,教师和学生同时既是信息传达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通过角色互换实现了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达到思想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才可能产生思想的火花,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相互理解和有效沟通的。一方面,教师凭借知识、经验、阅历等方面的优势,对发展中主体的学生应当多一些包容,允许他们提出不同见解,帮助他们认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随着后喻文化时代的来临,教师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通晓一切知识,具有完备的能力素质,有时也需要虚心向学生学习和请教,以期共同进步。
三、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途径
1.以人为本、注重生命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起点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遵循学生内在的价值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充满活力的、有着丰富精神世界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在以人为本方面体现为强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真正地从内心深处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人为本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新的起点,为内化效果的提高奠定基础。
而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人服务的,其终极目标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体的存在,关注其外显的活生生的生命展示,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的价值,提升生命价值的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以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命经历,在同一间教室里,在同一生命舞台上共同演绎生命的乐章,通过对话、交往,各自进入彼此的生命世界,在相互宽容、相互欣赏中共同进步。只有加强对学生的生命关怀,才能成为学生真正可信赖的人,“亲其师,信其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真正通过一定的方式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体验。
2.追求和谐、回归现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途径
和谐社会的提出赋予教育理念新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建构要始终贯彻和谐教育的理念,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接触和交流,主体间性体现了双方的和谐关系,形成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师生感情。这种和谐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将政治思想、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只有在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回归现实生活,不断地将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和感受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感悟,在此基础上外化为道德行动,指导学生去找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从而创造更美的理想的生活。通过回归现实生活学生能够在真实生活复杂的道德牵涉中,主动地思考、发现、领悟,以利于促成道德的完善。回归生活世界,积极躬身实践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途径。
3.平等交往、对话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介质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生都是主体,具有平等的地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师生之间是“主体―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是“参与―合作”的关系,平等交往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在交往行动中,参与者不是首先以自己的成就为方向的;他们是在一定条件下遵循他的个人目的,就是说,他们能够在共同状况规定的基础上,相互决定他们的行动计划。”[2]然而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知识背景和人生阅历也相差甚远,实质上在交往中并不对等。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从年龄、心理、知识等方面来看是一个成熟的主体。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在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等方面远远达不到社会的要求,因此是发展中的主体。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平等交往努力克服事实的不平等,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在实现平等交往的基础上加强对话理解和精神沟通,通过沟通、交流、合作师生达成一种默契。只有在有效对话沟通的基础上,形成一种体验式的交流对话境域,教师和学生才能真诚地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对方,并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方式去说服对方,把自己的思想用正确的方式传递出去,师生之间才能通过理解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单向影响转向双向影响。由于在平等交往和对话沟通中,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是发自内心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独特的个体,充分尊重学生,而不是用自己的权威迫使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双方都置身其中,互动感染性就会增强,在道德要求和道德观念上更易做到充分理解,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正实现内化,成为学生自觉的道德体验。因此借助平等交往和对话理解的介质,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白文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7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