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应形神兼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肖修祥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的课堂教学异彩纷呈。但课堂教学不能仅为表演展示,如何使课堂教学有充实的内容,做到形神兼备,应该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每个教师必须重视并探索解决的急迫问题。
  [关键词]语文课堂 目标化 学科化意识 注重文本 主导化
  
  实施新课程以后,老师们积极投身课改,课堂教学面貌一新。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逐步确立,民主和谐的气氛得以形成,互动探究的形式不断丰富。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逐步进入“乱花渐欲迷人眼”之际,一些貌似遵循课改要求、实质背离课改理念的课堂教学也应运而生。不管是如何的标新立异,若不重视内容建设,它们也同样沦为花样;表面热闹、拥挤的课堂,其实也相当的萧条、空虚。一些语文课堂,特别是某些语文“公开课”上,“形似神不似”的现象变得严重起来。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形似”还要求“神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化
  
  有的课片面追求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活动频繁而热烈,又是读,又是说,又是讨论,又是评议,又是放录象,又是作表演。一堂课自始至终未能从整体上确立教学目标,成了散兵游勇式的“游击战”。这种出发点是非常良好的,主要是想让学生提出问题,再是提炼出一个问题,然后是小组合作探究,最后是汇报成果。想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状态下生成教学内容,但由于现状造成听说读写的知识序列是没有的,所谓的自主望往往只是让学生处于一种朴素的原生的学习状态―靠的是自己的悟性,结果不管是怎样的小组合作,也往往探究不出个什么名堂来。如果语文教学仅为展示一系列活动而陷于目标的缺失,仅为活动而活动,“活动”本身似乎倒成了一节课的目标,教学过程被异化,那决不是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要有学科化意识
  
  新课程追求学生心智、情感发展的同步,但丝毫也没有否定知识与技能的养成,它们应该也仍然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东西。在“张扬人文精神”的幌子下,过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某些课就会失去语文学科应有的本质特征,忽视学科教学要求。有的语文课,片面突出德育功能,语言文字训练被丢在一边,语文课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有的语文课甚至成了美术课或者综合实践活动课。有的老师是这样上《济南的冬天》的:先让学生读课文,之后让学生画济南的冬天,突出想象。课文在其中最多起了一个导入的作用,而不是一种强有力的依托。即使倡导“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也不能让绘画挤兑了语文。新课标与旧大纲相比,明确指出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我们不能由此而走向极端,因为强调人文性而抛弃工具性。
  
  三、注重文本化
  
  一些课,教学手段花样翻新,活动形式层出不穷,就是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以所谓的讨论、探究代替了对文本本身的学习。以无限的课外拓展丢掉了教材。按照阅读对话理论的说法,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而对话是存在于读者与主体之间的,它同时受着读者与文本的制约;文本的确定性存在是对话的前提之一。既然如此,那么在阅读教学中,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在进行阅读行为时,就非得亲历与文本的对话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实质性的交流。那种将文本悬置化的处理,实际上是弱化了文本在阅读中的主导地位,将学生推入到自由生发文本意义的独角戏状态。我们说,如今的课本上,绝大多数都是一些贴近时代、文质兼美的作品,而语文学习就其本质而言,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人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通过对话,联系生活,学生才能触发感悟,积累体验。如果教学中忽视了课本的不可替代性,一节课上学生连书也不翻一下,甚至连课本编者设计的思考练习也视而不见,这怎么谈得上对作品的思考与领悟?课改要有活动,要进行探究,要对生成的问题进行讨论,但不等于远离教材。其实,实施新课程,更有必要充分利用、挖掘课本的资源,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借以形成学生的语文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值得提出的是,某些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远离了课本。在设定的程序下,以声音、形象代替了文字,师生成了“课件”的奴隶,过分强调信息技术而忘了学科本身。“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多么优美的传神之笔,让学生诵读想象,可以引起无限的遐思。但多媒体画面却限制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压缩了文字的“张力”,扼杀了想象的翅膀,回归于呆板的画面,成了“高科技污染”。因此,语文课件在考虑语文资源优化的同时,必须考虑教学方式、师生交互方式的优化。不仅要考虑课堂如何教学,还要考虑如何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性学习。
  
  四、主导化不可淡漠
  
  某些课堂,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得不到发挥。课堂上,教师失去了自我,成了学生的尾巴。该由老师讲解之处不讲了;在“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尊重”的口号下,学生发言中的一些错误也不敢指出了,甚至一些该批评的地方也不能大胆批评了,热衷于给学生以廉价的表扬。片面地认为讲授就是满堂灌,批评就是抹杀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标识化倾向隐约透露出“为彰显学生主体而彰显”的嫌疑,同时有“为了感受而感受”“为了创造而创造”的强迫性感受、强迫性创造的嫌疑。所以,该讲解的地方还得讲解,精彩的讲解给学生的收益永远大于拙劣的讨论。实施新课程,学生自主学习固然应该提倡,但“自主”不能变成“自流”。新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叫我们由过去的什么都管变为什么都不管,任何真理,往前多走一步都会变成谬误。课堂上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从学生围着教师转变成老师围着学生转。别忘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新课堂,老师还是应有一定的“控制”意识。新课程反对教师的专制与主宰,倡导民主与开放,但教学的民主与开放是以良好的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为前提的。没有严格的课堂管理,不可能有有效的课堂教学。课改不是也不应该全盘否定多年来优秀的传统经验与做法。一味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却全线退却、无所作为的倾向,实际上是从过去的教师传授型姿态扭转到了另一个极端,同样是与新课标的理念有悖的。这种教师无作为,无原则的盲目地尊重肯定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组织的行为,无异于让学生自己在黑暗的隧道中摸索滚爬,寻找光亮的出口。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既要追求形似,更要追求神似。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以适应新课程的各种要求,一方面,要进一步端正对课改精神的理解,不为追求形式而标新立异,以致失去语文教学之本真。
  
  参考文献:
  [1]郑友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34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