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菏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古村落面临被破坏的威胁。文章以前王庄古村落为例,探索其保护价值,结合现存问题,提出应促进古村落在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同时,走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 保护价值 可持续发展 前王庄村
  古村落可以见证一个聚落的兴衰,一种文化的产生与繁荣,承载着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我国当前的古村落保护制度还不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村民保护意识薄弱,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许多古村落已经或将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2014年5月,菏泽市巨野县的前王庄村和付庙村入选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目前,这两个古村落既没有被开发利用也没有得到政府和相关组织的有力保护,正处于衰败的边缘。本文以前王庄村为例,对其保护与发展策略进行探究。
  一、前王庄古村落保护价值
  前王庄村隶属于菏泽市巨野县核桃园镇,当地石资源丰富。村民利用这一优势,就地取材,村落建筑多以石制为主。前王庄村建筑群落填补了鲁西南石头寨建筑史的空白,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科研价值。
  (一)文化遗产价值
  前王庄村保存较好的古民居有一百余幢,古朴中透坚韧。每户院落里必放的香台,以及被丢弃在角落布满青苔的卷草纹石板残片等,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这些遗存为菏泽古村落保护和鲁西南地区石头寨提供了众多的研究素材,具有较高的文化遗产价值。
  (二)人文旅游价值
  前王庄村在古民居中有几幢带阁楼的房屋顶部都有一圈类似城墙的垛子,是以前用来反击敌人的防御设施。这种独特的建筑形态为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作战提供了天然的后方根据地,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一处民居,曾因完善的防御结构成为当时的后方医院。这些历史经历和建筑特色都为古村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条件。
  (三)建筑科研价值
  古建筑中带阁楼的房屋楼板和梯子均为木质,现在还有一座阁楼仍在使用。建筑墙身部分由大而齐整的石块砌筑而成,有的长达两米多,然而如此大体块的石块是如何层层砌筑成墙的至今仍未破解。古建筑的这些优势如何在以后的建筑设计中利用并发挥更大的价值,也是值得相关专业人员探究的地方。
  二、古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恶化,古村风貌破坏
  前王庄村本是依山而建,然而现在已看不到山的影子,凿山采石严重破坏了前王庄村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当年为防外敌入侵,村民们沿村落边缘砌起一周石墙,并在其外围凿出一条河,且只有一架可起降的吊桥连通内外。随时间流逝和风雨侵袭,如今石墙已成残垣断壁,护村河也被作为建设用地填埋,只剩残破的老北门依然矗立在古村入口处。
  (二)居住者缺失,“空心”现象严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古民居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尤其是年轻人都要求有舒适宽敞的独立居住空间,加上大量人员外出务工造成古村居住者流失的现象。只有一些老年人因生活习惯的差异选择了留守,“空心”现象成为前王庄古村落发展演变的显著矛盾。
  (三)传统文化消失,民间技艺流失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员的外流,一些传统节日习俗被简化,如在红白喜事上,以前会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和习俗,但现在逐渐被人们所忽视。还有那些曾凝聚无数智慧的民间技艺,如草编、柳编、石刻等,随着老一辈手工艺人的离开,得不到应有的继承和发扬,正逐渐流失。
  (四)资金经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虽然前王庄古民居已成为巨野县文物保护单位,但资金经费不足仍是困扰古民居保护的主要问题。由于自身财力有限,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古村内建筑道路年久失修,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有些古建坍塌严重,已失去居住功能,而且在古村内居住的80%以上都是老人,很容易引发安全隐患。
  三、前王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
  古村落保护首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其次就是保持和延续历史遗存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对古村落进行地域性、生态性、可持续的保护与发展势在必行。笔者对前王庄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究,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现有古村落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情,由政府制定古村落保护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古村落的长远发展奠定法律和政策基础。村镇通过自行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既可以强制性约束和保护,也能提高当地的监督机制,增强村民的互相监督和自主保护意识。
  第二,除了加强对古村的“输血”,还应积极进行“造血”。首先,政府部门可以从与古村落保护有关的项目中专门列出一项作为实施古村落保护的专项补助经费。此外,镇政府可根据当地经济状况为古村保护与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支持。当地居民可以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和手工艺传统,发展古村商业,不仅有助于继承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技艺,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
  第三,深度挖掘当地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内涵,继承传统文化技艺。应尊重并客观看待当地民俗风情在历史发展中的价值,以及对当地百姓产生的文化精神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有的习俗是伴随村落形成至今的,需要保留并发扬继承下去,应将其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提升为一种生活信仰。
  第四,巧妙运用当地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开发旅游资源。坚持适度性、保护性、生态性的开发原则,激发村民自主保护意识,鼓励自我开发。例如,可以在当地成立文化展览中心或选择合适的古建筑作为博物馆,展示当地的文化,既可以传承当地文化精髓,又能起到教育启迪作用。
  第五,加强空间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法律手段,严格杜绝采石行为,加大周边林地、山体的水土保持和植被保育力度,逐步改善古村周边的生态环境。对部分坍塌建筑和石墙进行修护,对村内街道和沿街建筑立面绿化进行整治,对村落周边的建筑和构筑物高度进行限制,保证整个村落建筑形态的协调性、美观性、融合性。此外,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电信电缆、道路、消防等,并体现当地特色。
  结语
  古村落保护和发展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应客观辩证地认识这项工作应是以当地村民为主体、需通过时间和实践来检验的历史课题。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够对菏泽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一定指导意义,也希望更多的学者专家对菏泽古村落的保护工作给予帮助。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责任编辑:张斐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4801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