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议新课标下的语文对话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强调师生、生生、生本、师本、及自我对话的互动和生成,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共同进步。因而通过对话,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表现自己和发展自己,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共同进步,努力克服传统教学中追求整齐划一的弊端。
  关键词:语文 对话式教学 教学模式
  
  语文对话式教学模式是近几年国内较为流行的语文教学模式之一。它强调师生、生生、生本、师本、及自我对话的互动和生成,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值得我们深入地、系统地全面研究。
  
  一、语文对话教学模式的原则
  
  语文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必然受到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教育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来讲,在教学过程中也必然存在自身内在的教学规则性,因此将两方面结合,我们认为语文对话教学具有五个方面的教学原则:
  
  (一)知情相融的原则
  现代语文课程的理念之一便是“注重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l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对话教学应该是理性与感性、理智和情感相融合的教学。教学双方不仅要实现知识信息的相互传递与融合,而且要实现情感信息的相互传递与融合。所以,对话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理性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
  
  (二)知能统一的原则
  在对话教学中,要通过对话的引导,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渠道获得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并能够对呈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综合,以使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统一于对话教学的完整过程中。
  
  (三)回归生活的原则
  对话教学中,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方法应结合实际生活,教学结果应运用于实际生话。
  
  (四)课内外结合的原则
  对话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完整教育过程,要实现课堂上的师生沟通、合作与对话,必须要求师生在课外做大量的积累工作,只有丰厚信息积累,才可能有充分的思考与质疑。
  
  (五)分层共进的原则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体。对话教学中民主平等精神,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给每一个学生相同的机会,使他们成为平等的对话者,为不同的学生创造不同的对话氛围和条件,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表现自己和发展自己,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共同进步,努力克服传统教育中追求整齐划一的弊端。
  
  二、语文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几种形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据此我们可以将语文对话教学模式的形态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一)生本对话式
  阅读教学中,文本是阅读活动的凭借,文本的潜在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揭示,正如西方接受美学理论家尧斯所指出的那样“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使命没有了它的接受者主动参与是不堪设想的”。因此,文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点。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不是仅仅从文本的语言形式层面简单地折射文本意义,而是带着阅读期待视野和理解图式,发挥主体精神,敞开心扉主动地与文本达成视野的融合,文本也利用自身的空白点、多意点、否定性结构等向学生召唤,即文本意义不是预设的,而是两主体的对话形成的。当然,与意义建构有很大关系的学生自身认识结构包括阅读经验、文化知识、艺术审美素养等每人是不同的,因而对文本理解也就有所不同。
  
  (二)生生对话式
  语文对话教学模式在某些方面与建构主义内涵是相一致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而不同的人会对事物做出不同的理解,不存在唯一的标准,同时也强调协商和相互作用。因而通过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这种建构性必然会导致阅读教学呈现出生生对话模式。学生是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与文本积极对话的基础上,他们都带着各自对文本的理解或独特感悟以及与同伴交流阅读心得的愿望进入课堂,再加上生生之间存在着心理上的距离较小,在彼此平等的审视、质疑甚至力求纠正对方的见解,不断地激活或调整对话进程,并引入深处提高对话质量。因而通过对话,不但达到对文本的意义建构并超越所提供的信息,同时自身的认知结构也会得到改组和重塑,以便能在更为广泛的情境中顺利迁移。
  
  (三)师生对话式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师的对话情境,是教学对话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教师工作,主要的不是向学生提供一个人模范的典型,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成为学生心中的对话人之一。教师不是简单地要成为学生间以教师生成的固定文本为媒介,进行简单的单向问答性对话中的对话人,而是师生必须突破简单的问答形式,展开多向的多元对话,并依赖于一定情境。
  
  (四)自我对话式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身对文本的理解是不是到位了,以及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作为教学活动主体之一的学生应该分析并确定该任务目标所包含的子任务和子目标,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方法或途径,而且对意见的建构过程必须从事自我监控、测试和检查。比如:我是通过什么角度去理解的、是否真正理解了文本的意义、我的理解是否合理等。同时也要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平台不断去反思他人意义建构的合理性、独特性,是否与自己的意义建构体系相一致。这样通过把阅读心得和感悟与原有的生活积累、思想情感体验进行碰撞以及建构意义过程的自我思考所发生的自我对话,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
  
  三、语文对话教学模式的程序步骤
  
  第一步,课前对话。
  教师课前与教材进行对话后,确立课程目标,提出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课前自我对话,思考以往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给新课程教学带来的问题;思考新课程教学学生理解知识可能出现的认知差异,寻求解决的办法;思考新课程教学可采用哪些教学策略,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课前与教材对话,预习教材,寻找新课学习中的关键问题;学生课前对话中,教师要以课程意识对教学目标的正确性以及实现教学目标途径的正确性进行思考,区别后再加以选择,从而强化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第二步,课中对话。
  小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及每个学生自己课前发现的问题,生生对话,教师巡视并适当加以引导。
  组际交流。小组之间交流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引导,并与学生一起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合理统整。教师可从知识结构和整体课程出发,补充部分学习议题;教师还可以整合学生提交的诸多问题,使问题结构化,形成“问题群”,以利于学生认知形成体系,为学生知识建构打下基础。
  第三步,学习评价。
  教师根据新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个性差异,采用多元评价办法,及时对各个学习小组及个人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对恰当的评价。重视学生积极的调动和个性的发展。
  第四步,课后对话。
  教师课后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的课堂感受和认知效果。教师课后自我对话。针对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寻找不足,探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会课后自我对话,反思课堂学习中还没有弄懂的问题,继续寻求问题答案,并针对新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去发现新的问题。学生课后与教师对话,向教师请教还没弄懂的问题,与教师共同探究新发现的问题。
  关于语文对话教学模式理论目前已经比较健全。并且还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希望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积极地应用语文对话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以求此种教学模式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89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