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当地资源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地方独有的地理资源、孩子们生活的社区资源、当地的經济、民族文化等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本文论述了如何将这些资源开发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而形成实用的地方教材,让当地独特的资源,在新课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呈现出其独有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3.100
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开设到位。综合实践活动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追求。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学科课程的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给教师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及学生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学校课程如何开发和实施,行政管理部门的课程领导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开放性很强的课程,它重视体现个人、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重视考虑孩子的地区差异、环境差异、文化差异等。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对课程资源自主开发的依赖性很强。面对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综合实践课程的现状,无教材、无固定形式、无专业教师,无法正常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常态化的前提条件,但本课程开发对教师而言无疑是最大的一个考验与挑战。
笔者认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丰富性、特色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实现水平。应因地制宜,选择一条能满足学生和学校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和社区课程资源实质的、具有校本特色的开发线路,立足于山区优势,开发更多综合实践教学资源。让当地独特的学习资源,在这门新课程中呈现独有的魅力。
一、充分挖掘地方独特地理资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我们黔江是个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生态资源很丰富,为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自然资源,能更好地结合师生的生活实际,这样一来,学生兴趣浓,可操作性强。
许多教师和学生家长都生活在山区,对山区资源的开发研究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师资队伍”和“社会联动力量”,从而从人力资源上占据了较大优势。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出发,开发适合不同年级的校本课程资源。
中年级课程注重亲近自然,了解实践技能,在课程编写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如研究地名的由来(小南海、阿蓬江、神龟峡、蒲花暗河、芭拉湖、濯水古镇等地名的来历都是有着神话故事般的色彩),家乡地理位置及条件,调查儿童乐园及设施等等,这样就可以让孩子们通过看看、走走、玩玩、做做,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可了解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的意义和方法,了解家乡名胜古迹,考查家乡的著名风景,如苍山如黛、绝壁如画、霸竹如帘、江水如玉的阿蓬江神龟峡;地震后形成的地震堙塞湖——小南海;千年古镇,土家水乡——濯水;疑是桃源云外天,照眼鹃花红欲燃的武陵仙山;已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园的静若处子的蒲花河。调查家乡旅游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家乡的自然资源,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实践操作技能。
高年级的课程则是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搜集、整理自己熟悉的实践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养成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和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坚毅耐挫的品质。
这样的教材既能充实我们的学科教学,更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家乡,深度认识家乡,这样的教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鲜活材料,最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利用社区资源,初步养成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社区资源与学生零距离,社区活动教材具有可操作性,从思想上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便于活动落到实处,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可结合西师大版四年级第一单元《走访生活的社区》,补充活动内容“社区公共设施的使用与维护”、“社区的国家级保护植物”、“社区的汽车停放”、“社区的卫生情况”等等
三、立足人文环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学校要结合办学思想、办学特色以及深厚的办学底蕴,将地方人文资源与校园文化一一转化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资源。教师要充分挖掘学校所在地区蕴藏的人文环境资源,结合传统教育,实现综合实践的德育功能。
如地区历史研究、历史名人研究、著名家庭历史研究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走访、调查、分析,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及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利用身边杰出人物,请同学们通过问一问、走一走、访一访、查一查等形式将相关人物做调查统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研究这些名人的生平、追寻他们的奋斗足迹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一定能被震撼,从而立志为家乡做贡献的决心也越坚定。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对福利院的老人,农村留守老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调查、走访慰问等形式来开发更多的人文资源。我们也可以建立相应部门的联动机制,如为教育学生关爱生命,遵守交通,学校可以邀请镇交管所、区交警大队相关人员来校做电视讲座,宣传交通法规。
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请执法人员来学校现场讲课,另一方面组织志愿者担任“交通法规宣传员”,让学生真切体验交通与生活的关系,懂得珍爱生命,从小做一名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公民。通过这些实地调查、研究和实践,学生可以有更多的研究收获,进而让学生更懂得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挖掘本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培养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能力
黔江地处湘鄂川黔交界地带,土苗儿女之故乡,可以举行唱土苗民歌比赛,跳摆手舞比赛,学习帅氏莽号、南溪号子和向氏武术等,了解土苗儿女的粗犷豪放的情感。高年级学生可以搜集有关家乡的神话故事后举行讲家乡神话故事比赛,还可调查家乡的传统节日文化,做好活动记录,合作编写土苗儿女民族传统文化小教材等,让学生成为开发地方教材的小帮手。这样学生就可以针对自己的长处参与活动,做到全员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
五、利用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黔江文明城区创建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
在文明城区创建系列活动中,老师可以围绕“弯腰行动”“文明用语行动”“献爱心行动”“文明劝导活动”“小手拉大手”“小交警”等主题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发动学生创编“文明礼仪三字经”的实践活动,如土家族、苗族传统节日知多少等实践活动,开展传统节日知识大赛,讲节日的传说和故事、实地调查自己民族过节方式,从而润物细无声地陶冶孩子们热爱自己民族的情感,可把综合实践活动渗透到课堂中,要求学生自己办黑板报美化教室、还可以办手抄报,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激发学校创建特色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山区学校要充分利用山区的自然优势,从地理、人文、传统文化、社区建设等方面建立属于自己的综合实践特色文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校本课程只有立足于社会,根植于生活,运用于实践,才能更多更好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才能开出娇艳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芳香,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民族地区学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691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