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代教育在不断发展提高且与时俱进,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逐渐深化,要求日常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学生读写能力的结合就是学生能力素质的直接体现,那么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重视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那什么是读写结合呢?它是语文教学原则之一。阅读教学,主要通过阅读文章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写作教学,主要通过写作文或是随笔来练习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读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探究
小学阶段是学生们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基础阶段,而语文正是启迪学生们思想的重要学科。我们教育要跟随潮流,在行进中不断探索,而现在,读写结合已经成为推进学科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所以,我们广大教师应该大力推广这一教学策略,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方法的重要性和优点。下面我想简单地谈一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是如何实行这一教学方式的。
一、课前预习,实现深度读写迁移
预习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基础,它有很多优点,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也可以提高學习效率。要想学好语文,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学生在课前一定要充分做好预习工作。因为我们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每一篇都有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所以学生要认真地准备好学习的某一篇课文,可以多读几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并动笔记下来,这有助于学生在教师讲课过程中与自己的想法相对比,是能引起思想的共鸣还是存在某些差异。
例如,有一篇课文是《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学生们在预习课文时就要多读几遍了,因为这篇课文相对来说是较长的,而且学生也应该准确地把握它的中心思想,也就是燕子妈妈一次次地让小燕子观察冬瓜和茄子的不同,教会了它对待任何事物都应该认真观察。可能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想法,这些各异的想法都可以写下来,等老师在讲课时与老师互相沟通,不仅可以使师生关系更融洽还可以让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学生试着理解课文真正想要教给自己的,教师通过学生不同的想法扩展自己的思维。
二、发散思维,开展课上特色批注
在预习工作准备充分之后,接下来就是课堂的听讲,紧紧跟着老师的每一个思路,在学习中努力去理解老师的思维模式。课上批注就是在老师逐字逐句地讲某篇课文时,学生要跟着在书上勾勾画画,这并不是让学生把老师讲的都原封不动地再写一遍,而是加上自己的思想。对于某一个好的句子,学生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它到底有什么优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把内心的想法写在书本上,或是记下一些问题,课下再请教老师。
例如,在《雪孩子》这篇课文里,有一句是这样的:“雪孩子哪里去了呢?他飞到了空中,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堆雪人是冬天孩子们爱玩的游戏,可它最终会融化,变成水蒸气,所以在雪孩子变成了白云飞到天上时,学生们可能就会引起共鸣。可能是一些感动,因为雪孩子牺牲自己去救小女孩,或是一些惋惜,雪孩子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世界就已经离开了,学生会写一些批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一定要写很多,只要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就好,多读多写一定是对自己有帮助的。
三、整合方法,实现课后读写统一
课后随笔就是学生应该在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根据自己自身的能力,或仿写或自创地写一些东西。这对小学生来说可能是有一定地难度,但只有练习才能进步,要坚信这一点。因为每一篇课文,都是读和写的结合,它是丰富自身语言的良好范本,也是学习表达的例子,所以学生可以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从中学习它的遣词造句。如果学生能力比较强一点,也可以鼓励他们自创,自己写一些有感而发的随笔。
例如,有一个小诗歌是《阳光》,这时在学完这一节诗歌之后,让学生们仿写其中的一句或一段或是自己也创作一个诗歌。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学生就可以仿写“眼睛像宝石,眼睛比宝石更珍贵”,或者是以阳光为题目,自己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小诗歌。还有一个诗歌是《四季》,有这样一段:“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溪水唱起了歌儿,丁冬,丁冬,”学生可以仿写为“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蜜蜂唱起了歌儿,嗡嗡,嗡嗡”。进行课后随笔,让学生从中发现写作的乐趣。
总而言之,读写结合要从小学就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读写结合的重点在于“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绝对不能脱节。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引导学生读写结合,不断地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需要我们广大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将二者联合,科学地让学生们练习,让学生感受到读写结合的魅力,与此同时教学水平也在节节高升。
【参考文献】
[1]雷玲.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第二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09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