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及连续性,概念、公式、运算的符号化等,使学生进入初中后,感到学习数学越来越难学,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数学的逻辑思维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排除学生理解障碍、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和用数学知识解决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逻辑性和思维敏捷度,让学生通过学数学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提升。而要做到这一点,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在课堂教学前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课前要求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进行预习。预习,是学生为了在学习新知时能更好地理解新知而课前独立开展的学习准备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进行。预习前,教师要编制导学案,在导学案中设计预习及课前自学,上课前一天下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按导学案的内容进行复习旧知、感知新知等活动。开始预习时,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教师起引导作用,主要以学生自学,独立完成为主。在预习时,学生可以查阅资料,也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对于不理解和对所学过的知识还要疑惑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然后在教师新授课时认真听讲并理解预习中的疑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习惯把课前预习当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会自己自觉预习。通过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即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又可以培养自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正、负数的意义”这一课时,教师在学案中首先设计这样的预习内容和问题:(1)预习课本第4页,边预习边思考;你是怎样理解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它们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列举生活中一些具有相反意义量的实际例子。(3)如果前进3步表示为+3,那么-3表示什么?如果地面以下1000米表示为+1000,那么-1000又表示什么,课前学生独立预习,上课时学生又可以互相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并讲述知识,从而学生真正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起引领、启发作用,学生首先在课前预习,预习时可以边看书边思考、辅以查阅资料、并对有疑惑的问题提出质疑、在课堂上通过启发引导,小组内讨论解疑等操作,理解知识的实质,最后教师总结并升华新知,从而达到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
二、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这一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在讲授新知阶段,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采取启发、引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对新知识的探究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现有的认识规律,要有启发性和连续性。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使学生自己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解决提出的疑问,而学生带着疑问在教师有趣的启发引导下经历探索新知、发展逻辑思维,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探究解疑的方法、并借助教师的启发和点拨探究出新知识的规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例如,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先让学生拿出做好的任意一个三角形,让学生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学生猜想出结论后,再让学生把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撕下来和另外一个角拼在一起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再讨论,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论的证明。在教师的巧妙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探究思考过程不是盲目的,而是一个有目的、有序的探究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展开观察、分析、综合、比较、议论、动手尝试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 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会用数学语言概述新知,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学生用语言表述来强化。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要靠语言来表达,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中的定义、法则、定理等,是学生数学思维呈现的直接形式。学生通过张口说能训练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更多地说理的机会,让学生积极的融入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说对定义的理解、定理的文字表述和数学符号的表述、法则怎样运用、怎样用公式解决数学问题、一些题的解题过程的分析、证明题的证明过程,计算题的解题步骤,说理题的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等,让学生在说中训练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例如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在讲解这个定律时,把学习的权利都给学生,先让学生画出图,在根据图形说出已知和求证,接下来再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口述出证明过程,从而掌握HL定律,这样不仅训练学生的自信性、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符号的表达能力,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的实质,进而到达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四、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当堂检测培养学生灵活思维能力
当堂检测即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中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又时检验学生是否形成技能、智力是否发展的有效途径,而且是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最直接的体现。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步骤的、有梯度的、有代表性的精心巧设当堂检测。通过当堂检测这一环节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把数学知识升华为数学能力。
五、 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自己归纳小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一般来说,课堂小结是一节课的结束语,对本节课所教学的新知,教师都要进行归纳小结,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分析问题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动嘴、动手归纳、总结和概括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
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根据每节课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立足于课堂,功夫不仅要下在课前,更要下在课堂内,并把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灵活地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课堂正正的动起来,通过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张淑萍,甘肃省武威市,甘肃武威第二十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178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