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业传感器技术、农业机器人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精细农作技术、农业信息服务技术等组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能够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际的支持。本文将对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F30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4-0267-02
  一、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
  上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农业领域的信息化技术得到迅猛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使得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升,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农业信息化技术不断成熟,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经过实践与发展,已具备专业的农业信息化网络及核心网站,形成了规范化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能够为农民生产需要提供匹配的技术服务支持。
  二、农业信息化技术
  1.农业传感器技术。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种类繁多的农作物,不同作物需要不同的传感器技术,目前我国常用的农业传感器有两种:环境信息传感器和生命信息传感器。环境信息传感器的适用范围是对农作物周围环境的各影响因素进行检测,比如空气、水含量等,目前环境信息传感器主要检测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生命技术传感器则是检测植物自身的生理信息,比如检测农作物的农药残留量、农作物中氮元素的含量等。不断完善的生命技术传感器能够弥补传统的人工检测的不足,利用更科学、准确的数据分析,获取生命特征科学的数字化统计。
  2.农业智能机器人。农业智能机器人是利用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共同组成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细分为三大类:农产品检测机器人、有机植类机器人、畜牧类机器人。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突出表现出其应有的优势,比如畜牧类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有效提升了奶牛挤奶的工作效率。
  3.精细作业技术及智能设备。精细作业技术及智能设备需要二者之间协调使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使用精细作业技术及智能设备能够实现最大化的利用资源,科学合理的对耕地进行分配,继而提升农产品的产量,积极带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的精细作业技术及智能设备的储备严重不足,可利用的精细作业技术的农产品数量较少,技术水平较弱。但在实际应用与研究时发现,精细作业技术及智能设备能利用最短的时间获取并收集农业信息,为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4.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能够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逐渐发展成农业生产的整体链条结构。农业物联网技术包含了传感器网络子系统、控制子系统、分析与决策系统,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性支持与培训,提供更科学的种植知识,提升农产品产量。
  三、中国农业化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1.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基础设备不完善。随着农业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逐渐形成规模,其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完善,但依然存在缺乏应用软件、基础设备更新慢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较为明显,农业互联网技术利用率比较低,有些偏远地区还存在计算机设备老旧,网络不发达等现象。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基础设备不完善,使得农业信息的发布渠道和互相传播等都受到严重影响。
  2.对农业信息化技术的认识不足。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政府部门对于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的重视不足,导致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缺乏所需资金,影响信息技术的后续发展。很多农业行业的工作人员还在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难以适应新兴的信息化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的成本增加,导致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受阻。
  3.不完善的农业信息化法律法规。2006年国家颁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发展战略》,强调了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并为农业信息化技术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对于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专项法律法规非常匮乏,导致农业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及制度的建设都受到影响,无法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直接影响并阻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壮大。
  4.农业信息化技术工作人员素质较低。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农业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从事信息化服务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相差较大,缺乏专业的、科学的、经验丰富的掌握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工作人员队伍,对农业信息化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遇到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相关领导缺乏对农业信息化技术的认识,未及时引进相关的高技术水平、高学历的专业人才,直接影响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四、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的解决方法
  1.增加农业信息化技术的资金投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具有小规模的生产模式,而农民获取各项农业信息的渠道较少,仅凭借多年种植经验选择种植内容及规模,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价格及销量。国家应积极推广农业信息化技术,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到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队伍中去。各地方政府还可以设置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专项资金,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多有益的作用。还要不断增加农民获取经济信息的渠道,不断发展并建设与农产品相关的电子类网站,积极推广线上销售,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有效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
  2.增强农业信息化技术人员的培训。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需不断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乡镇村中农技部门需要提供更全面的培训内容,培养更多具有较强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不断提升其专业素质,掌握更多信息化技术的科学知识,提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为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提供更多专业的技术化服务。
  3.实现农业信息一体化。要积极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建立并实现农业信息资源一体化管理,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与技术支持。农业信息资源一体化可与国内各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农业企业进行优势互补,实现有效的资源整合,确保科研机构所研究的作物与实际的农业生产相匹配,掌握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提高产量。还要努力与国际世界接轨,学习并借鉴国际先进的农业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实现农业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与共享经济的发展。
  4.实现农业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增强云计算、移动互联、农业物联网、机器人、精准作业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并积极将符合农业发展的技术、设备等进行示范推广,吸引科研机构研发操作便捷、功能简单、稳定性高、价格低廉、维修方便的农业信息化技术的产品与设备,推动农业信息化技术的智能化。另外,各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不断引导农业信息化向着科学、规范、正规化方向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前端技术开发的实际操作能力欠佳,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关部门需要提升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认识,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发挥农业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提升我国农业发展的能力及水平。
  参考文献:
  [1]阮怀军,封文杰,等.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20):4117-4127.
  [2]崔利國,李瑾,赵志强.农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北京市105家农业企业的调研[J].农业展望,2014,10(06):34-40.
  [3]朱雄涛.浅析农业科研信息化与农业科技发展[J].计算机与农业,综合版,2003,(07):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271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