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我国现代教育领域的发展过程中,道德素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以往的教育中,过于偏重文化知识的教学,导致我国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一直呈下降状态,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门开始着重抓素质教育,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也变得越来越严格。因此,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老师,要善于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积极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小学生对道德素质的深刻理解。本文主要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应探究。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出于更大程度深化改革新课程目的,促进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渗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对授课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力求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素质。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与思维全方位发展,让学生的道德素质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加以探析,以期进一步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生活化导入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以往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一味地重复课本上的文字,学生根本无法融入课堂。面对这一现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生活融入课堂中,这便要求老师应在潜移默化中将生活中的元素导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道德提升,让生活的感悟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道德与法治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对生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所以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只有很好地将生活化的教学积极引进课堂,才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工作,教师要积极利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比如,在组织小学生学习《我的好习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反思,看看自己在生活中有什么好的习惯值得大家学习,又有什么不好的习惯需要改进,让学生自我表述。这样将课堂与生活积极融合,不仅可以很好地促进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渗透,还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自己,有利于其素质的提升。
  二、运用课外活动促进课堂的生活化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利用生活化模式,需要教师改变授课方式、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有趣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助于改变现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的道德品质真正得到培养。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将原本的说教变成一种生活化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在真正的生活中,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这样不仅改善了课堂的古板,促进了教学课堂的多元化,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能够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可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多元化。比如,在学习《生活中的合作》时,老师可打破课堂知识的束缚,开展一系列活动。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一起去种树,让他们明白合作的意义,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又或者让小学生参加一些社会上的公益活动,让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在社会的课堂上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如此一来,在强化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同时,也促进了生活化教学法的开展,促进了教学的多元化。
  三、采用家校合作模式促进课堂的生活化
  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很重要的举措。但还是有很多学校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依然过于重视学校教育,忽略了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这样不利于学生发展。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为了使课堂氛围更加生活化,老师就要积极采用家校合作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使其在生活中明白道德与法治的真实意义,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可合理采用家校合作模式。為了让学生学会感恩,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作业——给父母洗脚,然后教师再通过微信软件与家长进行联系,让家长把孩子为自己洗脚的画面以小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很好地将学生的生活真正融入课堂,还有利于强大他们的内心,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是正确使用多媒体的体现,更是促进学生学会感恩的有效措施,还促进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对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促进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素质教育。并且,在课堂上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自主参与课堂。
  【参考文献】
  [1]李艳春.小学通德与法制教学的生活化探究[J].小学电教,2016(1)11-12
  [2]钱学森.如何让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回归生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529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