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促进发展、减轻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奠定创新基础,提高教学有效性。导入方法更多元化,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课堂渗透生命教育,树立理智情感,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所谓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老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促进发展、减轻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下面就依自己的经验,谈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奠定创新基础,提高教学有效性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之一,就是想方设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初中生都是十几岁孩子,正是培养他们思辨能力的最好阶段,因为思辨能力不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对学生成人以后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是非善恶的辨别非常重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学从多方面发展学生潜能的情况下,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既是创新基础,也是培养学生从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视野角度,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了,接受课堂知识的能力就会增强,提高教学有效性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只有当学生经过一系列目标明确的训练,学生才有可能从别人想不到的角度提出问题,进行创造。所以,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要从不同角度切入,为学生的创新打基础,引导学生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使学生习惯从各个层面、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切切实实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老师在学习一篇课文时以课文的主题为题,为学生组织一场小型的课堂辩论会,把学生分成观点不同的两个战队,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以及体会。如此,既可以提升学生思考辨析的能力,又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导入方法更多元化,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有效性
  新一代的初中生普遍喜欢新鲜、精彩,在学习中充满好奇、探索。所以,再好的导入方法,如果老师在教学中不分内容,不按需要想用就用,或者说反复地用同一样方法,学生会对此产生厌烦情绪。要想保持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保证足够的、持久的热情,老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多种导入方法或者灵活选用更加适合的导入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导入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引导学生走向更深入的学习,获得新知,让教学课堂的高效扎扎实实落到实处,保证在每一节课堂学习中得到应有的成长。
  三、通过课堂渗透生命教育,树立理智情感,提高教学有效性
  现在信息发达,网络普及,初中生接触信息,了解社会的渠道越来越多,接触一些影响性格、心智的游戏、科幻读物后,让学生对生命产生错误的认识,这对社会发展不利,长此以往,还会形成错误的认识和价值观,影响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生命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这门语言文字学科的感染力,通过阅读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对生命正确认识,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强大理念,树立科学的理智情感,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和不可重复性,从而对他人以及自己,甚至动物的生命产生敬畏。在以后的学习中、生活中努力维护和尊敬生命。所谓的理智情感,主要包括好奇感、兴趣感、求知欲等。这些情感往往是促进学生前进的一种积极因素,对学生眼下的学习、将来的事业发展皆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比如,九年级的语文上就有这样几篇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等,都从不角度引导、教育学生有创造精神,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多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生活、学习的经验。在初中语教材中各种各样的情感,数不胜數,不能细分、细究,但是作为语文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眼光和智慧,发现、挖掘材教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学习中如身临其境,如沐春风,融入作品中人与事的情感,深入学习课文,积累丰富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情感价值和感悟。
  总之,新课改下,作为初中语文老师,革新教学理念,善用多种教学策略,灵活科学教学,心中装着每一个学生,勤勤恳恳耕耘于每一天的教学,多实践,多反思,多改进,多学习,就会切切实实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俞秀梅.语文课堂导入艺术[J].文学教育(上),2008(5).
  [2]高毅.浅谈一堂语文好课的评价标准[J].中小学教育,2011(6).
  编辑 鲁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8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