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中小学数学衔接问题探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数学教学是连贯性的学科教学,在现行的学制下小学学习行为和中学的学习行为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数学教学的衔接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最终达到学生能够有效的建立起逻辑思维体系、数与型的知识体系、数学归纳体系等方面的要求,为中学数学的学习提供支撑。
  【关键词】农村中学;初中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数学教学是连贯性的学科教学,在现行的学制下小学学习行为和中学的学习行为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数学教学的衔接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上衔接教育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还出现反作用。笔者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探究出了一种适合农村中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方式,达到了较好的反馈现象。本文为农村中学数学的教学衔接提供了一项可以借鉴的模版,从而更好的为中学数学教学服务。
  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存在一定的障碍,主要的障碍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字母代数的引入;二是数的概念扩张;三是思维方式的转型;四是学法的变化。初中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独立思考方面和数学的理解归纳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但是小学数学更注重的是依赖教师提供的模版的模仿训练。又加之小学的学习年限很长,形成的思维定势大,就更加的加重了小学与初中之间的数学理解上的鸿沟。
  如何解决这样的衔接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的方面入手解决这项问题:
  一、改变教师的思维.提前布局
  这里提的改变教师的思维,不是指小学教师或中学教师改变授课方式的思维,而是改变教师工作方式上的思维。小学教师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与七年级接手的教师应该具有协同合作的思维,提前布局。小学教师应该和中学教师共同完成一本暑期阅读手册,尽可能地发放给小学毕业生《初中数学学习指南》一书,帮助他们建立初中的一些思维方式,改善小学毕业生的思维状况。但是由于目前的现状此项步骤没有很好的实现,于是笔者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初中开学的1-2周时间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完成小学数学内容的疏通与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特别是对中学运用最大的知识体系进行深化的讲解,帮助学生打通连贯的知识体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教法上的衔接
  中学七年级的数学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小学知识体系构架,在学法上尽可能的贴近小学的教育教学方式,在适应之后逐步的替换成中学的教育教学方式。笔者通过如下的途径进行教学:首先,提供广泛的模版类型,以模版的方式灌输初中的重要基础内涵,增加课堂练习的次数,以练促记;其次,规范书写的格式,严格的按照初中的数学标准进行布局训练,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形成无意识的记忆,为后面的教育教学打下基础;再次,在学生心理过程上的训练,开始的训练时间时效性不宜过长,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降低学习的效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训练和讲解的时间就要逐步的延长,达到初中规定的要求;最后,强化班级上的纪律,保证好授课环境。
  三、学生发展能力上的衔接
  小学学生由于现在教改方式,在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抽象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还是达不到初中的相关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干预,以便达到适应初中的要求。笔者在这个方面主要采用模版加思考的训练方式进行培养,在建立好模版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能够用模版解决但是又在模版上需要提升一些难度的问题来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例如,在教授提取代数公因式的教学过程中,先给出小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认知上取得同化效应,再给出中学的代数进行解题,就可以发现学生理解起来难度降低不少。其实,学生发展能力上,教学过程应多采用顺应的方式进行。
  四、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学习方法是学生初中阶段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小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基本上停留在基本的阶段,无法适应中学学习方法的要求,因此数学学习方法是衔接的关键。笔者主要采用以下的方式做好衔接: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听好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好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听懂例题解法的思路及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好课后小结。思是指学生思维。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边聽边思考;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由听到的和观察到的去联想、猜想、归纳,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
  通过上述的四步,能够较好的处理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问题,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最终达到学生能够有效的建立起逻辑思维体系、数与型的知识体系、数学归纳体系等方面的要求,为中学数学的学习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游绍琼.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J].科学咨询,2016(5):113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12(1):1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5287.htm